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訥,毛主席與江青的女兒。毛主席的孩子中,李訥應該是童年過得最苦的孩子了。因為李訥正好出生在戰(zhàn)爭年代,從小就跟著爸爸以及中央部隊到處轉戰(zhàn),很難過上一天安生日子,這也培養(yǎng)了李訥極其能吃苦的能力。

從小的吃苦經(jīng)歷,再加上爸爸的教導,讓李訥決定腳踏實地的走好每一步路。1970年這一年,年近30的李訥在爸爸的建議下,與其他的同志一起前往江西修賢“五七”干校勞動。在學校里,李訥堅持認真學習,兢兢業(yè)業(yè)的走好每一步路。這樣的品行,吸引了一位姓徐的同志的關注。
小徐和李訥逐漸相識相知再相戀。于是兩人很快就決定結婚了。接著,李訥和小徐準備結婚的消息報告給了爸爸毛主席。對于女兒的選擇,毛主席一向主張自由尊重,吩咐工作人員去給女兒送一套馬恩全集當做結婚紀念品。

在干校,李訥和小徐舉行了簡單的婚禮,主持婚禮的正是同為毛家人的曹全夫和毛遠志?;楹?,李訥和小徐非常恩愛,很快便有了愛情的結晶。婚后一年,李訥生育一子,取名為徐效芝。然而令人惋惜的是,這個孩子的出生非但沒有讓李訥和小徐更加恩愛。相反,讓這段婚姻開始暴露出許多問題。
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李訥和小徐人生追求不同。性格彼此吸引只是一時的,人和人過日子,最終還是要能夠一直說到一起去。而小徐的文化水平較低,追求自然也平淡。而李訥卻是北大畢業(yè)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文化水平非常高,喜愛看書,追求精神世界的契合。

隨著相處,兩人之間的問題越來越多。于是,李訥和小徐決定離婚了。兩人離婚的消息,毛主席很快便知道了,于是將女兒一家接回到北京來加以安慰。在家人的鼓勵下,李訥終于走出了悲傷。只是婚姻,李訥不愿意再接觸了。
就這樣,李訥一直獨身10多年,直到1984年這一年。此時,爸爸毛主席已經(jīng)去世了,媽媽江青也因為犯錯進入秦城監(jiān)獄。雙親不在身邊,李訥倍覺孤寂。毛主席的衛(wèi)士李銀橋夫婦是看著李訥長大的,對李訥的生活非常關心。于是老兩口決定為李訥介紹對象,讓她能夠幸福生活。

在李銀橋的介紹下,李訥認識了王景清。王景清是陜北人,與李訥并不算完全陌生。因為在戰(zhàn)爭年代期間,王景清曾為毛主席站過崗,見過小時候的李訥。王景清雖然話不多,但是性格善良,待人極好,很多人都非常喜歡他。所以李銀橋決定介紹王景清給李訥認識。
而李訥和王景清相識后,非常聊得來。王景清的厚道真誠為李訥欣賞,而李訥的溫暖良善也為王景清所喜歡。于是兩人很快便決定結婚了。婚后的兩人過得非常幸福,尤其是李訥,一改往日愁容,每天都樂呵呵的。

婚后李訥常常和好友相聚,在閑聊中,李訥也會聊起她和丈夫王景清的身份,用一個玩笑的方式來表示家中兩人的分工:
“老王是大師傅,我是清潔工?!?br/>
從字里行間不難看出,李訥是很幸福的。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