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中有句老話,功大不講理。

功夫高了,可以霸氣側漏、超出常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倪海廈老師的醫(yī)術,可謂宗師級別,想學他的六字訣功夫,還是先要有八段錦的功夫筑基才對。

一、 功大欺理

我們喜歡太極,推崇四兩撥千斤。

可誰知道,手上沒有千斤力,何談四兩撥千斤!

即使你的拳理都對,速度也快,角度也刁,但拳頭沒功,打人就毫無用處。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換過來,你身強體壯,對陣餓了10天的泰森,他的拳理再精,也形同虛設,你就可以不講理,怎么打怎么是。

二、 六字迷陣

拳法怎么用?要看自身功夫高低。

醫(yī)術怎么用?也要結合醫(yī)者的能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倪海廈老師的六字訣,獨樹一幟。

既不同于古代陶弘景、孫思邈版本,也不同于今人南懷瑾、馬禮堂版本。

上周,粉絲們探討了倪海廈老師的六字訣,似乎越學越迷茫了。

三、 獨樹一幟

關于六字訣的發(fā)聲,古人和今人不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陶弘景要求,“耳不得聞聲”。

孫思邈講究,“切忌出聲聞口耳”。

南懷瑾老師,“氣至聲不至”,以氣為主,聲氣結合。

馬禮堂老師,聲帶震動,發(fā)音響亮。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倪海廈老師,則更加特殊,有的字有聲,有的字無聲。

四、 文練武練

易筋經(jīng)有文練武練,八段錦有文練武練,那六字訣呢?

民間的說法,當然也有文武之分。

武煉的發(fā)聲,一般與咒語、技擊有關,通過聲音奪人魂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大家都看過倪師的易筋經(jīng),雄壯有力,與通行衙版有很大不同。

大河認為,倪師的六字訣,似乎與武煉有相通之處。

那問題又來了,有的字發(fā)音,有的字無聲,與咒語發(fā)音又不一樣,更奇怪的是,導引的動作非同一般。

五、 氣機困惑

咱們就以倪師的肺字為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上次寫六字訣后,大家很感興趣,有粉絲在群里,談到練習倪師的六字訣的感悟。

導引加六字訣,是一門絕技。

倪師諄諄教導,令人高山仰止。

導引肺經(jīng),大河一般用八段錦的第二式,左右開弓似射雕,而倪師采用了第一式,雙手托天理三焦,很巧妙。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唯有一點令大河擔憂,倪師所傳呼吸的動作,似乎不符合生理。

果不出大河所料,粉絲反饋,練了后會咳嗽。

六、 誰練都咳

視頻中,倪師也出現(xiàn)了咳嗽,解釋為肺藏的排病反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導引術中,咳嗽是個藥引子,比如說要想調(diào)動肺經(jīng),可以先主動咳嗽,目的讓氣機順暢。

但是,在做功過程中,被動的出聲,從生理角度,是氣機紊亂之癥。

就像跑步中,出現(xiàn)咳嗽頻頻,顯然是氣機不暢了。

各位,大家可以按照倪師的六字訣,演練一下,8成你也會咳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七、致敬倪師

倪師的六字訣練法,非常剛猛。

網(wǎng)上視頻很多,除了我們講的肺,還有心肝脾腎三焦。截圖是視頻轉(zhuǎn)的文字,大河僅截圖,供各位參考。

倪師是一代宗師,他傳授的功夫,自然有他的道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可惜,斯人已去,如果能當面求教,那該多好??!

八、學無止境

大河覺得,想學倪師的六字訣,你先要有倪師的功夫才行。

否則,還是從無聲到有聲,慢慢來,別想一口吃個胖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過,功大欺理,肯定錯不了。

古有八段錦,現(xiàn)有金剛功。

我們先筑牢基礎,讓自己的功夫變得強大,或許有一天,能達到倪師一半兒的境界,也能縱橫江湖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