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能源轉型進一步加速的當下,業(yè)內有人將天然氣比作“橋”,即從煤炭石油等重化石能源過渡到零碳能源的橋梁;也有人將天然氣比作“伴侶”即非化石能源的陪伴,可以和非化石能源融合發(fā)展。但是在中國,由于利用成本偏高、化石能源的屬性、市場化改革不到位、供給充足性和使用安全性等問題,天然氣一直面臨著“不尷不尬”的境況。2024年,天然氣在全國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維持在9%左右(消費量4222億立方米,相當于3.4億噸油當量)。這一占比已經持續(xù)四年沒有大的變化了,似乎到了一個瓶頸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24年,受宏觀經濟、新興產業(yè)、國際氣價下跌等影響,全年天然氣消費量同比增長7.8%。截至目前,中國形成了城市燃氣、工業(yè)燃料、發(fā)電、化工為主的利用結構。這四大領域分別占天然氣用量的36.4%、38.7%、15.7%和9.3%。2024年,天然氣需求增長驅動因素發(fā)生新變化,交通用氣支撐城燃用氣快速增長,工業(yè)和發(fā)電用氣較快增長,化肥化工用氣小幅增長。由于LIN重卡的替代,2024年全國柴油的替代量高達2500萬噸左右。

中國天然氣需求未來仍具有較大潛力,“十五五”或未來10年是天然氣快速發(fā)展時期,將在工業(yè)、發(fā)電、城市燃氣等領域繼續(xù)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其中,工業(yè)用氣增量最大,“十五五”期間用氣量年均增速將達到4.1%;發(fā)電用氣增速最快,氣電投產高峰、新能源大基地配套氣電項目拉動需求,“十五五”期間年均增速7.8%;城市燃氣穩(wěn)步增長,“十五五”期間用氣量將達1860億立方米,年均增速3.5%;化肥化工用氣持穩(wěn),受政策影響,未來增長規(guī)模有限,“十五五”期間平均增速0.5%,用氣量410億立方米。

2035—2040年,是天然氣發(fā)展的峰值平臺期。按照規(guī)劃,如果到2035年前后,天然氣消費占我國一次能源消費達到15%左右,天然氣的消費量將突破6000億立方米,甚至達到7000億或8000億立方米的峰值。當然,能否達到15%占比高峰,取決于天然氣發(fā)展能否取得重大突破,能否變得更經濟、更安全。略顯遺憾的是,截至目前,氣電成本明顯高于其他電源成本與電力市場現貨交易價格,在電力系統(tǒng)中缺乏競爭優(yōu)勢。這導致發(fā)電企業(yè)氣電投資積極性受挫,中長期氣電發(fā)展前景不確定性加大。也許我們需要一次力度更大的“價格闖關”和市場化;也許我們的天然氣生產和供應企業(yè),以及天然氣進口企業(yè),需要提供更充足、更廉價的天然氣和LNG。

2040—2060年,是天然氣發(fā)展的消費回落期。這一時期,天然氣成為新型能源體系重要保障能源,以“天然氣+CCUS”集中式脫碳利用為主要模式,發(fā)揮靈活易儲功能,為能源系統(tǒng)調峰、城市燃氣等分散式利用逐步減少。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中國的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達到了43.6%,較上年上升了1.3個百分點。但這絕不意味著中國天然氣安全的狀況變差了。盡管由于能源地緣政治沖突和烏克蘭危機等造成大國關系緊張,但隨著化石能源的清潔替代和全球經濟疲軟造成的天然氣供需長期寬松,以及多元化的進口渠道對沖了大部分外部風險,加之中國國內天然氣生產供應能力的持續(xù)增長,中國的天然氣安全雖敏感但絕不脆弱。中國天然氣的飯碗,一直端在我們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