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作首,實干開新局。作為省級重點工程項目和我市新城核心區(qū)地標性建筑,市檔案館、博物館、地方文化展示館建設項目自3月初復工復產以來,正在鼓足干勁加緊施工中。

走進項目建設現(xiàn)場,數(shù)座大型塔吊在高空有序吊運建筑材料,一臺臺水泥車、泵車開足馬力,上百名工人在各自崗位上專注作業(yè)、密切配合,施工現(xiàn)場一片繁忙景象。

呂梁“三館”項目以打造三星綠建+超低能耗建筑為設計標準,在地上部分大量采用純鋼結構,用鋼量約1.3萬噸。鋼結構主體結構、裝配式鋼樓梯等裝配式材料的大規(guī)模應用,對工程的質量和進度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據項目負責人李振華介紹,目前,“三館”項目已經完成主體框架的施工,計劃6月底基本完成網架以及墻板的建設任務。

數(shù)字化賦能建筑,智能化引領未來。為保證工程進度,技術團隊以二維圖紙為基礎建構了包含幕墻、建筑、機電等工程在內的全專業(yè)BIM模型,施工人員可以通過直觀的視覺效果迅速掌握施工要點,減少誤解和錯誤。BIM工程師毛旭慶介紹說:“以前的圖紙指導施工的話,它存在著一個問題,即上個工序干完,下個工序可能會與上一個工序沖突,我們現(xiàn)在用BIM技術建立的模型完全可以避免這種情況,完全可以按照BIM模型進行施工?!?/p>

文化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作為我市今年重點推進的20件大事要事之一,市檔案館、博物館、地方文化展示館等公共文化服務中心項目建設的順利推進對豐富我市市民文化生活,促進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打造宜居、宜業(yè)、宜學、宜游的美麗幸福呂梁具有重要意義。

項目現(xiàn)場負責人雷鵬表示,作為建設單位的管理人員,將時刻以服務人員的心態(tài)做好項目建設相關各部門的協(xié)調和配合工作,以主人公的角色在質量控制上做到一絲不茍、安全上做到事無巨細、進度上倒排工期,按計劃落實到位,確保項目平穩(wěn)快速推進。(記者 王濤)

來源:呂梁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