在一個普通人都能靠記錄生活賺錢的自媒體時代,涌現了素人女性博主,她們的賬號大多以記錄自己家庭生活為主,而在其中,我發(fā)現后綴多為“xxx嫁香港”的博主尤為吸人眼球,她們記錄著自己在香港買菜、煮飯、帶娃、和朋友聚餐……時不時還會讓自己的香港老公出個鏡,她們居住的房子大多數都符合人們對香港房子的印象——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雖然她們鏡頭下的生活是如此平凡,平凡到好像正如我們身邊一個已婚同事或者一個家庭主婦朋友的生活,但因為特定歷史原因,“嫁香港”這三個字卻讓她們看起來是如此的“與眾不同”,吸粉驚人,底下的評論:

“博主老公有沒有單身朋友,我想嫁香港去?!?/p>

“我也想蹲個香港男人結婚?!?/p>

在過去,香港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經濟水平發(fā)展迅速,社會福利、人均收入都非常不錯,而大陸處于剛改革開放,未曾像如今這般發(fā)達,于是,嫁香港男人成了一股潮流,一些大陸女性都希望通過嫁香港男人獲得香港身份,為了提高生活質量,逃出原有階層,爭取“向上流動”。任達華和張靜初主演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背后的真實事件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如今兩地發(fā)展差距縮小,甚至內地在部分方面已然超越香港,幸知在香港生活有非常真實的感受,比如網絡購物,內地簡直不要享受太多。去香港馱奶粉的盛況,估計再也不會出現,內地網購價格都比香港要實惠。過關速度加快,深圳成了香港人的后花園,按摩吃喝逛山姆,成了香港人最大的享受。而且地鐵到深圳老年人還享受低價。

但“嫁香港”依然有著一層美好的濾鏡,那大陸女人嫁香港男人的真實生活是如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小芬:

我老公是香港人,我是廣東惠州的,那時我倆是通過我的同事介紹的,他是做地盤的(粵語:意思是做房地產),收入還可以,為人算踏實肯干,相處了1年之后,我就和他結婚并隨他前往香港生活了,去了香港后,我和老公孩子、公婆五人住在一塊,我基本就在家里帶娃,偶爾也會做點小代購補貼家用,生活還算過得去。

可一個問題,老公是典型的港男,有點媽寶,但又不完全寶。

這點我覺得和家婆的性格脫離不開干系,家里事情無論大小,她總想點評兩句,參與兩下。

倒也不是說不行,該管管沒話說,事事管,我就挺無奈的。

舉個例子吧,今天我會預先問好她明天吃什么菜,如果菜色沒有她滿意的,就開始搬出營養(yǎng)均衡的理論。比如:

缺蔬菜就讓我補個蔬菜煲,

缺海鮮就讓我蒸條魚,

缺涼菜就讓我拌個什么東西,隨她老人家心情定。

如果我不做,過五分鐘,老公就會來做我的思想工作:“算啦算啦,聽她老人家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p>

同住屋檐下,該低頭就低頭吧。不過涉及到孩子的事,我會本著大家一起商量的原則不做讓步。

但有時候,我真的很憋屈,家里的這位皇太后(婆婆)時不時的總要出來陰陽我?guī)拙洌赡苁窍訔壩沂谴箨懮矸荩恢倍疾话盐曳叛劾铩?/p>

我看著老公的份上,平日里也算對她好聲好氣,可是有時候她那種頤指氣使、指手畫腳的感覺也讓我覺得她好像真是什么太皇太后。

記得一開始懷孕,她還十分重男輕女,一味要我去多拜神,求添丁,我說,添女也挺好,她白眼我:“添女哪里有添丁好?!?/p>

不得不說,幸好我一胎得子,不然恐怕我在家的24小時,18小時都要被她催生二胎洗腦,還要被她拖去繼續(xù)拜神求添丁。

所以,奉勸各位,別隨便嫁給香港人,又或者,嫁給他之前,先了解下他媽,因為香港男人,都有一些媽寶基因。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愛達:

我是個農村人,從小被父母忽視,自卑,沒有安全感。

記得14歲那年,我放假回到家,發(fā)現房子空蕩蕩的,啥都沒有。我心一緊,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趕緊去敲開鄰居家的門,一問才知道,我們的新家已經建好,所以搬走了。

回家前我還跟父母通過電話,他們也不告訴我搬家了。在父母眼中,我就像一個透明人。

我不想再待在這樣的家庭里,心里暗暗發(fā)誓,一定要遠離這個家。我改變不了出身,只能改變未來。

中專畢業(yè)后,我去了珠海打工,做過流水線工人,做過文員前臺,但我覺得這樣的工作沒有前途,于是我很努力去提升自己,終于,進了一家總部在香港的上市餐飲公司。我從普通文員做起,6年后,成了區(qū)域助理主任,管理著7家分店。

在公司,我認識了我的香港前夫,他打扮的和大多香港精英男一樣,西裝筆挺,儀表堂堂。

在工作的接觸下,我倆也漸漸走在了一起。

結婚后,我和他兩地分居。

2年多后,我懷孕了,才到香港定居。

兒子出生后,我全職在家?guī)Ш⒆?,一家人和和睦睦。后來,他因為與老板在經營理念上產生分歧,事業(yè)受挫。為了盡快賺到錢,他參與了很多投資,結果把家中積蓄都虧光了。我埋怨他不腳踏實地,他指責我給他帶來太大壓力,我們之間的爭執(zhí)越來越多。

過去溫和的他一改往日,變得越來越暴躁,還開始動手打我。

我每天過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非常壓抑,終于,在孩子4歲時,我提出了離婚。

離婚后,我身處一個陌生城市,舉目無親。慢慢地,我吃不下,睡不著,每天要借助安眠藥才能入睡。

大半年過去了,我依然隨時會陷入情緒的深淵,無法自拔,但幸好,我的兒子拯救我于水火,因為他,我開始重振自我,在這個陌生的城市探索生存的空間,幸好,香港是一個十分兼容的地方,我成功申請到了公屋,雖然只有20平米,但我依然用心設計,把家布置得十分溫馨,同時,我開始往我的興趣向發(fā)展——學美甲,以后勵志要在香港開一家美甲店。

香港的學校氛圍也十分開放融洽,因此,兒子基本上不會有學業(yè)上的過度負擔,可以在更多時間去探索自己的興趣。

回過頭來審視自己的婚姻,是原生家庭給我?guī)淼呢撁娴沫h(huán)環(huán)相扣,當時我被他吸引,其實是出于一種慕強,也是一種要給我父母證明自己“離開家也能過得很好”的心理,也是源于我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可和刮目相看。

于是,我選擇了我的前夫,一是因為他自信、干練、成功的形象,二是因為他是個香港人。

可在這段關系里,天平早已失衡,我沒了自我。

他性格強勢,總是貶低我,說我能力差,做不好任何事情,永遠不會成功;他不許我出去工作,不許我去跟其他人接觸,阻止我去上課。

我開始以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我好。后來才知道,他其實是在情感上控制我,讓我變懦弱、變自卑,以此維持他的優(yōu)越感。

幸運的是,我離開了他,重新走了一條屬于我自己的路,不管經歷什么,人生都沒有白走的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susan:

我是一個來自深圳的港漂,孤身來到香港那時,剛和交往3年的內地男友分了手,經過一年跌跌撞撞,走出了失戀的陰霾,并有幸遇到了我現在的香港老公,他是一名牙醫(yī),跟很多香港人一樣,他說普通話帶著很濃的粵語強調,聽著就很可愛很逗。

他超級有時間觀念,和我約會從來沒遲到過,甚至有一次約去看電影,他提早半個小時就到電影院等我了,這點讓我十分欣賞。

后來我們交往了2年就“拉埋天窗”(結婚)了。

在家庭觀念上他傳承了香港傳統(tǒng)的家庭價值觀,重視家庭的和諧與穩(wěn)定。盡管工作繁忙,可從未忽視過家庭。每天下班回家后,看我在忙,就會主動走進廚房,系上圍裙,陪我一起準備晚餐。

或許只有婚姻里的人才懂,婚后老公可以跟妻子一起共同承擔家里事務的含金量。

周末的時候,他也會陪著我一起去超市大采購,除了必需品,還會和我一起討論家里需要添置些什么,他讓我當家里的財務大臣,因為我學金融管理專業(yè)的,術業(yè)有專攻,所以他覺得我可以把家里的開支打理得很好。

生下孩子后,他會分擔小朋友一切,對小朋友的照顧和教育上參與度高,同時,他的教育方式也會偏西化,注重孩子的個性發(fā)展,尊重孩子的成長周期規(guī)律。

而我也在他的帶領下,成功從一個i人變?yōu)槌塭人,社交牛人。他鼓勵我陪我去看世界,教我怎么掌控自己的人生。

除了我的三好老公外,嫁到香港,教育資源體系都十分完善,對于孩子成長而言真的多了很多硬件支持,升學途徑非常多樣,長大后還可以直接申請海外留學,很現實,這也是幫孩子贏在起跑線吧。

但不得不說,我真的很幸運,遇到了現在的香港老公。

如果你也是嫁到香港遇到婚姻情感問題找不到“組織”的大陸人,可以聯絡幸知。我們一起到大浦農場聚聚餐,放松身心,結交朋友。一起去行山,一起吃鮮花吃自己種的菜,一起疏解身心。姐妹們做的素食很好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人生短短百年,如白駒過隙,一個人的選擇疊加起來,就構成了人間百態(tài),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
到底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也許只有自己才能明白和體會。

無論是嫁給香港男人還是內地男人,日子過得好不好,不能靠地區(qū)就一語定性,終究還是得看對方這個人,看他的原生家庭,同時也得看自己經營關系的能力,有沒有持續(xù)提升自己的動力,還有適應新環(huán)境的能力。

幸知也是新港漂。我也充滿熱忱的愛著新鮮的香港,和內地開啟融入和交匯的香港。友善的港人,完善的房屋結構設計,完善的教育體系……希望可以成為姐妹們的超級身心靈快樂鏈接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