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油,是我國人的“傳統(tǒng)美味”。在我國人的飲食文化中,豬油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是小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熬制豬油,那種香味是現(xiàn)在的“植物油”無法替代的,即便是簡簡單單的豬油炒青菜、豬油拌飯,都能讓人回味無窮,使人難忘。

可就是這樣的“豬油”,在如今這個時代,卻成了“罪惡的源泉”,常吃會造成肥胖或心血管疾病,對于已經(jīng)有慢性疾病基礎的人,不建議吃豬油。
然而在我國,又有多項研究中發(fā)現(xiàn),在男性群體中,不食用豬油和豬肉的回族人糖尿病的患病率高達46.15%,這意味著每10個人當中至少有4個回族人患糖尿病,反而食用豬肉和豬油的漢族男性患糖尿病的概率為8.99%。

這是針對國內(nèi)的研究,還有在國外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不吃豬肉和豬油地區(qū)的人們,糖尿病發(fā)病率的增長率可能相對較高。
由此得出,在國內(nèi)外研究證據(jù):不食用豬油可增加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風險。那么,豬油到底吃不吃?

豬油的營養(yǎng)“值得探究”:
豬油,指的是從豬肉中提煉出來的油脂,其中飽和脂肪占到40%左右,單不飽和脂肪酸占45%,其余還有少部分的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等)。
不可否認的是,豬油是熱量很高的食物,這點也很好的解釋了為什么過去的人吃豬油卻很少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原因。在物質匱乏的時代,供給能量才能讓人抵抗饑餓,并幫助機體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

所以,在當時以“體力”為主要勞動時,吃點豬油是無關緊要的。當然,即便在現(xiàn)在,對于身體健康且體重正常的人而言,也不用一刀切,適量吃或少吃點也是沒事的,可在食欲不振時,適量進食后促進食欲。
不過,可不建議大家過量進食豬油。機體攝入過多的脂肪酸,會促進肝臟合成較多的膽固醇,升高體內(nèi)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壞膽固醇),一旦這些壞膽固醇在血管內(nèi)沉積起來,便會形成動脈粥樣斑塊,增加血管壁變硬、變厚和管腔狹窄,導致冠心病、腦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綜上所述,豬油只適合部分人且適量吃,對于有慢性疾病基礎的人還是適合吃植物油。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