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深刻的宇宙謎題
1928年,物理學家狄拉克(Paul Dirac)提出了關于電子運動的理論,預言了電子的反粒子——正電子的存在。自那之后,所有已知基本粒子的反粒子,以及由夸克組成的強子的反物質對應物,都陸續(xù)在高能粒子加速器實驗或宇宙線中被觀測到。
然而,盡管驗證了反物質在微觀世界中確實存在,但天文學觀測表明:在整個可觀測宇宙中,所有恒星和行星都仍然是由普通物質構成的。反物質的存在極為稀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這就構成了一個深刻的宇宙學難題:根據(jù)宇宙學模型,如果宇宙起源于大約138億年前的大爆炸,那么在大爆炸后,宇宙中應當產(chǎn)生了等量的物質與反物質,而當它們相遇時會全部湮滅,只留下能量。但這顯然沒有發(fā)生,否則我們今天也不會看見恒星、行星,甚至是生命了。究竟是什么導致了物質和反物質之間的輕微不對稱性,使今天我們看到的宇宙幾乎完全由物質組成?
打破對稱性
早在1967年,物理學家薩哈羅夫(Andrei Sakharov)就提出,如果宇宙滿足幾個條件那么就有可能演化出一個由物質主導的世界,其中一個條件是電荷共軛-宇稱(CP)對稱性必須被打破。
電荷共軛(C)能讓正反電荷互換,將一個粒子轉化為相應的反粒子。例如,對一個電子施加電荷共軛,就會得到一個正電子。宇稱(P)則是讓空間坐標(上下、左右、前后)翻轉的變換,比如宇稱能讓一個以速度v、從左向右移動的電子改變方向,變成以速度-v、從右向左移動。換句話說,宇稱對稱會產(chǎn)生現(xiàn)實的鏡像。
因此,當對一個以速度v運動的電子進行CP變換時,將得到一個以-v速度運動的正電子(即電子的反粒子)。也就是說,對物質實施CP變換,就能得到相應反物質的鏡像。
那么,CP對稱性是否能夠被破壞?實驗告訴我們,答案是肯定的。1957–1958年間,科學家就在實驗中證明了弱相互作用能夠打破P對稱性和C對稱性。1964年,科學家首次在一種中性K介子(介子由夸克與反夸克組成)衰變中觀察到了CP破壞現(xiàn)象。隨后,這種現(xiàn)象也在B介子和D介子中被相繼觀測到。
盡管如此,這些發(fā)現(xiàn)還遠不足以解釋為何宇宙中的反物質如此稀少,理論預言的CP破壞強度仍遠低于解釋這一宇宙不對稱所需的程度。
這一背景下,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更多CP破壞發(fā)生的“新場所”。近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LHCb合作組宣布,物理學家首次明確觀測到了重子衰變中的CP破壞。

新的里程碑。
從介子到重子
理論預言,重子(包括質子、中子等)也會表現(xiàn)出CP破壞,但過去的實驗僅觀察到模糊的跡象。在重子中觀測到CP破壞比在介子中要難得多,一方面是因為效應本身更微弱,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所需的數(shù)據(jù)量極大。
在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超過八萬例重子衰變事件,才終于首次明確地看到這些粒子之間的物質-反物質差異。
通常,粒子和它們的反粒子具有相同的質量和相反的電荷。但當它們發(fā)生轉變或衰變成其他粒子時,比如原子核發(fā)生放射性衰變時,CP破壞就會打破這種鏡像對稱。這個效應可以表現(xiàn)為:粒子和反粒子以不同的速率衰變?yōu)楦p的粒子。這種微小差異可通過高靈敏度的探測器和精密的數(shù)據(jù)分析手段檢測出來。
這次,LHCb合作組觀測的對象是Λb?重子(beauty-lambda baryon),它由一個u夸克、一個d夸克和一個b夸克組成,是質子和中子的“重親戚”。
研究人員篩選了LHCb探測器在LHC第一與第二運行期間(2009–2013年與2015–2018年)采集的數(shù)據(jù),尋找Λb?衰變?yōu)橐粋€質子、一個K介子以及一對帶相反電荷的π介子的事件,并與其反粒子——反Λb?的對應衰變進行比較。通過統(tǒng)計每種衰變模式的發(fā)生次數(shù),他們計算出Λb?和反Λb?之間的差異。

在碰撞中產(chǎn)生Λb?并衰變的示意圖。(圖/LHCb Collaboration)
結果顯示,兩類粒子衰變數(shù)之差除以二者之和為2.45%,誤差約為0.47%。這個偏離值在統(tǒng)計上達到了5.2個標準差,高于在粒子物理中認定“發(fā)現(xiàn)”的標準閾值。
謎題還未揭開
這是一個新的里程碑。但令人困惑的是:已知的CP破壞強度遠不足以解釋宇宙為何幾乎完全由物質組成而非反物質。這意味著,自然界中可能還存在未知的CP破壞機制——這是當前和未來高能物理研究的關鍵方向。
研究人員表示,觀測到的CP破壞現(xiàn)象越多,測量得越精確,就越有可能在標準模型中發(fā)現(xiàn)漏洞,從而揭示新的物理規(guī)律。雖然關于宇宙的終極答案仍在遠方,但每一次對稱性的“破裂”,或許正是我們理解宇宙深處法則的鑰匙。
#參考來源:
https://home.cern/news/press-release/physics/new-piece-matter-antimatter-puzzle
https://arxiv.org/pdf/2503.16954
https://lhcb-outreach.web.cern.ch/2025/03/25/observation-of-the-different-behaviour-of-baryonic-matter-and-antimatter/
#圖片來源:
封面圖 & 首圖:LHCb Collaboration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