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凍,不生雜病”,這句古老的養(yǎng)生諺語流傳至今,其中的 “春捂” 蘊含著深刻的養(yǎng)生智慧。早春時節(jié),氣溫就像坐過山車,變化多端,前一天還陽光明媚、暖意融融,第二天可能就冷風颼颼、寒意襲人。這種不穩(wěn)定的天氣,讓身體很難快速適應。如果過早地脫掉厚衣服,換上輕薄的春裝,就像把身體暴露在寒風的 “槍口” 下,極易受到寒邪的侵襲。

那么,春捂該捂哪些部位呢?頭、頸、腹、手腕和足部這五大部位堪稱 “溫度閥門” ,是春捂的關鍵?!邦^為諸陽之會”,陽氣最容易從頭部散失,所以出門戴上帽子,就像給陽氣加了一層保護膜;頸部是陽氣運行的 “十字路口”,圍條圍巾,能阻擋風寒,讓陽氣暢通無阻;腹部有脾胃等重要臟器,它們喜歡溫暖,討厭寒冷,穿個背心護住腹部,能讓脾胃更舒服;手腕處皮下脂肪少,保暖能力弱,要格外注意;而 “寒從腳下生”,雙腳離心臟最遠,血液循環(huán)相對較差,穿上厚襪子、保暖鞋,能讓全身都暖和起來。
在這個充滿生機的季節(jié)里,飲食養(yǎng)生也是重中之重。春季人體新陳代謝開始旺盛,飲食應遵循 “省酸增甘,以養(yǎng)脾氣” 的原則。因為春季肝氣旺盛,酸味食物會使肝氣更旺,從而損傷脾胃,所以要少吃酸味食物,多吃甘甜的食物來滋養(yǎng)脾胃。

春天的韭菜,堪稱 “菜中珍品”,民間素有 “春食則香,夏食則臭” 的說法。此時的韭菜鮮嫩多汁,營養(yǎng)豐富,富含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還含有硫化物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春筍也是春季餐桌上的寵兒,被譽為 “素食第一品” ,它味道鮮美,富含植物蛋白、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具有滋陰、化痰、益血、明目的功效,能幫助人體排出冬季積累的毒素。菠菜則有 “營養(yǎng)模范生” 之稱,它富含鐵元素和維生素,能滋陰潤燥、舒肝養(yǎng)血,對春季因肝陰不足所致的高血壓、頭暈、糖尿病、貧血等都有較好的輔助作用。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