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日
是第18個世界孤獨癥日
福建首家孤獨癥青年手作餃子
茶咖空間“星點心愿”
正式營業(yè)

位于福州市鼓樓區(qū)洪山鎮(zhèn)楊橋中路272號,一間“星點心愿”的溫馨小店格外引人注目。與其他小店不同,這是全省首家“星點心愿”孤獨癥青年手作餃子茶咖空間,由慈善組織發(fā)起,旨在助力青年孤獨癥群體就業(yè),融入社會。

來源:福建心啟航家長互助會
市民捧場“星點心愿”
在“星點心愿”門店門口
阿杰(化名)等“星青年”穿著工作服
一字排開,熱情地迎接客人的到來

走進“星點心愿”
迎面而來的是一面充滿
各類彩畫的作品墻,十分亮眼
門店有70多平方米,可容納40人
每一張餐桌上都設(shè)置有愛心小卡片

在廚房
幾名“星青年”穿著工作服
戴著無菌帽和口罩
在志愿者的幫助下包餃子

福建省心啟航助殘幫扶中心理事長、“星點心愿”門店負責人張秀麗一早就來到店里,看著這間70多平方米的“特殊”小店,滿是感慨。作為一名孤獨癥孩子的母親,作為一群孤獨癥孩子的“老師”,這一天于她而言,等待了太久,更意味著希望的開始。

對于這個門店來說
遇到的最大阻礙或許不是客戶的投訴
而是這群“星”員工的情緒
為此,門店內(nèi)有個特殊的區(qū)域
——安靜角
出現(xiàn)情緒問題的孩子可以回到這里
抱抱柔軟的玩偶熊
看看墻上的標注卡片,冷靜下來

“‘星’員工的動作有點慢,
包出的餃子模樣也不是那么‘盡如人意’,
但每個人都在為這間小店的開業(yè)
拿出自己的本領(lǐng)?!?/p>
負責人張秀麗指著墻上的繪畫說
這些都是“星”孩子們畫的
還有店內(nèi)的墻繪也是“星”員工的作品

“現(xiàn)在店里有11名孤獨癥青年員工,
年齡最小的16歲,最大的38歲。”
張秀麗介紹
“我們店里特色主打餐品是手工水餃,共有蝦皇餃、全家福餃等10種現(xiàn)包新鮮餃子,這些都是由孤獨癥青年現(xiàn)場親手制作的,此外還有云吞面、福州經(jīng)典花生醬拌面、炸醬面、紅燒牛肉面?!?/p>

“星青年”學習新技能
“因為自己淋過雨,
所以也想為別人撐把傘?!?/p>
張秀麗是一名孤獨癥兒童的媽媽
2017年,她與6名志同道合的家長
一起湊了5萬余元
組建了福建省心啟航助殘幫扶中心
至今已擁有會員5000多人
成為全國具有代表性的
孤獨癥兒童的家長組織
“其實,許多孤獨癥青年也想走向社會就業(yè),‘星點心愿’是促進孤獨癥青年主動融入社會的一次嘗試?!睆埿沱愓f。
張秀麗與志愿者家長
為此付出了許多艱辛與努力
“從室內(nèi)裝潢、外賣餐盒、堂食餐具,
再到員工制服、餐桌卡片,
每一處細節(jié),我們都精雕細琢”。
歷經(jīng)半年的籌備
張秀麗到廣州、上海、杭州、
廈門等地實地考察
最終選擇餃子+茶咖的模式

來源:福建心啟航家長互助會
網(wǎng)友的看法:暖哭
有網(wǎng)友表示被這家店:暖哭


志愿者
羅琴琴是一名特教教師,也是一名孤獨癥孩子的母親。她說:張老師和他們團隊,能開一家這樣的店,非常不容易。今天我是第一次來做志愿者,我為我們“星星的孩子”能在這里就業(yè),逐步走上社會,感到非常高興。
顧客
家住附近的一位女士,得知“星點心愿”正在試運營,即將開業(yè),特地來捧場。
愛心企業(yè)
阮女士:我們老板得知這家店和背后的故事,就想著為小店做點事,在店門口種上一些鮮花,增加一些生機活力。
為未來創(chuàng)造更多可能
孤獨癥是一種廣泛性發(fā)育障礙
通常在兒童幼兒期發(fā)現(xiàn)
以社會交往障礙、溝通交流障礙
以及重復局限的興趣行為為主要特征

來源:福建心啟航家長互助會
在“星點心愿”
每個上崗的“星青年”背后
家長也都有著各自的艱辛故事
作為孤獨癥孩子的母親
店長陳英對于這個群體
有著更切身的感受
“教孤獨癥孩子學會一項技能,
非常不容易,
需要付出極大的精力與耐心?!?/p>
陳英的兒子今年16歲
也是孤獨癥患者
目前孩子也在這家店兼職上班
如今通過培訓上崗
已能夠勝任這份工作
這讓她看到了希望
談及門店的未來
張秀麗目光投向門店餐桌
愛心卡片上標注的一行字:
“今天很好,我們在‘益’起,
明天會更好……”


來源:福建心啟航家長互助會
今天
“星點心愿”正式開業(yè)
帶著嶄新的希望
向社會敞開懷抱
這群原本“孤獨”的孩子
也有了一份屬于自己的工作和天地
來做“星”朋友
吃份熱餃子吧~
來源/福州日報、海峽都市報
編輯/薛莞馨
校對/陳佳穎
編審/李行云
點“在看”的人,都越來越美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