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60年10月,毛主席在中南海菊香書屋接見老朋友埃德加·斯諾。1936年,他就進入陜北革命根據(jù)地,采訪過主席,兩人還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后來,他把在根據(jù)地的所見所聞整理出書《紅星照耀中國》,后又改名《西行漫記》。當時,這部書在國內(nèi)外都引起巨大反響。
時隔二十多年后,兩位老友再次見面,回憶往事都百感交集。當斯諾問主席:“一生中最黑暗的時刻是什么時候?”主席的回答出人意料:“那是在1935年紅軍長征途中,在草地與張國燾之間的斗爭,當時黨內(nèi)面臨著分裂,有可能發(fā)生生死未卜的內(nèi)戰(zhàn),……?!?/p>
毛主席一生經(jīng)歷革命絕地生死的大戰(zhàn)惡戰(zhàn)無數(shù),經(jīng)歷過被排擠出中央,人生處于低谷的痛苦時期,主席都付之笑談,卻唯獨對長征途中與張國燾之間的斗爭刻骨銘心,足見這次會師,形勢是多么危急!
周之昆,當時是紅軍的高級將領,經(jīng)歷了主席稱之為“一生中最黑暗的時刻”,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

一
周子昆,1901年出生于廣西桂林。15歲時父親病逝,家庭生活陷入困頓,在外祖母的資助下,他讀完廣西省立甲種工業(yè)學校。當時軍閥混戰(zhàn),民生艱困,根本找不到工作,迫于生計,1924年,他到廣西軍閥劉震寰部當了一名號兵。
這段當兵的經(jīng)歷,他對軍閥的黑暗的有了切身的體會,軍閥只會變本加利地盤剝和欺壓百姓,人民更加苦不堪言。1925年,他毅然棄暗投明,加入孫中山海陸軍大元帥府鐵甲車隊,這是一支由共產(chǎn)黨人周恩來等人組建和掌握的武裝。在這里,他接觸到共產(chǎn)黨人的先進思想,并于當年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大革命失敗后,在蔣介石的白色恐怖之下,共產(chǎn)黨人毅然扛起了武裝起義的大旗。周子昆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參加南昌起義,任獨立團二營營長。
由于敵我力量懸殊,起義失敗,朱德率領1500人突出重圍。在贛南天心圩,不少人對前途悲觀失望,不時有人掉隊逃跑,部隊有解散的危險。為了保存這支革命的火種,朱德語重心長地教育大家,革命暫時是失敗了,但革命終究要成功的,要革命的跟我走。
在這緊要關頭,一位左臂還纏著繃帶的年輕軍官,走到朱德面前大聲說:“我們二營的全體指戰(zhàn)員,愿跟朱軍長戰(zhàn)斗到底,革命不成功決不回家?!?/p>
這位年輕軍官就是周子昆。當時,在這支突圍出來的部隊中,二營建制相對完整,他的表態(tài)對穩(wěn)定軍心,起了重要作用。
1928年4月,朱德率領這支部隊轉移到井岡山,和毛澤東領導的隊伍會師,從此,朱毛紅軍名揚天下。
二
兩軍會師后,部隊改編為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四軍,周子昆任28團一營營長。
當時,紅軍缺少槍支,幾個人只能合用一支槍,而周子昆所在的營,卻人手一支。毛主席聽說后很好奇,一打聽才知道,原來他在轉移井岡山的途中,從敵人手里搶來的和犧牲戰(zhàn)友的槍支,拾起來背在身上,一個人就背了三、四支槍。戰(zhàn)友見他身體瘦弱又受傷了,就勸他扔掉幾支槍。他說不要小看這幾支槍,到了井岡山,就能多裝備一個班。戰(zhàn)友都跟他學,身上也都背了好幾支槍,才有了一營人手一支槍的“傳奇”。主席大為贊賞,稱贊他:“這個營長很有遠見?!?/p>
毛主席通過朱德了解了周子昆的經(jīng)歷后,認為他是可造之才,就著意培養(yǎng)他。在紅軍的反圍剿作戰(zhàn)中,他屢建奇功,戰(zhàn)功赫赫,深得主席的青睞。1931年,紅三軍軍長黃公略不幸犧牲,主席就提撥他繼任黃公略的職務。當時,林彪任紅四軍軍長,在戰(zhàn)爭年代,主席很欣賞林彪,同一時期,也讓周子昆擔任和林彪一樣的職務,可見,主席對他也是非常器重的。
在毛主席的英明領導下,紅軍多次打破敵人的圍剿,正當革命形勢一片大好,如火如荼發(fā)展的時候,主席卻被排擠出中央的領導地位。1933年9月,蔣介石先后聚集100多萬軍隊,對中央革命根據(jù)地展開了更大規(guī)模的圍剿。
“左傾”錯誤領導人博古、“洋顧問”李德,要求中央紅軍和敵人展開陣地戰(zhàn),“御敵于國門之外”,同優(yōu)勢敵人死打硬拼。中央紅軍損失慘重,沒有打破敵人的第五次圍剿,被迫進行戰(zhàn)略轉移。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周子昆任22師師長,編入紅9軍團,負責中央和軍委縱隊的左翼掩護的任務。

在突破敵人在湘江的最后一道封鎖線時,周子昆指揮22師和敵人展開了血戰(zhàn),始終沒有讓敵人越雷池一步。軍團長羅炳輝、政委蔡樹藩對此大加贊賞,說:“22師任務完成得很好,尤其是64團打得勇敢、打得堅決,保證了中央、軍委縱隊的安全轉移。”但敵人的五六支援兵蜂擁而至,戰(zhàn)斗異常激烈,我軍傷亡慘重,周子昆也負了傷。任務完成后,他才率部突出重圍趕上主力。
在突破敵人在湘江設置的四道封鎖線后,李德的瞎指揮,中央紅軍損失慘重,由長征出發(fā)時的8.6萬人銳減至不足4萬人。但他不從自身找原因,卻不斷找借口委過他人。當看到22師突出重圍后,己不足百人,他大發(fā)雷霆,要求周子昆對此次失敗“負責”,他命令警衛(wèi)班把周子昆捆起來,送軍事法庭。
當時,黨的領導人博古把紅軍的最高指揮權交給“洋顧問”,李德位高權重,一句話可以決定一名紅軍將領的命運。
周子昆危在旦夕,毛主席聽說后,立即出面干預,及時救了他,否則,他兇多吉少。
三
博古、李德的“左傾”冒險主義政策,終于在1935年1月的遵義會議上得到徹底清除。會議肯定了毛主席的正確主張,選舉他為政治局常委。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遵義會議后,周子昆重新得到重用,任紅五軍團參謀長。在再占遵義,四渡赤水等重要戰(zhàn)役中,他協(xié)助軍團長出色地實現(xiàn)了毛主席的戰(zhàn)略意圖。
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在毛主席機動靈活的戰(zhàn)術原則的指導下,跳出了幾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并于1935年6月與張國煮領導的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會師。
在兩軍會師前,在兩河口的夾金山,毛主席率領中央領導冒雨迎接張國燾。盡管天不作美,下著大雨,但兩軍會師還是在熱烈友好的氣氛中進行。在歡聲笑語的背后,張國燾很快發(fā)現(xiàn)了問題,中央紅軍不足兩萬人,而紅四方面軍足足有八萬之多。
的確,中央紅軍從長征開始,歷經(jīng)九個月的苦戰(zhàn)惡戰(zhàn),沒有根據(jù)地,沒有補給,沒有休養(yǎng),長征途中,重武器幾乎全部丟棄,還要與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抗爭,早已經(jīng)人困馬乏。而紅四方面軍從根據(jù)地出發(fā)才一個月,幾乎沒有遇到與敵人打的戰(zhàn)斗,軍容整潔、裝備精良。無論從身體素質(zhì)、精神狀態(tài),還是從戰(zhàn)斗力,紅一方面軍都不能和紅四方面軍相提并論。
張國燾的軍閥心態(tài)立刻膨脹起來,企圖依靠實力,伸手向黨中央要權。黨中央和毛主席為了顧全大局,團結紅四方面軍,任命他為紅軍總政委,但他仍不知足。
毛主席提出兩軍會師后,迅即北上,建立川陜甘根據(jù)地的正確主張,但張國燾卻堅持南下。為了盡快達成兩軍北上的目的,中央把紅一、四方面軍混編成左路軍和右路軍北上。毛主席在右路軍行動,張國燾在左路軍。
周子昆被毛主席抽調(diào)到左路軍開展工作,任紅四方面軍紅軍大學上級指揮科科長,紅軍總司令部第1局(作戰(zhàn)局)局長。
張國燾在阿壩按兵不動,還秘密發(fā)電報給在右路軍行動的原紅四方面軍將領陳昌浩,要他南下,并徹底開展“黨內(nèi)斗爭”,分裂黨和紅軍,還企圖加害黨中央和毛主席。
葉劍英獲知電文后,他迅即報告了毛主席。情況危急,主席立即帶領右路軍中原紅一方面軍人馬北上,脫離危險地區(qū),避免了一場大的災難。多年以后,毛主席還給斯諾談起這件事,就是本文開頭的一幕。
張國燾在阿壩誣蔑黨中央是“機會主義的逃跑路線”,還強迫左路軍中原紅一方面軍將領必須做出是北上,還是南下的表態(tài)?
張國燾還在鄂豫皖根據(jù)地的時候,大搞“肅反”運動,慘殺了大批優(yōu)秀的紅軍將領,逐步形成了他在紅四方面軍一言堂的絕對權威,軍中沒有人敢動他的“逆鱗”。紅一方面軍的將領也知道他的惡名。
面對張國燾的淫威,周子昆擲地有聲地表態(tài):“北上的方針是正確的,南下肯定沒有出路,即使戰(zhàn)死、凍死、餓死,也要死在北上的路上?!?/p>
這就是周子昆,不卑不亢,根本不懼張國燾的淫威。
不久,張國燾率軍南下,在四川卓木碉另立偽中央,自封為“主席”,公然分裂黨和紅軍。紅四方面軍在他的指示下南下,遭到重大損失,人數(shù)也由會師時的八萬人銳減至不足四萬人,在四川還不能立足,事實上已經(jīng)證明張國燾南下政策的徹底破產(chǎn)。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不得不取消偽中央同意北上。
1936年9月,在甘肅岷州,張國燾又出現(xiàn)了反復,差點讓紅四方面軍北上功虧一簣。
原來,中共西北局(紅四方面軍高層)會議,通過了發(fā)起靜會戰(zhàn)役計劃再北上。張國燾害怕兩軍會師以后,中央清算他的罪行,會后,他推翻了西北局決議,堅持部隊西進而不是北上。
在這關鍵時刻,朱德、周子昆等人聯(lián)系廣大紅軍指戰(zhàn)員,歷數(shù)張國燾南下錯誤政策給紅軍造成的重大損失,指出若西進,西北軍閥“二馬”在當?shù)亟?jīng)營多年,必定拼死抵抗,紅軍有可能重蹈南下四川時的錯誤,再次遭到重大損失。而且,中央紅軍在陜北已打開新的局面,西進必定是死路一條。在廣大紅軍指戰(zhàn)員的聯(lián)合抵制下,張國燾被迫再次同意北上。

為此,朱德在給中央的電報中,專門提到了周子昆,內(nèi)容是“西北局通過靜會戰(zhàn)役的計劃正在執(zhí)行,現(xiàn)發(fā)生少數(shù)同志有不同意見,擬根本推翻這一原案,子昆、朱德是堅決遵守這一原案?!!庇纱丝梢姡茏永ソo紅四方面軍廣大指戰(zhàn)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為兩大紅軍會師功不可沒。
1936年10月,紅軍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中國革命揭開了嶄新的一頁。
毛主席在了解到周子昆的表現(xiàn)后,高度評價他:“周子昆不但敢打硬仗,還敢打分裂主義,真是難得的將才?!?/p>
1941年1月,皖南事變爆發(fā),項英、周子昆突圍時,在安徽赤坑山蜜蜂洞遭叛徒殺害。周子昆犧牲時,年僅40歲。
一代名將英年早逝,實在令人惋惜!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