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550票的慘淡成績如同一記重錘砸向房琪組合時,舞臺上三人生硬的默契與祝緒丹組的熱烈氛圍形成鮮明對比。
旅游博主出身的房琪、我行我素的彭小苒、高冷佛系的何泓姍,這三種截然不同的性格在一個團隊中碰撞,結局似乎從一開始就已注定。
01
房琪一上場就哭,這個畫面成了她在節(jié)目中的標簽。作為一名旅游博主,她的光環(huán)在娛樂圈顯得黯淡無光。
隊長的重擔壓在肩上,卻沒有足夠的咖位震懾隊友。
在練習室里,她絮絮叨叨地強調“大家都沒有怎么合過這首歌”,無形中點明了如果舞臺失利,責任在于隊友缺席排練。

這種直白的表達方式,在演藝圈講究人情世故的環(huán)境中,無異于火上澆油。
當她用“從傳播角度”等專業(yè)術語否定彭小苒的創(chuàng)意時,更是觸碰了對方的神經。
職場新手的房琪,就像一個拿著教科書卻缺乏實戰(zhàn)經驗的指揮官,面對經驗豐富的老將,她的權威幾乎不存在。

她的眼淚,既是對責任的擔憂,也是對無力改變現狀的無奈宣泄。
在《珊瑚海》的編排上,彭小苒堅持要加入三人說唱部分,即使隊長明確表示時間不足以排練新元素。
02
后來她直接越過隊長,徑直找到趙兆老師表達自己的想法,這種越級匯報在任何團隊中都是大忌。
當她的創(chuàng)意第二次被否定后,彭小苒獨自坐在椅子上,臉色陰沉如水。這種消極態(tài)度無聲地宣告著她對團隊的抵觸情緒。
這種“我提出來就好了,不管你同不同意”的潛臺詞,將團隊合作的基礎撕裂得支離破碎。

彭小苒的強勢個性,在缺乏互相尊重的情況下,成為了團隊合作的絆腳石。
相比彭小苒的強勢,何泓姍的問題則是另一個極端——太過佛系。
當房琪為大家不能一起排練而著急時,何泓姍淡定地表示“我已經把所有的都練了”,仿佛在說:“問題不在我,我已經做好自己的部分了。”

作為只簽了一輪的參賽者,何泓姍的態(tài)度似乎是“來都來了,跳跳舞就走”。
整個排練過程中,她幾乎處于神游狀態(tài),既不積極參與討論,也不嘗試調和隊長與彭小苒之間的矛盾。
03
美貌確實是何泓姍的資本,淘汰后許多觀眾惋惜她的離開。然而,舞臺不僅需要美麗的外表,更需要投入的心與熱情。
節(jié)目組曝光的聊天記錄顯示,從24號到26號,三人竟然沒有任何溝通。在緊張的比賽環(huán)境中,三天的信息真空無疑是致命的。

何泓姍后來澄清自己和彭小苒并非因拍戲缺席,但結果依然是兩人因忙碌未能及時回復房琪。
不得不說,節(jié)目組在矛盾中扮演了“推波助瀾的角色。曝光聊天記錄、剪輯矛盾場面、放大沖突,這些都是綜藝節(jié)目慣用的手法。
何泓姍回應后,房琪被網友冠以“芒果臺皇族的稱號,成為新一輪網暴的對象。

然而,節(jié)目組借題發(fā)揮的本質并不改變三人性格不合的事實。
房琪組合的失敗,堪稱娛樂圈職場關系的典型案例。
這樣一個由咖位小又不善表達的隊長、固執(zhí)己見不聽指揮的彭小苒、佛系不走心的何泓姍組成的團隊,輸掉比賽一點也不冤!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