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車毀人亡事故,最關鍵的問題不是車門能不能打開,當車輛以100公里時速撞上障礙物,絕大多數(shù)人會當場失去意識,根本沒有自主開門逃離的能力。

所以說,事故的關鍵,是如何發(fā)生了事故,核心就是小米的智駕系統(tǒng)。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目前公開的信息顯示,事故車輛是小米SU7標準版,搭載的是小米最初級的入門低配版智駕,只有毫米波雷達,屬于純視覺方案,最大可探測距離200米,在夜晚和惡劣天氣下,最大可探測距離縮水40%僅剩120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是什么概念?高速上一秒鐘車輛就能行駛約30米,這也是為何事故車輛從發(fā)現(xiàn)障礙物到提醒駕駛人接管只有短短2秒鐘,而駕駛人當時可能還處于愣神狀態(tài),沒有深踩剎車,車速根本沒降下來最終釀成慘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更糟糕的是,這款標準版SU7還沒有搭載小米的電芯倒置技術,車輛猛烈撞擊后引發(fā)爆燃,電池起火進一步加劇了火勢蔓延。雖然小米澄清是整車系統(tǒng)被損毀導致的起火,不是電池引發(fā)的爆燃,不過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爆燃的結果都無法避免,車上人命安全無法保障。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然,有人可能會說,這就是貪便宜的下場,多花幾萬買高階智駕不就沒事了?能說這話的,多半不知道,如今的汽車智駕系統(tǒng),在L1-L5這5個級別里,都還處于L2,也就是有條件的輔助駕駛。注意是所有車企,都還沒有一個敢說自家智駕系統(tǒng)跨越到L3有條件的自動駕駛階段。也就是說,即便是小米高配的max版智駕,同樣無法保證一定能安全通過障礙路段。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直白的說,小米汽車智駕有缺陷,這次事故也給所有車企和個人敲響警鐘,沒有一家車企的智駕系統(tǒng),能保證在同等情況下能讓駕駛人安全脫身。現(xiàn)階段對車輛事故的負責人,都只能是駕駛人自己,智駕系統(tǒng)還不具備擔責的資格。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所以,千萬別盲目相信任何一家車企的智駕,更別輕信任何人大嘴一張夸夸其談自家智駕有多牛,真正出事的時候,可沒人會為這話負責。

生命只有一次,把方向盤和自己的命交給一個不成熟的系統(tǒng),相當程度上就等于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