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觀察、開門、下車,這幾個看似簡單的動作稍有疏忽,就有可能上演“開門殺”,導致他人受傷甚至死亡。

近日,廣東佛山市順德區(qū)人民檢察院公布一起案件。網約車司機黃某搭載乘客袁某在禁止停車路段靠右停車,兩人顧著結算費用,沒觀察后方來車情況。袁某從后座左側打開車門準備下車時,后方羅某駕駛電動車撞上車門受傷,送醫(yī)搶救無效死亡。

據(jù)悉,黃某在禁停區(qū)臨時停車且沒盡到提醒乘客確認安全才下車的義務,承擔主要責任;袁某沒有觀察后方來車情況,直接打開車門致人死亡,承擔次要責任。

法院審理后,綜合考慮被告人對被害人家屬進行賠償并取得諒解等情節(jié),以交通肇事罪判處黃某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除司機黃某負刑事責任外,袁某也對羅某家屬進行了民事賠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什么是“開門殺”?

所謂“開門殺 ”,即車輛停穩(wěn)后,車內人員開門時不認真觀察后方是否有行人或者來車,貿然打開車門,導致行人或者車輛經過時來不及反應,最終被撞摔倒,乃至受傷等情況。

近年來,“開門殺”造成的人員傷亡事故時有發(fā)生,雖然不是每次都造成傷亡,但廣大駕駛人、騎行者也不得不防。開門這一看似簡單的小動作,也有很多細節(jié)需要我們注意。

“開門殺”極易引發(fā)二次事故

在因開車門不當引發(fā)的交通事故中,傷者還有可能因為臨近車道的車輛避讓不及,造成二次傷害。

還有一種二次傷害的情形是被撞的騎行人員倒地后,會給道路上的其他出行人員造成傷害。

這樣開門不可取

“開門殺”傷人害己,在平時開車門時一定要注意觀察。下面這幾種粗心大意的開門方式,千萬不可??!

在馬路上突然停車下人。極個別駕駛人在車輛行駛過程中突然停車,在此情況下,乘客貿然打開車門下車,極有可能與后方駛來的非機動車發(fā)生碰撞。

出租車路邊停車,乘客突然開車門。有的出租車駕駛人將車停在路邊下客,部分乘客在付完車費后,未觀察車外情況便打開車門下車,極易引發(fā)事故。

車輛停放在路側停車位后,駕駛人隨意開車門。當駕駛人把車輛停在路側停車位后下車時,如果不提前觀察后方來車情況就貿然開車門,很容易與后方行駛的非機動車或自行車發(fā)生碰撞。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提醒:行車道禁停車,先觀察后下車!

不管是駕駛員還是乘客,在開車門前一定要先觀察周邊車輛、行人通行情況,確保安全后再開車門下車。

應該怎么做?一起來看看!

駕駛人

應選擇合適地點停車,提醒乘客開門時注意后方來車。

? 駕駛人要養(yǎng)成文明良好的停車習慣,停車時要選擇安全合法的停車位置,不能影響其他車輛和行人的通行。

? 駕駛人應提前提醒乘車人,特別是后排乘客,要先看清車輛前后左右的來往行人、車輛情況,確認安全后方可開門下車。

乘客

從右側下車,掌握正確的開車門辦法。

? 除了駕駛人外,乘車人盡量從右側下車。

? 乘客和駕駛人都需要掌握正確的開車門辦法:

01 “荷氏開門”法

用距離車門較遠的那只手開車門,也就是左駕用右手開,右駕用左手開。

當駕駛人/乘客換成離車門較遠的那只手,即右手開門時,上半身會自然而然地轉動,頭部和肩膀不由地向外看,便能及時觀察到后面駛來的車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2 “兩段式開門”法

在確保汽車周圍安全的前提下,駕乘人員開車門時,不要一下全部打開,而是先打開一個小縫。然后扭頭往后觀察后方情況,確認安全后再推開車門。略微打開的車門,起到了主動示警的功能。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路人、騎行者

遵守交通規(guī)則,警惕路邊車輛忽然開門。

? 走路時不要顧著玩手機,路過停在路邊的車輛時,應當減速慢行,特別是剛停下來的車輛和打雙閃燈的車輛,要防范車門突然開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行人要走人行道。騎行者要走非機動車道,不逆行;騎行者一定要注意佩戴安全頭盔,并扣好搭扣。

? 大部分汽車的車門打開寬度在80-100厘米,所以距離汽車的位置在1米以上才能確保安全,步行、騎行人員注意保持與車輛的橫向距離。

來源:揚子晚報(記者 郭一鵬)

配稿科普來源:佛山交警、廣東交警、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中山交警

或 18902798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