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特殊的十年里,“四人幫”一伙陷害了許多人,還有一些人在迫害中失去了生命,甚至就連張春橋的“伯樂”也在迫害中失去了生命,作為“四人幫”之一的張春橋,曾試圖勸自己的“伯樂”躲避。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新中國建立之前,張春橋還是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人物,在那個人才輩出的年代,張春橋顯得非常普通,他是1938年進入延安的,此后一直從事黨內(nèi)的宣傳工作,唯一的優(yōu)點就是文章寫得好。

在一次機緣巧合下,張春橋有一篇文章,被時任《晉察冀日報》社長、晉察冀中央局宣傳部副部長的鄧拓看見了,文章妙筆生花,文中關(guān)于毛澤東思想的分析引人入勝,無論是文筆還是思想深度,都令鄧拓很滿意。

鄧拓認為張春橋是一個可造之材,此后在工作之中對張春橋有意培養(yǎng),把一些重要工作交給張春橋去做,讓他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此外在生活方面,鄧拓也十分照顧張春橋。

張春橋的妻子原名李淑芬,后來化名為文靜,在抗戰(zhàn)時期進入延安投身抗日,1943年,在晉察冀根據(jù)地黨校學習的文靜,與在《晉察冀日報》工作的張春橋相識,兩人談起了戀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幸的是,在日軍的一次掃蕩之中,文靜在轉(zhuǎn)移過程中不幸被日軍俘虜,文靜被日軍送往石家莊之后就叛變了,開始為日偽軍充當宣傳員,抗戰(zhàn)勝利之后,張春橋找到文靜,兩人還是結(jié)婚了。

婚后文靜由于當過叛徒,工作問題一直無法解決,后來是鄧拓幫忙,出面擔保才讓文靜有了一份體面的工作,正是在鄧拓的幫助下,張春橋的工作和生活都有了極大的改善,對此張春橋一直銘記在心。

新中國建立之后,鄧拓成為了《人民日報》的社長,張春橋則去了上海,成為了上海方面在宣傳領(lǐng)域的重要人物,當時兩人一個在北京,一個在上海,可以說是相得益彰,張春橋?qū)︵囃匾埠茏鹁础?/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鄧拓是一個有才能的人,他是第一部《毛澤東選集》的主編,創(chuàng)作了大量謳歌毛澤東思想的文章,然而在特殊的十年里,鄧拓寫了一些針憋時弊的文章,遭到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的攻擊。

在江青、康生等人的誣陷下,鄧拓、吳晗等老同志成為了沖擊的對象,他們被扣上了帽子,張春橋得知鄧拓的處境之后,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悄悄寫信給鄧拓,勸他暫避鋒芒,隱藏起來。

然而鄧拓對張春橋的勸說沒有在意,他只覺得自己問心無愧,并沒有犯錯,可他低估了那些人的厲害,“四人幫”一伙給鄧拓編排了大量“罪證”,不堪忍受誣陷的鄧拓決心以死自證清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66年5月17日,這天深夜鄧拓寫下遺言:“我永遠愛毛主席,我的這顆心,永遠向著黨,向著毛主席!”第二天,鄧拓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時年54歲,1979年,鄧拓被平反,恢復(fù)名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