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名著《第二次握手》兩次握手之感慨
作者:小淵
(原文鏈接:「鏈接」轉發(fā)題目有改動)
有一本書,我第一次閱讀它時,熱血沸騰,愛不釋手;我第二次閱讀它時,只讀了開頭幾句,就趕緊把書合上,向它作了永別。這本書就是小說《第二次握手》。我看的是這個封面的版本。老實說,我一看見這個封面就被深深震撼了。那時是大年三十的晚上,奶奶和父母正在張羅年夜飯。三哥端了一把藤椅,坐在老屋門口的禾場上,讀得津津有味。初中生的我,湊過去問看他讀的是什么書,他沒理我。被問得不耐煩了,他把封面展示給我看,那封面是一個女性啊,而且是那個年代不敢想、也看不到的那種女性形象。

我站在三哥的旁邊看著他看的頁面,雖然不知道前面的內容是什么,但是看著這些人物:丁潔瓊、蘇冠蘭、葉玉涵……,這樣的名字,那真是讓人熱血沸騰,就像看禁書似的。其實三哥就說了,這部書曾經是一部禁書,只能在民間偷偷地傳閱。作者寫完初稿,初稿就在傳閱中消失了,然后又寫。據(jù)說作者寫了好多稿,這是最新的一稿,終于正式出版了。此時已是1980年代初。為什么是禁書?因為書中寫了愛情,還是三角戀愛,即丁潔瓊、葉玉涵與蘇冠蘭的三角戀愛。還因為書中描寫了中美關系、核武器研制……,科學家丁潔瓊就是核物理學家。在作者寫作這本小說的時候,人物的名字、從事的事業(yè),人物的相互關系全都是寫作禁區(qū),所以驚得我雙眼瞪得滾圓:此前從沒看過這么大膽的小說,它滿足了我同時踏足多個禁區(qū)的欲望。

所以當年夜飯已經準備好,父親已經發(fā)出幾次嚴厲的召喚,我們還是抱著那本書死死地盯著看,愛不釋手。要知道,我們盼年夜飯盼了一年!可這一次,年夜飯的誘惑竟然輸給了一本書!媽媽也生氣了:書可以當飯吃啊?奶奶也有些不高興了:那你們倆就抱著一本書過年了,不用吃了!三哥畢竟比我大幾歲,禁不起挨罵,就放下書,叫我一起去吃年夜飯。我趕緊從藤椅上拿起書來,從頭開始看。開頭是從海外歸來的大科學家丁潔瓊,走進一條小巷,挨家打聽哪一家是科學家蘇冠蘭的家。終于走到了門口,出來迎接的是蘇冠蘭的夫人葉玉涵。當丁潔瓊問葉玉涵:您是蘇先生的夫人?葉玉涵說:是的。丁潔瓊就拒絕了夫人的進門邀請,轉身離開了。
然后小說就進入了回憶。當年丁潔瓊坐火車被流氓糾纏,英俊小生蘇冠蘭如何英雄救美;但他們此前還有故事。那是丁潔瓊到海里游泳,被海水吞沒。也在海邊游泳的蘇冠蘭,看見海面上飄著一團紅色,覺察出主人可能溺水,就勇敢地施救。后來丁潔瓊赴美學習,蘇冠蘭卻因故留在國內。他通過地下黨為革命軍隊的醫(yī)療事業(yè)作出巨大貢獻。蘇冠蘭一直等待著丁潔瓊,但那時中美關系凍結,蘇冠蘭沒有等到丁潔瓊的任何音信。各方面都對他說,通過各種關系打聽,但都打聽不到丁潔瓊的任何音信。而那時,葉玉涵也一直默默地等著蘇冠蘭。
最終,蘇冠蘭轉身,與默默愛他多年的葉玉涵結婚。現(xiàn)在中美關系解凍了,丁潔瓊回來了,但蘇與葉已經結婚了,于是丁潔瓊選擇不打擾,然后選擇去邊疆大漠工作。丁潔瓊在美國期間之所以沒有任何音信傳出,緣于她從事的是核武器研制工作。在美國,無論多少神仙般美好的男同事追求她,她都始終愛著他心中的白馬王子蘇冠蘭。當中美關系解凍,她就拒絕各方挽留,毅然回國,沒想到她終于回國了,她的心上人早已成家了,他的愛人還是一個相貌貌平平的女人葉玉涵。小說中的丁潔瓊,美貌、知性、善良、堅貞……,她不像紅樓夢里的女子,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她沒有一絲缺點,她是一個完美的、理想的女性。對于1970、1980年代的男生來說,小說中這樣的人物設定、情節(jié)設定……,一看封面、一讀文字,一下子魂就被勾去了。

大過年的,我在長輩的呵責下,以及三哥親自來把書奪走,我才乖乖地去吃了年夜飯。過年那幾天,我的生活就是盯著三哥,他一旦有什么事不得不放下這本書,我就趕緊抓過來讀。這是一部我讀得最失魂落魄的書,也是我讀得最精神振奮的書,甚至比后來讀《平凡的世界》等還精神振奮。需要說明的是,以上講述的人物名字、小說情節(jié),都是初中生的我閱讀這部小說后,記住的人物名字、小說情節(jié)(如果記錯了,以記憶為準,不作更改)。我當時提出過各種條件,包括把我擁有的最珍貴的物品——墨鏡,要交換這本書,成為這本書的主人,都被那時的高中生三哥再三再四地拒絕了。
高中的一個暑假回到老家,突然想起這本書,就走到已經成家的三哥家,提出借這本書來看。他猶豫了一下,還是答應了。他那時因為高考落榜,已經成為農民。但他騎車去縣城買了一本厚重的《英漢詞典》準備自學,準備模仿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廣播劇《路在腳下》里的男主人公:自學英語成為翻譯家,然后成為中學英語代課教師、正式教師。他家里只有兩本小說,除了這本,還有一本《泰坦尼克號沉默》。
后面這本小說,我好像翻了一下,但沒有看下去的欲望。所以若干年后看電影《泰坦尼克》時,我就想起三哥家里那本我沒有閱讀的小說。我拿起封面已經泛黃的《第二次握手》,情不自禁地打開正文來讀。我讀了第一段,就讀不下去了。不是當年讀得太仔細了,對故事情節(jié)太熟悉了,所以讀不下去。而我重讀一些經典作品,雖然情節(jié)早已滾瓜爛熟,但還能讀下去,還能讀出新的滋味來。唯獨這部小說,我就是再也讀不下去了(乃至后來,幾個著名影星參演,拍攝了電影版,我也沒有看)。
那時候,我已經在縣一中圖書館里,讀過一些古今中外的小說名著。我發(fā)現(xiàn),閱讀這些名著時的感受,與當年閱讀《第二次握手》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就像我第一次吃到5分錢的冰棒,激動萬分。后來再吃到那樣的冰棒,就不再激動萬分一樣。于是我放下小說《第二次握手》,開始在回憶中閱讀它。在回憶中,它依然激動人心。我剛才回憶小說的情節(jié)時,還是心潮澎湃。這是為何?我知道為何,但是我不想說,因為它是一本對我一生產生了深遠影響的小說。這就像一個孩子吸食過母親的乳汁,從此“母不嫌子丑,子不嫌母丑”一樣。

(圖片:源自網(wǎng)絡)
【安徽網(wǎng)友寒梅讀后回復】我中學開始也是學習成績很差的學生,還有一段時間不想在上學了,也是《看了第二次握手》連環(huán)畫書,受到鼓舞,被書中的女主人公的學習和科研精神所感動,從看那本書后就努力學習。從一個學習成績很差的學生,變成班級里前五名,后來走上講臺,從教一生,現(xiàn)在想想,那本書對我的幫助真的很大,我要感謝當年寫這本書的作者。

【張揚檔案】張揚,生于1944年5月,河南長葛人,在湖南長沙長大。 1961年10月發(fā)表處女作。1963年2月寫出《第二次握手》初稿,后多次重寫?!拔母铩敝挟a生的1970年稿造成全國規(guī)模的手抄本流傳,張揚因此于1975年1月被“四人幫”逮捕并內定死刑。1979年7月正式出版后,累計印數(shù)近430萬冊,至今居新時期以來中國當代長篇小說發(fā)行量首位。該書“重寫本”于2006年10月在北京問世。
現(xiàn)為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專業(yè)作家。1994年為副主席,2004年為名譽主席。1979年以來發(fā)表小說、報告文學、雜文、散文和評論共數(shù)百萬字。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