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蔡文君在南京馬拉松比賽期間,向觀看比賽的群眾發(fā)放反詐宣傳單,宣傳反詐知識。受訪單位/供圖

記者|廖衛(wèi)華 □管戰(zhàn)兵

責編|王蓉

正文共2541個字,預計閱讀需7分鐘▼

1月10日,中宣部、公安部向全社會發(fā)布2024“最美基層民警”先進事跡。江蘇省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中央門派出所教導員蔡文君光榮成為20名入選人之一。

這位“八零后”民警深耕社區(qū)20年,用腳步丈量出“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新時代“楓橋經(jīng)驗”基層樣本。為探尋蔡文君脫穎而出的原因,近日,民主與法制社記者跟隨他的腳步體驗基層民警日常,解碼這位基層民警標桿的治理智慧。

清晨7點的南京寒風凜冽,蔡文君穿上警服早早地離開家門走向派出所。穿著警服出門,是他從警二十年來的習慣。他常說:“警服穿在身上,責任自然就擔在肩上了?!睆臑榱斯ぷ鞅憷庾〉男^(qū)步行到派出所,十來分鐘的路程,他穿著的這身警服,不僅是職業(yè)標識,更是移動的“民心服務站”。

上班前,蔡文君提前到所里,審看了昨晚值班民警的值班、出警記錄,并對當天的重要工作進行部署。指針指向9點,和其他所領導組織全所民警召開了一個簡單的班前會后,他就開始了每天例行的工作——到轄區(qū)去。

當天氣溫較低,蔡文君冒著寒風來到轄區(qū)內(nèi)的工人新村,遠遠地就看見小區(qū)北門外一個不起眼的避風處,裹得嚴嚴實實的程大姐正在攤位旁做針線活?!安探虒T,你好?!笨吹讲涛木哌^來,程大姐高興地和他打著招呼。蔡文君也溫和地問候著大姐身體和生意的狀況。溫馨的家常話,讓程大姐仿佛又回到了幾年前蔡文君為了她這個小縫紉攤忙前忙后的那些日子。

位于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qū)的工人新村小區(qū),是鼓樓中心片區(qū)規(guī)模比較大的老舊小區(qū),居民中以老年人、流動人口居多,硬件條件較為老舊,治安管理難度大。在老舊小區(qū)改造治理過程中,程大姐擺了十幾年的縫紉攤被列入取締的名單之中,可丈夫下崗、自己身體不好,全家人的生計全靠著這小小的縫紉攤維持著,百般無奈之下,程大姐找上了總是在小區(qū)“轉(zhuǎn)悠”的蔡文君,向他道出了自己的難處。

蔡文君聽后,又從社區(qū)領導和居民那里了解到程大姐一家的困難,自告奮勇地四處奔忙,街道、城管、城建、民政等部門跑了個遍,終于和有關(guān)部門達成一致,又找到了現(xiàn)在這個地方,既不影響小區(qū)的整體美觀,也方便程大姐的縫紉攤能繼續(xù)擺下去??粗檀蠼阍诤L中認真做著針線活的樣子,蔡文君感慨說:“老百姓都是在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奮斗,他們有困難,我們就該伸手幫一把?!?/p>

告別了程大姐,記者跟著蔡文君徑直往新村里走去,一路上不停地有人跟他打招呼,他笑呵呵地回應著,有時也順嘴問些他們之間才能明白的話題。在工人新村小區(qū)居民的心里,蔡文君不僅是一名警察,更是他們可以信賴的“暖男”——他的存在讓小區(qū)多了一份溫暖和安全。

穿過幾棟樓,蔡文君來到趙桂英老奶奶家門前,同行的社區(qū)網(wǎng)格員小楊上前叫開了門。趙奶奶今年86歲,聽力非常差,蔡文君貼在她的耳邊大聲地問她:“今天身體怎么樣,有什么事情需要幫忙?”趙奶奶笑著回應:“蠻好的,蠻好的?!毙罱榻B,趙奶奶老伴前幾年去世了,孩子住得遠,很少過來,她自己身體也不太好,原先社區(qū)擔心大媽的狀況,打電話她又聽不見,只好讓網(wǎng)格員每天多跑幾趟。

蔡文君得知這個情況后,從“蔡警官困難群眾救助基金”(蔡文君用歷年獲得榮譽所得的獎金成立)中劃撥出一定費用,在趙奶奶家安上了遠程體感監(jiān)測儀。之后,他和網(wǎng)格員的手機都能及時顯示老人的血壓、呼吸、是否跌倒等情況,大大提高了像趙桂英奶奶這樣的獨居老人的健康保障能力。在蔡文君和社區(qū)的共同努力下,現(xiàn)在轄區(qū)內(nèi)的一百多位獨居老人的家里都裝上了這種監(jiān)護儀?!跋乱徊竭€將為更多的老人家里安裝上?!辈涛木嬖V記者。

中午十二點多,蔡文君回到所里。看到教導員回來了,幾位民警端著飯盆湊過來,抓緊時間匯報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雖然蔡文君是“八零后”,但民警們遇到事情都喜歡找他幫忙拿主意。民警孫本銀告訴記者,兒子今年考公,自己完全沒有經(jīng)驗,考前如何復習,面試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都是蔡教導員在幫他出主意??粗涛木Y(jié)合自身考公經(jīng)歷,幫助自己的兒子進行面試輔導,五十幾歲的老孫感慨,自己倒像是被關(guān)心的“小兄弟”了。

下午兩點多,蔡文君從派出所出來又開始“忙活”。一路巡視著來到天正和鳴新村附近的街巷,住在小區(qū)門口一樓的胡大姐正在倒垃圾,看到蔡文君過來,她高興地招手讓他到家里坐坐。進到家中,胡大姐又是倒茶又是拿水果,親熱得像一家人。蔡文君悄悄告訴記者:“誰能料到,幾年前,我可是連門都進不來呢。”

原來幾年前,胡大姐因為退休待遇問題與單位和街道產(chǎn)生矛盾,街道求助到派出所,蔡文君幾次上門想與胡大姐溝通,都被氣鼓鼓的胡大姐拒之門外,后來蔡文君就三番五次登門看望,胡大姐也與蔡文君慢慢熟悉。一個傍晚,見到蔡文君又來了,胡大姐到廚房去倒茶,正要招呼蔡文君喝口水,只見他頭歪在椅子上疲憊得睡過去了。2020年冬天,蔡文君得知胡大姐父親突發(fā)疾病去世的消息,立馬趕了過去,看到當時不知怎么辦的胡大姐,蔡文君立刻著手安排,聯(lián)系喪葬事宜,幫助善后處理,還留下陪同守夜。從此,胡大姐看到蔡文君就好像家里的親人一樣。

“他們太忙了,人少事多。不管什么時候去,都會看到他們忙得不可開交?!焙蠼憧丛谘劾铮睦餄M是心疼。母親臥病在床,胡大姐搬過來照顧母親,一住就是九年。蔡文君為胡大姐網(wǎng)購了網(wǎng)絡電子門鈴,老人掛在脖子上,有事只要輕輕一按,女兒便會來到床邊。他觀察到老人的制氧機沒法正常使用,又買了制氧機送過來。在別人眼里的“麻煩”“偏執(zhí)”,到了蔡文君這好像都成了“寶”。

幾年來,蔡文君努力為社區(qū)群眾辦實事,幫百姓調(diào)解矛盾,化解糾紛,用自己的獎金成立的“蔡警官困難群眾救助基金”,為社區(qū)居民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燃眉之急,不僅受到轄區(qū)群眾的歡迎,收到錦旗400多面,同時還獲得各級部門授予的榮譽:全國公安系統(tǒng)二級英雄模范、全國公安機關(guān)成績突出個人、江蘇最美警察、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

夜幕下的派出所,蔡文君辦公室的燈光與接警大廳的警徽交相輝映。剛剛結(jié)束父子糾紛調(diào)解的他,又開始梳理當日警情。值班民警告訴記者,蔡文君每天晚上差不多要十一點才會離開所里,要是忙起來,通宵也是經(jīng)常的事情。

“愿做冬夜燈火,照亮群眾前行路。”這句寫在警務日志扉頁的誓言,在出警記錄儀閃爍的紅藍光影中,映照出新時代基層民警的擔當。此時,城市安睡,警燈長明,蔡文君辦公室燈光依然亮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