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清宮突傳英雄令:張道陵重陽節(jié)開金臺玉盤,邙山大墓現(xiàn)驚濤駭浪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且看洛陽城。

洛陽城北,有一座北邙山。

邙山之上,有座翠云峰,山上建有上清宮,下清宮。

這座靈氣飄逸的建筑群,還有一個響當當?shù)拇竺敖鹋_玉局”。

遠遠望去,巍峨清虛,如入仙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凡有點道行的,都知道,這座翠云峰,不簡單。

白天,它是威煌赫赫的皇家道觀。

然而等到夜幕降臨,沖天的紅光,貫通天地,直入翠云峰。

傳說,這座翠云峰,就是鎮(zhèn)壓邙山千年大墓的鎮(zhèn)龍局的太極眼。

邙山下,是赫赫揚揚的帝都。

邙山上,是帝都靈根所在。一陰一陽,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然而斗轉星移,時間來到大清一朝。

雍正13年秋,下清宮突然急發(fā)三道英雄帖,廣傳邙山腹地。

道教祖天師張道陵,向邙山大墓發(fā)出令告:

““煌煌華夏,延綿不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上啟炎黃,下至于今,無論貴賤之靈知悉,今秋重九佳節(jié),翠云峰將重開金臺玉局。”

金臺玉局,上清宮通天仙神界,下清宮為地仙修真。

如果能經(jīng)受考驗,子孫可享受國祚,延續(xù)帝脈;自身可以化育天下,修得成神成仙的功德。

這個消息,瞬間在邙山大墓引起轟動。

邙山大墓,從黃帝起,就有無數(shù)帝王、名流、奸雄、綠林、富商埋骨其中。

邙山的累累白骨,匯聚成了一部華夏之史,文明的光芒。

千年的沉睡,還有機會重獲登上舞臺的機會,對任何一個靈魂,都是無法抗拒的誘惑。

消息傳來,各朝各代的皇帝、王爺、忠臣良將、輔國柱石、梟雄、霸主,綠林、赤眉,都紛紛攜家?guī)П?,感召入了金臺玉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張道陵,自東漢末年開創(chuàng)道教以來,至雍正十三年,凡1700多年了。

上次金臺玉局開盤,還是祖天師張道陵在東漢末年。

1000多年以來,朝代更迭,江山易主,金臺玉局都沒輕易開過。

現(xiàn)在突然重新開盤,是有什么大事發(fā)生?

你道此事因何而起?

原來帝業(yè)傳至雍正朝,雍正帝用霹靂手段,推行新政。

攤丁入畝,既可以使百姓富足,也可以充實國庫。

但卻遭到以八賢王為首的貴族皇親國戚的抵死抵抗。

雍正十三年,八王議政,向雍正發(fā)難。

雍正和老十三,雖然聯(lián)手擊退了八王,但也心力交瘁。

雍正帝每天起的比雄雞都早,睡的比亥豬都晚,每日只得2、3時辰的就寢時間。

但是用盡心力,不僅無法得到貴族的支持,也無法得到百姓人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雍正和老十三的身體和心力,已經(jīng)接近枯槁,大有江河枯竭的態(tài)勢。

此事,在歷史的滾滾洪流中,看似只是滄海一粟,但張道陵卻感到,此事非同小可。

雍正皇帝,不可謂不勤勉,不可謂不心懷大志。

清朝入關以后,歷屆皇帝,或雄才大略,或武功蓋世,或奮發(fā)圖強。

但卻都難以得到政通人和,元亨利貞的蒸騰氣運。

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張道陵作為祖天師,東漢末年,在洛陽邙山翠云峰修煉得道,翠云峰是道教祖庭。

幾乎同時,山下洛陽城內的白馬寺,迎來了天竺竺法蘭大和尚,傳經(jīng)入東土。

因此白馬寺,成為佛教祖庭。

張道陵和竺法蘭,一僧一道兩個世外大神,正是翠云峰太極眼的守護神。

如何破解帝業(yè)社稷的末世之危,縱然一僧一道歷經(jīng)滾滾紅塵,依然無法找到破解之法。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華夏人族的氣運之始,是媧皇氏。

媧皇采五彩石煉石補天,阻止了淫雨肆孽的危局,延續(xù)了人族一脈。

這日,一僧一道,攜手赴大荒山,尋找媧皇補天痕跡,希望尋找挽救末世的良方。

沒想到,大荒山一行,真的讓他們找到了一絲路徑。

據(jù)宮中弟子傳言,一僧一道回來時,只攜了一塊頑石。

天下的石頭,是最多的,張道陵的弟子參不明白,以一僧一道之尊,為何會青睞一塊石頭。

難道在石頭是一塊成精的石頭?

但是祖天師是何等人物,即便石頭成了精,也不是啥稀罕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理不清,理不清,弟子只是覺得這石兄走了大運,能有如此機緣。將來稍加度化,就會有一番造化。

上、下清宮的弟子,尚且不知道祖天師心內的乾坤,外人就更加難猜了。

邙山大墓突然傳出英雄令,翠云峰上竟然要重開金臺玉局。

不知這局如何設計,五千年來的英雄們究竟有何際遇,都不得而知。

只是重陽節(jié)前,朝廷突然傳來雍正帝暴斃的噩耗,令天下愕然。

緊接著,重陽節(jié)當天,金臺玉局開盤。

上清宮,開了太虛幻境盤,下清宮,開了一盤紅樓末世局。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