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
夜色如墨,燈火闌珊。峨眉山深處的一座古剎內,一位年輕修行者正跪在佛前,雙手合十,面露憂色。
"師父,弟子心中不安已久,今日才鼓起勇氣前來請教。"年輕人聲音微顫。
老方丈端坐蒲團之上,禪燈在他臉上投下柔和的光影:"說吧,何事困擾至此?"
"《太上感應篇》有言:'邪淫者,天地不容'。弟子未入佛門前,曾犯下邪淫之舉,雖已懺悔多年,卻總覺福德盡損,修行難進。"年輕人聲音低沉,"世尊在《梵網(wǎng)經(jīng)》中將邪淫列為十重戒之一,弟子可有挽救之法?"
老方丈眼中閃過一絲智慧的光芒:"眾生因心垢而迷,因心凈而悟。邪淫損福不假,但福德之門,又豈會永遠關閉?"

暮春時節(jié),雨后的峨眉山空氣清新,卻不知為何飄著一絲血腥味。
"你便是那名犯下邪淫重罪,還敢來我圣地求解脫的李居士?"一位身著道袍的枯瘦老道,眼神如刀般銳利,攔住了年輕居士的去路。
李居士面色驟變:"前輩如何得知我..."
老道冷笑一聲:"天機可測,因果昭昭。像你這等業(yè)障深重之人,損耗福德已至九成,恐壽命不足三年矣!"
李居士臉色煞白,雙腿發(fā)軟,幾乎跪倒在地:"求道長明示,可有補救之法?"
"自然有法,只是..."老道瞇起眼睛,"需付出相應代價。三年苦修,日食一餐,夜誦《太上感應篇》三遍,或可消減三分業(yè)障。至于全部彌補,需去尋鐘山古剎的無塵禪師,據(jù)傳他有一秘法,專渡邪淫業(yè)障者。"
李居士如同抓到救命稻草,連連叩首拜謝。老道卻已拂袖而去,留下一句話:"切記,時日無多。"

漫天烏云忽至,李居士踏上尋找無塵禪師的路程。一路上奔波勞碌,備嘗艱辛。三日后,他終于尋到了深藏在鐘山密林中的古剎,卻發(fā)現(xiàn)寺門緊閉,門前立著一塊石碑,上書:"無塵已圓寂十載,欲尋渡法者請往桃花塢。"
桃花塢?李居士心中疑惑,卻又不敢耽擱,連夜趕往山后的桃花塢。
夜色朦朧中,桃花塢內燈火搖曳。一座茅屋旁,一位身穿破舊僧袍的老僧正對著一盞油燈打坐。李居士小心靠近,行禮道:"請問可是無塵禪師高徒?"
老僧睜開眼睛,眼神清澈如水:"無塵?那是我三十年前的法號。如今,我只是一介凡僧了。"

鮑國安
李居士大驚:"您...您就是無塵禪師?可山前石碑上寫著..."
"世人皆以為我已圓寂,也好,清靜修行,無人打擾。"老僧平靜地說,"你又是何人,為何尋我?"
李居士將自己的遭遇和山下老道的話一一道來。
"邪淫之罪,確實損福甚巨。"老僧眉頭微皺,"那山下老道所言非虛,但也不全對。彌補邪淫損失的福德,自有捷徑,并非只有苦修一途。"
李居士心頭大喜:"敢問禪師,到底何謂捷徑?"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