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如何改變生悶氣的習(xí)慣?請師父開示。
答: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其實吧,就算我不說什么話,你們經(jīng)常來聽課接受我助功,這個生悶氣的習(xí)慣都會去掉的。為什么?生悶氣的人往往胸部本來就是有點悶有點堵,所以一遇到什么不開心的事情它堵得更厲害了,就悶在那里,接受我助功越來越通就不會了。另外吧,我們學(xué)會理性思維,我平時有時跟一些很執(zhí)著的人說“我沒有慈悲,我一切慈悲都是在理智里邊流露”。如果聽一半,人家嚇一跳,了空居士你那么狠,其實不是,這個是達(dá)摩祖師最上乘論里邊的道理,就說“佛不持戒”,你們一聽嚇一跳,佛祖自己都不持戒怎么辦,第二句說“佛不犯戒”,第三句“佛不精進(jìn)”,第四句“佛不懈怠”。在《楞嚴(yán)經(jīng)》里邊也有個名詞叫作“干慧地”,就說修到那個程度的人他的大腦全部是智慧,那么是不是他再也不慈悲了?不是的,大菩薩不是都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嗎?就說他的一切感情都是在智慧的指導(dǎo)下去流露的,他不會濫用感情。所以說希望你們學(xué)會理性,遇到一個事情不開心,有一些是面子的問題,有一些是現(xiàn)實的問題解決不了,希望你們都要懂得怎么認(rèn)真地去面對,以后生悶氣的時間就越來越短,以后功夫高深了絕大多數(shù)時間不會生悶氣,甚至是不生悶氣了。我們打個比方,譬如說六祖當(dāng)年去拜見五祖,然后五祖就叫他去干活,哎呀人家就安排他最累最苦的活——破柴舂米,六祖本來就是對五祖說“唯求作佛,不求余物”,那你五祖就叫我去破柴舂米,天啦,不是文不對題了嗎?哈哈,但是六祖他沒有生悶氣,他天天開開心心地不亦樂乎地去那里破柴舂米,其實他心里是怎么想,讓我來說他就很真誠,反正我就是來拜見你五祖,五祖你安排我做什么我一定認(rèn)真做好,這就符合了“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的道理嘛,就不會著相嘛,就不會說一看到苦海“咦,怎么叫我來干啊?”如果你心里想,這個又苦又累的活不是我惠能干就是別人干,那師父叫我干我就干吧,就想通了,你真的很尊敬師父吧,那師父叫我干我就干吧,就沒有生悶氣。所以請大家學(xué)會這種理性思維,理性思維在佛經(jīng)上稱為什么呢?就是稱為“思維如意足”,也叫作“慧如意足”!你們一定要這么去做,以后這個大腦就越來越發(fā)達(dá)。
明勵根據(jù)蔡衍顓先生2016年3月30日講課錄音整理,未經(jīng)蔡衍顓先生本人校對,請以當(dāng)日錄音為準(zhǔn)。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