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行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愉快的行車

根據媒體報道,疲勞駕駛被普遍認為是道路上的“頭號殺手”;同時也有數據顯示,20%以上的惡性車禍都和司機開車時犯困有關。

開車很單調,特別是自動擋的車輛、長途行駛時,人長時間重復一個些單調的動作、重復接受一些單調的道路場景,容易犯困。一個人犯困時開車無法集中注意力,不僅無法精確穩(wěn)定地駕駛車輛,而且對道路狀況的判斷能力也會嚴重降低,遇到突發(fā)事件時的反應也會變得遲鈍、易發(fā)生事故。

下面是小酉搜集整理的、來自多名老司機的應對開車犯困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助。

1、服藥后不開車

大家都知道酒駕、毒駕很容易出車禍,其實,藥駕也容易出事兒。很多藥吃后,都會犯困。

2、沒睡醒不要開車

開車前休息好,才能保證開車時不犯困。如果是長途駕駛,至少要每4小時就打個盹兒、休息一下;休息時要選擇在服務區(qū)或安全有保證的場所。白天打盹時間控制在半小時內,夜間可以睡1個半小時,這樣才能有效地讓頭腦恢復清醒。

2021年6月22日,陳某疲勞駕駛在上海繞城高速上追尾死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21年6月22日,陳某疲勞駕駛在上海繞城高速上追尾死亡
2019年1月9日,莫某因疲勞駕駛在沈海高速發(fā)生車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19年1月9日,莫某因疲勞駕駛在沈海高速發(fā)生車禍

3、避開易犯困時間駕駛

凌晨2點到5點和午后1點到3點,是人容易犯困的時間。當然,不同人、不同季節(jié),具體時間可能會有不一致。這兩個時間段,一個是午飯后,一個是午夜后。

午飯后,在人體生物鐘的時間表里,正好是控制你進入午休的時候;在加上飯后,體內血液會大量要回流到胃部、以助消化,使得大腦的供血減少,人就會有睡意。午夜之后的一兩點鐘,也是最容易犯困的時候,很多人前半夜在床上折騰一直睡不著,也都會在這個時間段瞌睡入眠。

4、用強光驅趕睡意

強光可以改變生物鐘、抑制體內褪黑素的分泌,減少睡意。夜間駕駛時,打開車內的燈光;或者中途停車,去燈火輝煌的服務區(qū)活動活動、透透氣,都會幫你驅趕睡意。

5、降低車內溫度

人在溫暖、舒適的環(huán)境里容易產生困意。夏天行車時,可以用空調將車內溫度調得稍微低一些;冬天可以通過開窗吹風,趕走困意。汽車空調的內循環(huán)模式,會導致車內的氧氣含量降低,使人犯困,因而要注意使用外循環(huán)。

6、喝些功能飲料

市面上的一些功能飲料和咖啡一樣,都含有咖啡因成分,可以刺激大腦,趕走困意,如紅牛、樂虎等。行車前半小時,可以喝一杯咖啡或者功能飲料,以避免犯困。

7、吃點甜食

行車前,吃些甜食,如糕點或糖果,能迅速提升血糖,讓大腦得以補充營養(yǎng)、保持活力。

疲勞駕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疲勞駕駛

8、風油精提神

含有薄荷成分的風油精,和含有迷迭香成分的精油制品,其氣味具有醒神的效果,行車前在車內滴幾滴,有助于行車時頭腦清醒。清涼油當然也可以,犯困時抹一點到太陽穴、鼻尖、人中等部位,可以維持一段時間的頭腦清醒。

9、音響

邊開車邊聽音樂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要選擇節(jié)奏感強的,并且不要老聽同一首歌,否則幾遍重復后,就成了催眠曲。跟著音樂唱兩嗓子,也不失為提神的辦法。

有人喜歡聽相聲、小品、笑話和故事,那就最好選擇以前沒聽過的,老套的段子也會有催眠的效果。

10、防瞌睡提醒器

現在市場上出現了一種“黑科技”智能穿戴產品,“疲勞駕駛提醒器”,可通過智能傳感器、監(jiān)測駕駛員的手指皮膚的導電率以判斷駕駛員的狀態(tài)。駕駛員意識下降或要進入睡眠狀態(tài)時,皮膚導電性會下降,此時指環(huán)會通過蜂鳴器和震動器2種方式提醒駕駛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