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經(jīng)被稱為湘西王,但在71歲去世時,家中的用具全部都是向舊部下借來的。而他的曾經(jīng)有多轟轟烈烈呢?他不僅擔任過賀龍的老上司,而且還曾是偉人關(guān)注過的六大土匪之一,更與沈從文和時任民國總理的熊希齡三人,并稱為鳳凰三杰。

那么這個人到底是誰呢?為何他曾經(jīng)有過亦官亦匪的歷史呢?在解放戰(zhàn)爭之后,偉人又憑啥要親自出面開出要保他的批示呢?今天我們就走進歷史。來看看他的過往。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故事,主人公名叫陳渠珍。1882年,陳渠珍出生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民國時期這個地方又叫做鳳凰縣。
陳渠珍以前的名字叫做陳開瓊,他在7歲的時候還進過私塾讀書。因為學習成績還算不錯,他又被父母送去了當?shù)乜h城的芷江明山書院就讀。但不知為何,少年時期的陳渠珍自命不凡,他的心高氣傲往往也為當時的他招來禍端。

于是就有不少土匪聽聞了陳渠珍的名氣,他們都覺得這個人有地痞流氓的習性,便想招攬其加入自己的陣營。而陳渠珍也認為自己是時候?qū)崿F(xiàn)抱負了。他便將陳開瓊的名字改成了陳渠珍,他認為這個名字可以改變自己的命數(shù)。
而渠珍兩個字也比喻珍寶無數(shù),可以用來填滿世間萬條溝壑。
1906年,陳渠珍在湖北武備學堂畢業(yè)之后,立即又參加了同盟會。24歲的他被分配在新軍第四19標任小隊隊長,并且還將隊伍駐扎在四川百丈邑。
可是他在同盟會內(nèi)的地位很快就被動搖了,因為當時他的隊伍在參加反清活動的時候,被別人懷疑有不軌之心。陳渠珍也是瀟灑的人,他覺得既然有人開始懷疑自己,他也懶得解釋,于是便帶著幾個老鄉(xiāng)和好朋友投奔到了川邊大臣趙爾豐的部隊中,并擔任第六十五標小隊的隊長。

1905年,陳渠珍于湖南陸軍武備學堂結(jié)識了當時在這里求學的林休梅,兩人一見如故后成為軍事搭檔。畢業(yè)之后,陳渠珍又加入湖南新軍炮兵,并成為炮兵營長。因表現(xiàn)優(yōu)異,他還獲得了公費留學日本的機會。同年他又重新返回同盟會,并且組織了一些愛國運動。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fā)后,陳渠珍深知國內(nèi)的形勢危急,于是便帶領(lǐng)自己的策動小隊到羌塘草原,翻過了唐古拉山,一路進軍青海。但因不了解地形,他被迫斷掉了后面的支援。7個多月,他們一直在等待救援。
直到1912年6月,他們的小隊才艱苦地到達西寧。可是整個隊伍當中僅僅只有包含他在內(nèi)的7個人生存了下來。之后他為平定西藏貴族叛亂事件作出積極貢獻。
但隨著清朝政府的統(tǒng)治被推翻之后,陳渠珍又慢慢掌握了對湘西的經(jīng)濟和軍事的改革權(quán),漸漸坐穩(wěn)了湘西王的位置。然而就在這時,他也失去了一生摯愛——西原。
不過讓人感到巧合的是,在加入田應詔的部隊之前,陳渠珍還認識了賀龍。原來兩個人都是第1團的成員,不過陳渠珍當時還算是賀龍的老上司呢。因為他擔任的是第一團團長,而賀龍當時所擔任的職位是第一團第二營的營長。

但由于兩人的未來規(guī)劃不同,他們所選擇的立場也發(fā)生了分歧。之后陳渠珍成為了總司令,而賀龍也投奔到了紅軍這邊。不過這一階段中,卻產(chǎn)生了一件令人疑惑不解的事情,也是陳渠珍身上富有爭議的一點。
原來,在當年兩人分道揚鑣之前,賀龍被傳出壓根不是他自己想要離開第1團的,而是陳渠珍疑似害怕賀龍會影響到自己的地位,于是便對其下了一個陰招。
說,當年陳渠珍命令擔任第二營營長的賀龍到四川去執(zhí)行軍事任務(wù),但沒想到卻沒給他任命書。等到賀龍的部隊離開了之后。陳渠珍對外宣稱,賀龍率領(lǐng)著原本的老部下們已經(jīng)發(fā)動了叛亂。
這時候走投無路的賀龍就像是被逼上梁山一般,心灰意冷地選擇棄暗投明,也順利地加入了紅軍。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陳渠珍對于賀龍還有一絲情誼,兩人在之后的戰(zhàn)場上也曾多次相見,但是陳渠珍一直都沒有對賀龍痛下殺手。
反而幾次還從暗中支援過賀龍的部隊,順利朝安全地帶轉(zhuǎn)移。但是沒想到后來的陳渠珍接受了國民黨對他們隊伍的改編,而受到國民黨的指派后,陳渠珍的隊伍又亮出了白刃直指賀龍所在的紅軍隊伍,并多次主動地對我方部隊發(fā)起了進攻。

不知為何,陳渠珍與何健之間的關(guān)系一直以來也不好。作為戰(zhàn)友,何健多次聽聞陳渠珍面臨險境,但他卻從來不愿意支援,甚至還放出謠言稱陳渠珍那時候與共軍私底下有交情,說他還曾將國軍的情報透露給了共產(chǎn)黨人。
可事實上陳渠珍是被何健冤枉的,他不僅沒有得到何健的支援,讓自己的部隊損失慘重,同時也讓自己在國軍那邊不再被信任,陳渠珍走投無路最后只能為了保命,選擇把自己的部隊交了出去,沒有了軍事權(quán)力的他只能在長沙悠閑度日。
但就在這時,陳渠珍他身邊迎來了一個貴人,他的名字叫做龍云飛。憑借著龍云飛的勢力和計策,兩人聯(lián)手成功將何健趕走。而龍云飛當時的名聲也很大,但他的身份在那時并不好聽,因為他是土匪出身。
陳渠珍與龍云飛開始唱起了雙簧,一個人在人前擴充自己的土匪勢力,另一個人在與國民黨人暗中勾結(jié)。他們相輔相持,很快就籠絡(luò)了整個湘西的地盤。不過可惜的是,陳渠珍一直在為國民黨人做嫁衣,因為他的部隊雖得到了擴充,但是很快又再度被國民黨給改編了。
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蔣介石也曾面臨了無人可用的窘境。而他也想到了曾經(jīng)與賀龍齊名的龍云飛,龍云飛當時一顆愛國心滿滿,自然就響應了蔣介石的號召。

龍云飛立即率部參加了抗戰(zhàn),可是沒想到在二戰(zhàn)結(jié)束之后蔣介石卻來了一招過河拆橋,打得龍云飛一個措手不及。所以龍云飛自二戰(zhàn)之后,他不僅連最基本的軍權(quán)也沒辦法留住,而且還落得了一個虎落平陽被犬欺的可憐下場。
陳渠珍這時候也看清了局勢,他不想重蹈覆轍走龍云飛的后路,于是他便待在長沙,先看看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動態(tài)再做決定??删驮谒q豫不決時,陳潛與陳明仁兩人宣布起義,這可把陳渠珍給嚇壞了。
等到中國人民解放軍順利解放長沙之后,解放軍又朝著大西南的方向進軍。就在這時,陳渠珍決定率部返回鳳凰縣黃絲橋。中共湖南省委聽聞了他的去向后,便決定派人前來策動陳渠珍和平起義。
陳渠珍這時候這才下定決心,要相信賀龍的勸說——不要反抗全國解放的趨勢。最終陳渠珍也同意起義,并于1949年10月與湘西區(qū)的黨委洽談了相關(guān)的交接事宜。
因為態(tài)度良好,陳渠珍還在1950年6月份擔任了湖南省第一屆人民政府委員,并且多次受到了中央領(lǐng)導人的接見。于是他非常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切任務(wù)。
可是沒想到龍云飛雖然沒了軍權(quán),但是他依然對曾經(jīng)的勢力不死心。所以他聯(lián)合周邊的所有土匪,共同組建了一個隊伍叫做反共救國軍。

他們企圖用這樣的方式來阻攔解放軍的到來,可是他們怎么也沒想到這種脆弱的力量,在強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面前還是微弱的不堪一提。面臨一次次失敗,龍云飛也患上了抑郁癥,最后被迫選擇了自殺。
像龍云飛這樣想不開的情況,在陳渠珍身上反倒沒有出現(xiàn)。他在二戰(zhàn)之后非常樂意配合解放軍,所以時不時還會被中共邀請來做客。就連偉人也曾親自接待過他,也就是在這時。曾經(jīng)擔任過陳渠珍老部下的賀龍也稱贊他在立場上做對了一次決定。
但是,面對陳渠珍這種搖擺不定的立場態(tài)度,曾經(jīng)也有很多人向中央舉報過,還說像他這樣為國軍效命,且主動對紅軍發(fā)動過進攻,還曾組建過土匪軍隊的人,應該及時鏟除才好。
但當時偉人的態(tài)度是非常堅定的,重要的中央會議上也有很多像偉人一樣要保陳渠珍的老同志們。他們的理由都是:“任何想要改過的人,都應該給予他改過的機會。更何況我們不能只看到一個人身上犯過的錯誤,也要看看他曾經(jīng)為人民、為國家、為社會做了哪些貢獻。”
在陳渠珍主政湘西的30年時間里,他也做到了兩袖清風。直至他晚年時期,家中所有的家具基本上都是向自己的老部下借來的。而他晚年時期身體本來也不好,可他都沒有錢去抓藥看病。

1952年,陳渠珍因為喉癌晚期生命也走到了盡頭,他在自己的公寓中因病去世,終年71歲。而在陳渠珍去世之后,他在40多歲時納的兩房小妾,還有他生下的8個孩子也面臨著強大的經(jīng)濟壓力。
但陳渠珍的妻子十分堅強,她帶著兩個小兒子靠著幫別人洗衣服、選豬毛來賺取一些微薄的收入。直到1958年時,陳太太才在政府的幫助之下進入了一家工廠,每個月可以領(lǐng)到24元的收入,日子這才慢慢好了起來。
但要知道陳渠珍在當湘西王時期,他促進了湘西各地方的經(jīng)濟發(fā)展。例如他開設(shè)工廠、興辦學校。在軍事方面還引進外來軍事編制,造了不少槍炮,還發(fā)行了鈔票。在民生建設(shè)方面,他又新修水利、減少當?shù)厝嗣竦亩愂铡?/p>
不過,陳渠珍雖然曾當過湘西王。但他身上的爭議性太大,有人評價他一生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能夠?qū)彆r度勢。因為他在國共問題上,做到了腳踏兩條船,誰都不愿意去得罪。所以相對比龍云飛這樣的人,陳渠珍的下場最多只是混到了一個好一點的棺材板。
不論陳渠珍在軍事和政治上的過往有多復雜,當人們把眼光只看到他的文學作品上,人們一定能夠給出一個非常肯定的贊美。像沈從文一樣,很多年輕人一提到沈從文的名字就會想到這是一個文學家,但實際上沈從文是土匪出身。

陳渠珍的故事實際上與沈從文十分類似,因為陳渠珍不僅有過亦官亦匪的歷史,而且他還是我國近代史上非常著名的文學學者。因為陳渠珍曾用兩個月的時間,寫下了一部筆記體游記小說。書名叫做《艽野塵夢》。
這本書于1937年首次發(fā)表,字數(shù)共有85,000字。即便距離當代已經(jīng)有將近100年的歷史,但是它的研究價值依然還很高。因為在相關(guān)學者眼中看來,這本書中描繪了曾經(jīng)的西藏社會發(fā)展。現(xiàn)代人對西藏歷史和城鎮(zhèn)建設(shè)與經(jīng)濟史的研究,都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除此之外,這本書中詳盡地介紹了陳渠珍在1909年之后隨軍入藏,并且平定地方紛亂的西藏事務(wù),還參加了多次戰(zhàn)亂。最后從青海轉(zhuǎn)戰(zhàn)蘭州,又到達西安。
這整個過程中所有的精彩過程,都被他精細地記錄了下來。并且,他在書中也向讀者介紹了各地的風土人情以及山川美色。當然,故事中最主要的線索還是陳渠珍與西藏女孩西原之間的生死愛情。

不過,讓人感到惋惜的是:女主西原在陳渠珍當上湘西王之前,因為身體原因再加上她又奔赴戰(zhàn)場,最終因病去世,這也成為了陳渠珍一生的傷痛。
那么,關(guān)于湘西王陳渠珍的過往,您還有哪些可以補充的呢?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討論。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