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咖啡里的云

聲明:原創(chuàng)文章,禁止轉(zhuǎn)載,抄襲必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大明宮詞》早在首播之初,就飽受爭議,但正如顧隨先生論詩時說,有些東西不許說,許懂。

正如我少時看《大明宮詞》,是抱著看紀錄片的意識去看的。

不曾想,看完之后的許多年里,每每想起都屢屢驚嘆,這竟是一部華麗而凄美的壯闊史詩。

嚴格來說,《大明宮詞》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歷史正劇,更不是娛樂性質(zhì)的古裝劇。

它并非歷史性的敘述,而是一種詩意的傳達。

不像以往對于任何歷史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到今天我也無法準確說出《大明宮詞》對于我的意義何在,但這絲毫無損于它帶給我的美感。

毫不夸張的說,這部劇幾乎是貫穿了我人生的審美底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十五年過去了,同類型的劇集沒有一部能超越它。

傳統(tǒng)的歷史劇總是標榜著與歷史的契合度,而實現(xiàn)熒屏的再現(xiàn)。

這種貌似真實的反映,恰恰具有最大的不仁,牽制了觀眾所有的意志。

或者說,這樣的電視劇喪失了任何留白的可能,觀眾到最后,了解到的,永遠只是這一樁史實而已。

它是于開拓創(chuàng)新的時代中誕生的藝術(shù)神話,它以別開生面的形式給觀眾上了一堂嚴肅而唯美的藝術(shù)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部史詩為我們展現(xiàn)的,是一幅氣勢恢宏而又筆觸細膩的長安勝景。

那是一座幻化的城池,人間不曾有。

全劇以敘事旁白的形式,借晚年太平的回憶將這個瑰麗恢弘的大唐故事娓娓道來。

既有引人入勝的代入感,也有貫穿全劇的線索性作用,使得普通觀眾也很容易理解,更有助于深入的藝術(shù)欣賞。

只有當你陷入冥想的時候,那從含元殿的琉璃反射過來的月光才會讓你悸動,伴著耳旁若隱若現(xiàn)的華美宮樂,夢回長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整個《大明宮詞》中,甚至都無法找到一段傳統(tǒng)意義上花前月下的故事。

所有的情感都是激烈的,每一個人皆是愛得義無反顧,愛得傾其所有。

我們可以為故事中這般慘烈的命運一惋三嘆,然而戲劇終究是高于生活。

觀罷整部劇,你甚至很難找尋到代入的切口。

那些人,那些事,他們皆是游離于我們?nèi)松獾膫髌婀适?,彷佛盛開在華麗而又遙遠的夢境之中,伸手掬捧卻只是徒勞,什么也摸不著、什么也抓不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粉身碎骨的美好憂傷,彼此的我看不太懂,然歲月終于讓這些痛,磨鈍平鏡。

鏡光深處藏著波濤洶涌的浪,你一輩子都不想再翻滾,曾以為這一生也放不下的人,早盼到風輕云淡的那一天。

理想的少年和純情的少女已然長大,達觀與通透并非因為愛得不夠深。

這世界是這般的現(xiàn)實與冷漠,所有和風花雪月沾親帶故的事物,都被蔑視成傻子,情感被堵在胸口,欲吐不出,欲咽不能。

我們只有躲在戲臺的白色綾幕后,借別人的故事娓娓訴說現(xiàn)實中尋不到的性情人生。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劇中那么一出寄托心事的皮影戲,呆滯而莊重的紙影間其實別有洞天。

在那片傳奇的土地之上,沒有猶豫與猜疑,沒有倫理與道德,沒有理智與冷靜。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關(guān)于女性生命歷程和哲學探索,美麗與哀愁,這部劇,它講到了極致。

人是無法抗拒命運的,哪怕你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你都不可以。

你生命的主旋律依然是無力感,深深深的無力感。

劇集演到這個程度上,它才具備了哲學性,這才是一個高級的藝術(shù)作品。

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這才是人生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宮詞,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個特殊命題,專門描寫后妃、宮女的生活。

寫宮詞的多是男人。

雖然他們不會有機會進宮體驗生活,但是他們善于想象,想像那個三千粉黛真正男人只有一個的后宮生活。

所有宮詞表現(xiàn)的都是同一主題:爭寵和失寵。

由于得寵的人也害怕失寵,最終也難免失寵,所以失寵女人的凄涼和寂寞就成了就成了一代代詩人嚼橄欖沒完沒了咀嚼的主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然,《大明宮詞》的內(nèi)容與傳統(tǒng)的“宮詞”無關(guān),它更是描寫兩個女人之間的故事。

如果一部電視劇同時引導出觀者的五感,它必然會以自己獨立的姿態(tài)和一般的電視劇區(qū)分開來。

某種潛藏的力量支撐著,它選擇進入人們內(nèi)心的通道是隱秘而又迂回曲折的。

它會用影像引導你自己去觸摸,去咀嚼,去聆聽,去品味一些東西,而不是單純地只用視覺影象告訴你一個亦真亦幻的故事。

一切的視覺在于光影交織滲透錯落的時間印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另外,典雅靈動的古風配樂為戲劇表達營造出美輪美奐的氛圍,與旁白一起構(gòu)成一種如泣如訴的悲劇美感。

那個閑坐話玄宗的白頭宮女已經(jīng)淡出了歷史帷幕,而在她置身事外的恬淡描述中,聽故事的人們早已潸然淚下。

莎式的臺詞風與大唐的浪漫氣質(zhì)相得益彰,巧妙避開了觀眾對大段文藝念白的不適與反感。

幽深的宮殿、星星點點的燭火,華美飄逸的服飾,每個人的臉上都蒙著一層淡淡的昏黃的光澤,仿佛是歷史的濾鏡,好像是從時空隧道中向你走來的人。

生命帶著血腥噴薄而來,呼嘯而去,夢幻如霞如煙地裝點人生。

哪怕平庸的、卑微的、甚至反派的角色,都因為詩一般的語言而沒有理由討厭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無論是從美學、音樂、外景或是內(nèi)涵角度,《大明宮詞》都是非常上乘的。

無論對于正統(tǒng)的歷史劇,還是戲說的古裝劇來說,《大明宮詞》都是個例外。

雖然是宮廷劇的藍本,但每個角色除了現(xiàn)實身份以外,都具有自己不同的精神與意志,理想與追求,仿佛是西方歌劇里的人物。

長安月下,一壺清酒,一樹桃花。

《大明宮詞》,它激情、艷麗、浪漫、極端,它顯示了盛唐文化的輝煌氣象,滲透著我們民族雖迭遭打擊壓抑卻依然生生不已的熱烈奔放,追求自由的性格,留住了中國女性那種天生麗質(zhì)萬種風情的恰到好處之美。

只要你不要把它當成歷史,不要糾纏于它的一些邏輯紕漏,你就一定會被它深深觸動。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好的文藝作品從來不會給出標準答案,而旨在以細膩的情感,豐富的層次去實現(xiàn)感染、激勵、留白、思索。

美是一種感悟而非答案,美是維納斯殘缺的臂膀留給人們無盡的遐想。

我們所見人物生命求索之中的失意、困頓的挫折與不完美恰恰使我們的思考更為深入、透徹。

悲劇的力量從來都比喜劇更持久。

就好似《紅樓夢》中的女兒們,最后都要走出大觀園一樣,嫁的嫁了,散的散了,死的死了。

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未完待續(xù)~

(所有配圖均來自網(wǎng)絡(luò))

作者:咖啡里的云

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傾訴一顆不曾叛離的心

堅信成長才是女人最終的歸宿

愿你能在我的文字里感受溫暖和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