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huán)球網消息,近期,美國防長赫格塞思訪菲前夕,菲防長特奧多羅鼓吹加強在南海存在感。這一消息如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激起層層漣漪,讓南海局勢再次成為國際輿論焦點,背后是菲律賓一系列耐人尋味的動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南海(資料圖)

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不斷試探,背后離不開美國這個“最大靠山”。美國長期以來在南海推行霸權主義,妄圖通過軍事手段維護其全球霸主地位。美國與菲律賓簽訂軍事同盟協(xié)議,為菲律賓提供軍事援助,包括提供巡邏艇等裝備。美國海軍研究學會新聞網報道,菲海軍在南海爭議區(qū)域部署的前美國海軍暴風級巡邏艇,就是美菲軍事合作的產物。

美國還頻繁與菲律賓開展聯(lián)合軍事演習,美菲近日在呂宋島新埃西哈省舉行陸軍演習。這種軍事互動看似是對菲律賓的支持,實則是美國將菲律賓當作遏制中國的“棋子”,服務于其“印太戰(zhàn)略”。美國試圖借助美菲同盟,在南海制造緊張局勢,干擾中國正常的海洋開發(fā)活動,遏制中國的發(fā)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南海(資料圖)

菲律賓在依賴美國撐腰的同時,還妄圖在南海劃下“紅線”。菲防長特奧多羅聲稱要強化武器裝備和軍事部署,以“主動遏制”威脅,甚至敦促菲武裝部隊提升攔截能力,巡邏和攔截所謂“入侵菲西部專屬經濟區(qū)的力量”。

然而,菲律賓所謂的“紅線”毫無事實和法律依據。中國對南海諸島,包括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擁有主權,這有著充分的歷史和法理依據。從歷史上看,中國對南海諸島的發(fā)現、命名、開發(fā)和管轄可以追溯到古代。從法理角度,《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也明確規(guī)定了中國在南海的相關權益。菲律賓非法占據中國南沙部分島礁,卻歪曲中國的維權行動,顛倒黑白地將自己包裝成“受害者”。為增強在南海問題上的“底氣”,菲律賓試圖拉更多國家“入伙”。菲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布勞納表示,要將印度、韓國納入美澳日菲(SQUAD)“小分隊”。但這一如意算盤未能打響。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南海(資料圖)

印度雖與中國在邊境存在一些摩擦,但在外交、經濟等領域與中國保持密切聯(lián)系。印度海軍參謀長迪內什·特里帕蒂上將表示,印度認為確保印度洋地區(qū)和平穩(wěn)定、貿易暢通無阻是其責任。這表明印度更傾向于通過自身的“東向行動”政策在印太地區(qū)發(fā)揮作用,而非加入針對中國的對抗性框架。畢竟加入該框架可能激化與中國的矛盾,影響其在地區(qū)事務中的平衡策略。

韓國面臨朝鮮半島的安全挑戰(zhàn),外交政策側重于與美國、日本等傳統(tǒng)盟友合作,同時在經濟上與中國往來密切。韓國清楚,加入可能引發(fā)地區(qū)沖突的對抗性框架,對自身利益并無益處。

面對菲律賓的一系列挑釁行為,中國始終保持堅定立場。中國堅決捍衛(wèi)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對菲律賓的非法行為絕不會坐視不管。中國在南海進行常態(tài)化巡邏,派遣艦艇編隊穿越相關海域。中國還通過外交途徑,依據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向國際社會闡明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爭取國際社會的理解和支持。中國積極推動與東盟國家就南海問題進行對話協(xié)商,共同維護南海的和平與穩(wěn)定。

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的種種行徑,不僅破壞地區(qū)和平穩(wěn)定,也損害自身利益。菲律賓應認清現實,摒棄不切實際的幻想,停止在南海的挑釁行為。美國的支持并非無條件,菲律賓不應被美國當作棋子,淪為其推行霸權主義的工具。

國際社會應共同努力,推動菲律賓回到理性務實解決南海問題的軌道上。通過和平談判和協(xié)商,依據國際法解決爭端,才是維護南海和平穩(wěn)定的正確途徑。南海是周邊國家共同的海域,只有各國攜手合作,才能實現共同發(fā)展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