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國家隊在世預賽中遭遇“三連敗”,伊萬科維奇也再一次經歷“從神到鬼”的“過山車”。甚至有不少球迷提出,國字號球隊應該聘用本土教練。對于當下的中國足球來說,如果回歸土帥執(zhí)教,那就真的是“開倒車”了。堅持外教化,走“洋務運動”才是關鍵。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克勞琛昔日名言含金量持續(xù)提升:球員要留洋,本土足球人也需要走出去
在2005年荷蘭世青賽上,中國國青隊表現神勇,德國名帥克勞琛的執(zhí)教能力也得到了球迷,球員和媒體的一致認可。

在執(zhí)教期間,克勞琛提出,中國足球要想走向成功,必須堅持和國際接軌。球員應該盡快留洋,哪怕是跟隊訓練,踢預備隊聯賽,也會有提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也正因為克勞琛的這番話,中國隊有不少球員到海外留洋,從95級,桂宏,韋世豪,高準翼領軍的國青7海歸,到后續(xù)的“500小將留洋”計劃,再到97級的張玉寧,林良銘,98級的戴偉浚,99級單歡歡,千禧后的吳少聰等,留洋的球員不斷涌現。雖然這些球員并沒有取得特別大的成績,但是中國球員敢于留洋,總歸是一個好的勢頭。
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和中國足球小將到海外踢球的人數越來越多的情況不同,中國的本土教練,裁判,尤其是青年教練和青年裁判出國留洋的并不多。不少老一輩的教練員仍然堅持不重視理論修養(yǎng),只重視所謂的言傳身教。至于近期傳出某名宿暗示球員買茶葉的消息,更是讓球迷對于本土教練的威信,能力產生了嚴重質疑。

在中國球員越來越開放,越來越多的球員走出去的大背景下,中國的本土教練,以及裁判等相關從業(yè)者長期故步自封,已經和現代足球的發(fā)展非常不匹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外教的確展現出更強的能力,中國足球也需要外教的助力

在中國足協完成換人之后,各個級別的國字號球隊都完成了外教化。從U17的上村健一,到U20的久爾杰維奇,U22的安東尼,以及國家隊的伊萬科維奇,目前各級別的國字號在比賽精氣神,技戰(zhàn)術能力方面都有較大的進步。

U20國家隊非常輕松的殺入了U20亞洲杯八強,U22國家隊爆冷擊潰韓國U22,至于國家隊,雖然8場世預賽僅僅取勝2場,但是相比于李鐵10場5分的成績也有提升。更為關鍵的是,國家隊在這個世預賽周期完成了新老交替。球迷對于國足的未來也充滿期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國足球的“洋務運動”必須堅持,“雙管齊下”還要提升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內教練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弱者心態(tài)”,指望這些只知道防守反擊的主帥踢傳控足球,攻勢足球,無異于天方夜譚,水中撈月。因此,在10年間,中國足球必須堅持外教為主的做法。

本土教練要想取得指教資格,必須要拿到海外體育學院的培訓證書,同時要有在海外5年以上的執(zhí)教經歷。相比于中國球員走出去的速度和數量,中國的本土教練的留洋實在是滯后太多了。

如果有一天,中國的國腳都有留洋經歷,中國的教練組都是歐洲頂級團隊,或者是由在海外擁有出色執(zhí)教履歷的土帥掌印,中國足球的騰飛才能真正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