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兩天呢,有兩個銀行的學員,想報我的個人一對一教練,最后,因為錢,她們就暫時退卻了。
而與此同時呢,行里面給安排了不少培訓和項目,他們覺得不想?yún)⒓印?/p>
這是不是特別像家長給孩子報輔導班,但是孩子沒有興趣。
今天,我的一個個險的學員,跟我談到領(lǐng)導們給他們做了一個政策,這個政策是讓他們?nèi)ド险n,如果階段性達到了業(yè)績,就可以給他們報銷相當大比例的學費。
可是他不想去聽,因為感覺學習的課程太多了,他已經(jīng)疲憊不堪,精力不夠,想做減法。
我就問他,我說,那你為什么不去跟領(lǐng)導聊一聊呢?如果你能達成這個業(yè)績,能不能就直接給你錢就好了嘛,或者說,你報別的課程,然后領(lǐng)導照樣給你報銷這個費用不一樣嗎?
他說這個應該是不可以,因為是公司統(tǒng)一方案。
我給他的這個提議,是原來我在做業(yè)務的時候,我就喜歡自己去跟領(lǐng)導交流。比如說,咱們談一談吧,如果我做到多少你給我些什么,領(lǐng)導和我一番討價還價,我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了。領(lǐng)導省心我也開心,最后呢,目標因為是自己想要的嘛,也不會差。
上面兩個銀行的學員加上底下那個個險的學員,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他們遭遇中是有共性的。共性是什么?就是家長是有錢的,但是家長管得太死了。
為什么家長會管的這么死?我認為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幾種:
第1個,就是家長的確考慮過讓孩子們自己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是孩子們從來都是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都是老實人,所以家長就覺得煩了,算了,還是我自己做方案省事省心。
第2個呢,咱們腹黑一點,就是操辦者或許有一些自己的利益,比如說為什么會選擇這個老師而不選擇其他的老師呢,是吧,這個背后或許是有一些原因的。
我在甲方做培訓管理的時候,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把培訓預算列出來之后呢,去讓學員按團隊按部門自己來安排自己的學習計劃,我這兒來給錢就可以了。當然,如果是業(yè)務培訓,你的這個必須要和業(yè)績掛鉤,如果業(yè)績達不成,那就沒有基礎(chǔ)。
這個想法不成熟,它無異于一種培訓管理者革自己的命。為啥?因為培訓管理是一個后臺崗位。后臺你怎么被考核呢?你必須要做各種事兒,屎上雕花也好怎么也好,引起大家眼球的注意,顯示自己的存在價值。
所以,這種理念雖然方向是對的,但對于越大的企業(yè)越?jīng)]有現(xiàn)實操作性,因為換了你換了我換了任何人放到那個位置上,我們首先想的就是我的這個收入和地位得保得住啊,是不是?
有關(guān)這個方面,到目前為止我看過國內(nèi)外,民企、國企、外企,知名的外企,美國的、歐洲的、日本的等等的,目前還真的沒有特別特別棒的,凡是大企業(yè)都沒好的,相反剛起步的小企業(yè)更靈活高效倒是,可能正是因為這是人性的博弈,
未來可能我會研究一下胖東來它是怎么做的。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