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陳道明當選了影協(xié)主席,老張頭忍不住和老伴嘀咕:“這老爺子頭發(fā)全白了,咋比年輕時還精神?”老伴笑著回:“你忘啦?人家演過康熙爺!”
陳道明這一輩子,有起有落,有堅持有通透。
1955年出生的他,原是個中醫(yī)世家的孩子,父親給取名“道明”時,大概沒想到這名字能刻進中國影視史。
16歲為躲下鄉(xiāng)進天津人藝,七年龍?zhí)咨?,別人笑他“跑腿專業(yè)戶”,他倒樂得自在:“那時候主角配角的夜宵錢都是兩毛五,餓不著就行。”
1984年的《末代皇帝》讓他一炮而紅。

演溥儀時,他把自己關(guān)屋里三天,揣摩末代皇帝“色厲內(nèi)荏”的勁兒。有場戲要拍溥儀得知生母去世,他愣是餓了兩頓才找到那種虛脫感。導(dǎo)演周寰后來回憶:“別人演皇帝要霸氣,他演的是人心里那點可憐。”
真正讓老輩人記住他的,還是1990年的《圍城》。

錢鐘書看完他演的方鴻漸,說了句:“你就是活脫脫的方鴻漸。”陳道明卻搖頭:“我比他有骨氣,至少不會拿假文憑?!?/p>
為了這個角色,他兩個月瘦了25斤,天天穿長衫溜達,連家里燈泡壞了都學(xué)著方鴻漸的口氣喊:“孫小姐,勞駕搭把手!”
但人生哪能全是高光?
90年代影視圈刮起“戲說風”,陳道明硬是不接清宮戲,在家練字彈琴。鄰居笑他“端著”,他回:“演戲不是耍猴,得對得起良心?!?/p>
直到2001年《康熙王朝》找上門,他翻爛了《清史稿》,把“正大光明”匾后的帝王心術(shù)演得入木三分。有場訓(xùn)斥群臣的戲,他即興加了句“你們都是豬腦子”,后來成了經(jīng)典臺詞。

這些年他越活越“較真”。
拍《歸來》時,為演好失憶教授陸焉識,他跟著鋼琴老師苦練半年。郎朗來探班嚇了一跳:“陳老師這指法,能開獨奏會了!”
最讓劇組頭疼的是他愛管閑事——道具組擺錯硯臺方位他要管,燈光師打光太亮他也要說。有回導(dǎo)演馮小剛勸他:“差不多得了?!彼垡坏桑骸坝^眾眼里可揉不得沙子!”
但這份“軸勁兒”底下藏著柔軟。
2018年春節(jié)聚會,有人起哄讓苗苗跳舞,他借著酒勁摔杯子:“你丫沒見過跳舞??!”事后卻偷偷給姑娘塞紙條:“受委屈了找我?!?/p>
去年金雞獎散場,粉絲半夜守在場外,他板著臉訓(xùn):“還不回家睡覺!”轉(zhuǎn)頭又叮囑保安:“給孩子叫幾輛出租車,車費我結(jié)?!?/p>
如今70歲的陳道明,頭發(fā)白了,臉上長了老年斑,可背依舊挺得筆直。有次被拍到在公園打太極,白襯衫黑布鞋,一招一式比劃得像《英雄》里的無名。

網(wǎng)友笑他“裝模作樣”,他樂呵呵回應(yīng):“人老了就得找點無用的事做,寫字畫畫打太極,總比整天算計養(yǎng)老金強?!?/p>
最讓老影迷感慨的是他活得明白。
別人問他怎么看待變老,他指了指書房里臨摹的《富春山居圖》:“黃公望八十歲才畫完這卷軸,好戲都在后頭呢!”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