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荷蘭國家隊遭遇生不逢時的球員一抓一大把,1978年出生的海塞林克是其中的一員,畢竟同時代的克魯伊維特和范尼是兩座大山。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他又是一個幸運者,畢竟他累計為橙衣軍團出場了19次,先后參加了2006年世界杯和2008年歐洲杯。

海塞林克是一個奇怪的姓氏。英國《衛(wèi)報》記者曾專程到他出生的恩斯赫德調(diào)查,原來這個超長的名字起源于17世紀這個荷蘭小城兩大家族的聯(lián)姻。
Vennegoor和Hesselink家族決定保留雙方的姓氏?;蛟S,足球承載了追溯歷史的任務(wù),也讓海塞林克變得與眾不同。
海塞林克職業(yè)生涯并沒有經(jīng)歷真正意義上的豪門之約,但并不妨礙他的進球天賦,在特溫特時期,累計貢獻了77球,并榮膺過荷蘭杯最佳射手,在埃因霍溫時期,他在172場比賽中打進了72球。
個人價值連續(xù)呈現(xiàn)時,球迷才想起來,他在2001年轉(zhuǎn)會到埃因霍溫時的轉(zhuǎn)會費達到了1100萬歐元,并且曾被《法國足球》評為當時世界最有前途的100名新星球員之一。

身高1米91&體重92公斤的海塞林克在體型上屬于一個重量級人物,但他并不是杵在禁區(qū)的大個子,腳下有活,跑位靈動,搶點意識強烈。2004-05賽季埃因霍溫在半決賽上差點將AC米蘭拉下馬來。
其實在追溯這個差一步奇跡時,海塞林克有悔恨的余地——他曾在上半場利用任意球前插之后就用頭球震懾住了迪達,奈何皮球被橫梁拒之門外。
在荷甲鍍金的日子里,海塞林克捧起了4次荷蘭甲級聯(lián)賽的冠軍,拿到過荷甲銀靴獎,雖然沒有大紅大紫,但能在22歲入選荷蘭國家隊已經(jīng)屬于一個特定的成名方式。

28歲加盟蘇格蘭豪門凱爾特人的決定很難被形容成「人往高處走」,不過在蘇格蘭捧起兩座聯(lián)賽冠軍獎杯也是一種治愈,只是未曾想到落差感特別明顯(第二個賽季聯(lián)賽只進6球),失去「鐵錘」威名的荷蘭球星被放逐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在追溯這段留洋時光時,海塞林克在歐戰(zhàn)遇強則強的屬性反而被凸顯出來了。206-07賽季對陣曼聯(lián),他首開紀錄 ;2007-08賽季對陣巴薩,海塞林克頭球破門。
雖然蘇格蘭豪門只是陪太子讀書的角色,但荷蘭人贏得了雖敗猶榮的評價,值得一提的是,在2006-07賽季1/8決賽首回合逼平AC米蘭時,海塞林克曾讓馬爾蒂尼付出了一張黃牌的代價。

31歲時第一次體會五大聯(lián)賽的氛圍未必是遲來的幸福,單賽季31次出場的海塞林克只打進了3粒進球,赫爾城更是慘遭降級,英超一年游的代價是只能加盟奧地利聯(lián)賽。
可惜的是,在維也納快速沒有混到主力位置的荷蘭人只貢獻了2粒聯(lián)賽進球。「掉入同一條河流」的荷蘭人其實主動尋求了解約的機會,他厭倦了負重前行的感覺。
2011年,昔日埃因霍溫五虎將之一的海塞林克只能落葉歸根了,遺憾的是,他只能在埃因霍溫扮演了一個替補角色,17場2球的效率徹底地將自己的未來限制了。
往事不可追,2001-2002賽季在聯(lián)盟杯淘汰賽賽,正是憑借著海塞林克在最后一分鐘攻入的致勝球,埃因霍溫才驚險地晉級下一輪。

退役后的海塞林克在埃因霍溫找到了第二春,他先后當上了首秀球探和技術(shù)總監(jiān),當然另一個讓他引以為傲的點是子承父業(yè):“我的孩子是一名攻擊手,比我聽說的還要好?!?/p>
這或許是基因遺傳,年輕時的海塞林克就是沖浪和網(wǎng)球好手,并且談的對象就是踢足球的。
在回顧海塞林克的職業(yè)生涯時,高開低走和生不逢時是兩個最明顯的標簽,不過能在飛利浦大球場進球時享受專屬背景音樂已經(jīng)是一種極致的喜悅,埃因霍溫球迷親切地將他稱為「LangeJan」,值得一提的是,他從小是一個巴薩球迷。

海塞林克同樣是一個幸運兒,在競爭激烈的鋒線中,他能混到世界杯和歐洲杯的參賽資格實屬不易,雖然只是扮演了匆匆過客,但范巴斯滕在招入時頂住了輿論的壓力:“海塞林克有大賽的經(jīng)驗。”
有意思的是,2008年歐洲杯開打之前,習(xí)慣性進行點球環(huán)節(jié)練習(xí)的荷蘭卻鬧出了笑話,海塞林克竟然連續(xù)4次點球居然都踢丟了,并且3位荷蘭門將都有參與?;蛟S這也反映了他的爭議性。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