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59年6月,毛主席回韶山,在故鄉(xiāng)停留的時間不長,就來到長沙。剛一到休息地蓉園,他立即派人到長沙第十中學聯系李淑一。
那天,李淑一穿著干凈整潔的衣服,滿面春風地走進蓉園。主席迎上去,一邊握著她的手,一邊給身邊的人介紹說:“她是李淑一,開慧的好朋友。”
這是自1927年,兩位老友時隔32年后的初次見面,彼此都百感交集。那天,主席親自設宴招待并與她合影留念。

01
李淑一,1901年出生于湖南省望城縣白箬鋪鎮(zhèn)桃林村的個書香家庭。父親李肖聃是晚清秀才,早年留學日本,回國后曾執(zhí)教湖南大學。
李淑一小時候,父親就教她習文練字,寫詩作文。在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下,打下了很好的國文功底,上中學時,她就能詩善文。
李淑一和楊開慧是在上福湘女中時認識的。那時候,楊開慧性格開朗,衣著樸素,思想進步,經常向她講述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的道理,她深受影響。兩人又同桌學習,同室而寢,逐步發(fā)展成為形影不離,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1920年冬,毛澤東和楊開慧結婚。李淑一經常去好友家里串門,和毛澤東也熟悉了,她稱毛澤東為“潤之哥”。
大革命失敗以后,毛澤東于1927年9月,告別愛妻,到湘贛邊界發(fā)動秋收起義,不成想,這一面成為兩人的永訣。
起義失敗后,毛澤東帶隊伍上了井岡山,在那里創(chuàng)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由于地下交通站遭到破壞,夫妻兩人的聯系完全中斷。
當時,國內處在蔣介石的白色恐怖時期,國民黨到處抓捕和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1930年10月,楊開慧被湖南軍閥何鍵抓捕,一同被捕的還有她八歲的兒子毛岸英和保姆孫嫂。
楊開慧被捕以后,李淑一心急如焚。她除了托人給好友送食物以外,還爭取了探監(jiān)的機會。一走進監(jiān)獄,看到好友被國民黨折磨得傷痕累累,她心疼得淚流滿面。
楊開慧視死如歸,決不背叛黨、背叛她和毛澤東的愛情。她把兒子毛岸英托付給李淑一,希望好友救出毛岸英和孫嫂。李淑一含淚答應。
事實上,楊開慧剛一入獄,李淑一就和她父親李肖聃多方奔走,聯系楊開慧父親楊昌濟(1920年1月出世)生前好友曹典球、柳午亭等人積極營救楊開慧母子沒有成功。李肖聃在當地教育界有一定的威望和地位,他利用這個身份給何鍵寫信做最后的努力,但終未奏效。
要知道,當時還處在蔣介石的法西斯統(tǒng)治之下,楊開慧可是國民黨的“要犯”,李淑一不顧危險,積極營救楊開慧母子,這的確是難能可貴的。
同年11月,楊開慧在長沙門外識子嶺英勇就義,犧牲時年僅29歲。
聽聞噩耗,李淑一心如刀割,她一路跌跌跌跌撞撞地跑到好友家里,跪在楊老太太面前,聲淚俱下地說:“開慧犧牲了,我就是您的女兒?!?/p>
歲月悠悠,時光荏苒。解放后,李淑一每年都會到好友墓前,祭奠英烈。1957年暑假,她受主席委托再次祭奠英魂。她擺上鮮花和香果,誦讀祭文:“……,近接毛主席來信,思君念君,作詞悼君,囑我暑假有暇,代他親來板倉,祭掃君墓,獲此良機,遂償夙愿。今茲來奠,恩義雙重,老友有靈,當能鑒察?!?/p>
讀完,她泣不成聲。
02
李淑一的婚姻還是楊開慧做的媒。
柳直荀是毛澤東的摯友,和楊開慧也很熟悉,他是在毛澤東的影響和帶領下走上革命道路的。
一天,毛澤東問楊開慧,你的朋友李淑一有沒有男朋友?如果沒有,他有一個合適的人選。當楊開慧得知這個合適的人選是柳直荀時,她也覺得柳直荀和李淑一挺合適的,就積極地為他們牽線搭橋。兩人一見鐘情,交往日深,感情日篤,并于1924年10月結為伉儷?;楹?,兩人琴瑟和鳴、相濡以沫、伉儷情深。
1927年5月,反動軍官許克祥在長沙發(fā)動“馬日事變”以后,柳直荀接受黨的委派去外地。盡管李淑一沒有參加革命,但她還是非常支持丈夫的革命工作的,當時,他們的女兒才兩歲,兒子還在襁褓之中,她無怨無悔地獨自承擔撫養(yǎng)一雙兒女的重任。
臨行前,柳直荀囑咐妻子:“一定要照管好我們的孩子,革命終究要勝利的,等我回來。”李淑一含淚答應。讓人沒料到的是,丈夫這一走,就再也沒有回來,這一面,成為夫妻最后的訣別。
丈夫走后的兩年,給她寫過兩封信,之后,就再也沒有消息。她所不知道的是丈夫1932年9月,在洪湖就已壯烈犧牲。
盡管李淑一托人到處打聽丈夫的下落,但都石沉大海杳無音信,留給她的是對丈夫無盡的牽掛和思念。第二年夏夜的一個晚上,她做了一個噩夢,夢見丈夫衣衫襤褸、滿身血漬,她嚇得大哭。醒后她含淚填了一首思念丈夫的詞《菩薩蠻·驚夢》:
蘭閨索寞翻身早,夜來觸動愁多少?底事太難堪,驚儂曉夢殘。征人何處覓?六載無消息。醒憶別伊時,滿杉清淚滋。
字里行間透露出李淑一對丈夫綿綿無絕期的思念之情,以及不知丈夫何時歸來的惆悵?
當時,有人就勸她一個女人帶著一雙兒女太苦了,丈夫肯定犧牲了,還是改嫁吧。
李淑一,無法割舍對丈夫刻骨銘心的愛,在她看來,丈夫“生死不明”,她選擇癡情地等待,這一等就是數十年。
1950年,新中國成立不久,李淑一就給毛主席寫信,打聽丈夫的下落。過了幾個月,主席給她回信,告訴她柳直荀己經犧牲,請她哀順變。當得知丈夫已經早就犧牲了,她哭得肝腸寸斷。
對丈夫的愛和思念伴隨李淑一大半生。1951年,在長沙臨時中學(一中)初一的教室里,她正在給學生講林覺民的《與妻書》。1911年,25歲的林覺民參加反對清廷的廣州起義,在起義前寫給妻子陳意映的訣別信。
當李淑一飽含深情地讀到“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眼淚慢慢從她的眼角沁出。當她讀到“吾寫此書時,尚是世間一人;汝讀此書時,吾亦是陰間一鬼”時,哽咽得不能讀下去,眼淚簌簌地流下來。班里的學生被老師的情緒所感染,哭了整整一節(jié)課??赏瑢W們哪里知道,老師的心里也有濃濃的離愁別緒,和獨有的刻骨銘心的伉儷情深呢?
“問世間情為何物”?多少年來,人們孜孜不倦地探索愛情的真諦。不須詰問蒼穹,也無須再深思熟慮,李淑一對丈夫的深情不是最好的例證嗎?
丈夫離家時,她癡情等待;丈夫犧牲后,她孀居。無數個春夏秋冬的日子,她詮釋了湘女多情,對丈夫真摯情懷的全部忠貞。兩人從結婚到丈夫離家,在一起生活才兩年半,就是這兩年多的時間,凝聚了李淑一對丈夫畢生的濃情。

03
在解放前,作為一個弱女子,李淑一撫養(yǎng)一雙兒女長大成人,而且兩個孩子很有出息,都考上了他們心儀的大學,這非常不容易。為此,她獲得了毛主席“直荀犧牲,托孤成立,艱苦備嘗,極為佩慰”的贊譽,事實上,這也是主席比較佩服她的原因之一。
建國后,新中國百廢待興,毛主席抽不出時間和她見面,但時刻牽掛和關心這位老友。
1950年,毛岸英代父返鄉(xiāng),他除了回韶山看望鄉(xiāng)親,到長沙給外婆祝壽、祭掃母親的墓以外,他還遵父命專門拜訪了李淑一。這讓她大為感動,她激動地說:“毛主席運籌國家大事,還對我這樣無微不至的關懷,使我感激之情無以名之?!?/p>
有一年,李淑一想通過和毛主席的關系,在北京找一個薪水高、比較體面的工作,她寫請主席把她介紹到國史館去。為此,主席于1954年3月給秘書田家英寫信說:“……,有人求我將她薦到文史館為館員,文史館資格頗嚴,我薦了幾人,沒有錄取,未便再薦?,F擬以我的稿費若干為助,解決這個問題?!!?/p>
主席多次拿出稿費資助她,改善她的生活。李淑一雖然沒有得到她想要的工作,但主席對她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她仍然感激涕零。
1957年1月,李淑一在《詩刊》上,讀到了毛主席剛發(fā)表的18首詩詞,非常感動,也很好奇,怎么主席早年寫給楊開慧的那首《虞美人·枕上》沒有發(fā)表?她只記得詞中的兩句,其他的內容不記得了。她就給主席寫信,把自己早年填的那首思念丈夫的詞《菩薩蠻·驚夢》寄給主席,請求指正,并懇請主席可否把《虞美人·枕上》這首詞再抄錄一遍給她?還說,已有三年沒給主席寫信了,臨近春節(jié),給主席“請安”了。
主席很尊重她,不久就給她回了信,信中說“淑一同志,惠書收到了,過于謙讓了。我們是同一輩的人,不是前輩和后輩的關系,你所取的態(tài)度不恰當,要改?!!睆男胖形覀兛梢钥闯?,主席對她非常尊重,甚至對她的謙讓提出了委婉的批評。更令她感動的是,盡管主席沒有給她抄錄《虞美人·枕上》那首詞,但隨信贈給她一首新詞:
《蝶戀花·游仙》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飏直上重霄九。吳訊吳剛何處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這首詞運用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相結合的手法,全詞浪漫而又多情,豪邁而又傷感,不僅抒發(fā)了主席對楊開慧烈士和柳直荀烈士的深切懷念,還有對李淑一的無限關懷,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佳作。
這首詞發(fā)表時,“游仙”改為“贈李淑一”,后又正式定名為“答李淑一”。這首詞發(fā)表后,立刻風靡一時,她也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
兩年后,毛主席在長沙蓉園專門設宴招待并與她合影留念,就是本文開頭的一墓。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正客居上海妹妹家中的李淑一驚聞噩耗,她“悲痛欲絕,哀號不已”,立即趕赴北京,帶著兒子和孫女到人民大會堂給老友做最后的告別。
1997年,96歲高齡的李淑一在安詳中離世。
李淑一走完了她極不平凡的一生,雖然她去世了,但她的人生經歷和故事仍是后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也同樣感動著后人。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