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士》更新過半了。
隨著王寶強飾演的崔業(yè)終于掌控了局面,劇情也逐漸由外放向內(nèi)里展開。
尤其是這幾集,他的社會關系與家庭關系被細細鋪陳開之后,觀眾對崔業(yè)的了解也更深入了一些。
這也驗證了我最初的想法:這大概率不是一部注重懸疑的高智商犯罪劇,而是講述了一個人,如何在時代的縫隙中孤注一擲,繼而走入歧途的故事。
沒錯,這部劇的核心其實在于崔業(yè)這個人,以及他對待身邊的人、對待這個世界的態(tài)度。
它想說的是,一個人為何會墜入深淵,而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沒有你想象得那么簡單。

被逼無奈?
最新一集《棋士》里,出現(xiàn)了那個早已出圈的名場面——
王寶強炸車。
崔業(yè)一家三口開車去香港,走陸路,行至某條鄉(xiāng)野小路,忽然車壞了,于是去修。
誰知這是個黑店。店主是個標準的宰客高手,笑嘻嘻地給車換了零件,并開出了天價的修理費,什么,你不交?軟的不行硬的上,哥幾個拿著家伙什已經(jīng)過來“干活”了。
偏僻的郊外,崔業(yè)也只能認栽。

如今的崔業(yè),已然受不了這個氣了,給修理站的車澆上汽油,離開時一個煙頭扔過去,轟隆一聲巨響,一輛車徹底報廢。
謝謝,有被爽到。
可是,當我們看到這一幕時,如果回頭再看劇集一開始的崔業(yè),會覺得簡直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原本的崔業(yè)不是這樣的。
換句話說,以前他慫,是個十足的loser,即便碰到這樣的情況也會忍。
比如說,劇集一開始,崔業(yè)贏了圍棋比賽的冠軍,問少年宮負責人要獎杯與獎金,卻被告知獎杯要用來拍照,獎金是少年宮的,所以你啥都沒有,回去吧。
那個時候,他只能默默地忍下來。
或者說,他找企業(yè)家王紅羽合開圍棋大師班,明明幫王紅羽贏了盤棋,結果轉頭就被耍了。
那個時候,他同樣只能一言不發(fā)。
劇集一開始的崔業(yè),就是個標準的一事無成的中年人,現(xiàn)實早已把他打磨得沒了脾性,當他遇到現(xiàn)實的突變(兒子生?。庥霾豢煽沽Γㄉ蠈拥氖牛?,毫無招架的余地。
他似乎只有唯唯諾諾,艱難活下去這一條路。
那么他是怎么轉變的?
表面上看,是兒子的病情出乎想象,變成了無法治療的無底洞,他不得不放下身段,脫下孔乙己的長衫,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
實際上,更是因為他的面前出現(xiàn)了兩個誘惑的陷進——
一個是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棋藝用來犯罪綽綽有余;一個是他想對付的對象沒那么干凈。
既然“劫富濟貧”是正義之舉,自己又有這個能力,那還猶豫什么呢?
他布了一個極其精妙的局,既從王紅羽那兒騙來了300萬,又反手還把他以走私的罪名送進了監(jiān)獄,還把自己和搭檔摘得一干二凈。
總之,贏得非常徹底。
究竟怎么做的我就不詳述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非常精彩!
但我想說的是,在這謀篇布局的過程中,很多人都會認為崔業(yè)是身不由己,因為現(xiàn)實的壓力,和面對誘惑的無力抵抗,只能硬著頭皮跳進了深淵,從此頭也不回地走下去。
這仿佛是一曲落后于時代的中年人,唯一能奏響的悲歌。
但,真是這樣嗎?

崔業(yè)的控制欲
如果你仔細看劇,會發(fā)現(xiàn),崔業(yè)這個人其實很復雜,劇里很多細節(jié)似乎都在說——崔業(yè)并沒有看起來的那么人畜無害。
在他的身上,有著一股隱秘而強大的控制欲。

比如說,落水事件。
這件事發(fā)生在崔業(yè)的童年,小時候家里窮,兩個孩子只能供一個。父親早早發(fā)現(xiàn)了崔業(yè)的圍棋天賦,打算舉家供他學棋,哪怕哥哥崔偉已經(jīng)考上了警官學校,也只能作出“犧牲”讓步崔業(yè)。
父親打算讓崔偉放棄學業(yè),進廠打工。

崔偉也心有不甘,于是對崔業(yè)說,你不想下棋就和爸爸說,他還能逼死你???崔業(yè)不語,只是頭也不回地走向大海,結果差點淹死。
等到崔偉終于把他救回來,他說了這么一番話:“我想下棋,也不想你去廠子?!?/p>
既表明了自己想下棋的愿望,又想用自己的死去換回哥哥繼續(xù)讀書的選擇,熱愛與情義都很讓人動容。
看起來是一個孩子最真心的表達,是吧?
可是到了第7集,我們才慢慢發(fā)現(xiàn),這大概率是崔業(yè)的心機,他故意這么做,為的就是讓哥哥愧疚,心甘情愿地放棄上警校的機會。

所以他絕對不是單純的棋呆子。
從小,他就懂得人生就是一盤棋的道理,他了解哥哥,于是設計了一個局,以退為進掌控了哥哥的選擇。
他才是真正的厚黑學大師。
其實,并不只是對哥哥這樣,對妻子也是如此。
比如說,他在和王紅羽“合作”的過程中,他提出一個條件,就是讓王紅羽開除自己的妻子淑華。
同樣也是謀篇布局,表面上是讓淑華遠離走私犯,實際上是讓淑華無路可走,只能選擇跟他回家。
就像在第9集里,他似乎給了淑華選擇的余地:“離,我聽你的,不離我們就一起陪孩子去香港看病?!?/p>
但這真的是選擇嗎?
他知道淑華的性格,不可能丟下病重的兒子不管的,而在淑華失業(yè)的情況下,她又沒有任何機會和自己爭奪兒子的撫養(yǎng)權,所以給她留的只有一條路,回家。
于是下一個鏡頭,崔業(yè)回家后,彼時淑華還沒決定要不要回來,他就對母親說,拿雙人被出來,淑華要回來了。

他對自己妻子的拿捏,可謂是自信心爆棚。
當然,我們也無法很果斷地認定崔業(yè)本身就是個惡人,是天生壞骨。
畢竟他這么多年隱忍低調(diào)、一事無成。
我更傾向于認為,他是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內(nèi)心有著一些隱秘的惡意。他想自保,同時也知道如何才能達到目的,所以在危急時刻,心中的惡意便會從縫隙里流露出來,以“為大家好”的名義,控制著身邊所有人的行為。
可問題在于,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誰愿意做別人的棋子?
而當一個人開始工于算計,試圖控制別人的一舉一動時,他離瘋魔,其實也就不遠了。

我的眼里只有我
在這個基礎上,再來看崔業(yè),會覺得他是一個可恨與可悲并存的人。
一方面你會覺得,這個人很自傲,眼里只有自己;一方面又會覺得,這個人很自卑,仿佛是一個追不上時代的落后者。
讓人愛不起來,同時也沒辦法真的去恨他。
說到這里,或許我們才意識到,這部劇所表達的核心或許并非是警匪之間的斗智斗勇,而是一個人,如何被扭曲成了一個矛盾的結合體。

他的確很虛偽。
就像去香港,他非要選自己開車去,然后遇到了堵車,淑華建議不如繼續(xù)等,等路通了再慢慢往前開,但他偏要選擇往小路開,結果遇到了路障、遇到了車壞、遇到了黑店。
來看看他是怎么和淑華解釋的:
“我們結婚的時候沒度蜜月,就想著這次開車去補上那個蜜月?!边@話真的很像是事后找補的借口,是為了攻心,堵住淑華的嘴。

但這同時也是實話,從崔業(yè)的家庭情況來看,他和淑華結婚時,大概率是沒能給淑華一個好的婚禮體驗的,他的確心懷愧疚,于是在終于有錢之后,他便想方設法讓家人過得好一些,甚至于到了香港后,他首先想做的,就是讓一家人好好地玩。
他也是想彌補對家庭的虧欠的。
那么問題來了,造成這樣性格扭曲的根源在哪里?
或許能在崔業(yè)的成長過程與社會經(jīng)歷中看出些端倪。
劇集沒有過多交代崔業(yè)的原生家庭情況,但從一些蛛絲馬跡中,我們也能感受到,崔業(yè)的父母其實都很傳統(tǒng)。
父親是嚴厲而獨斷的,小兒子有圍棋天賦,別說犧牲大兒子的前途,哪怕窮全家之力也要供上他;母親則是永遠唯唯諾諾你好我好的樣子,家里所有事她都做不了主,也沒法實質(zhì)性的參與。

于是從小,崔業(yè)一直享受被優(yōu)待的待遇,也堅信自己能實現(xiàn)在圍棋的道路上光宗耀祖的目標。
可是啊,崔業(yè)非但高估了自己的天賦,也低估了時代的進步,他贏遍了自己的少年時代,但一旦走入社會,不懂變通的他便只有輸。
包括少時省隊選拔,他因為輸給對手,耿耿于懷數(shù)十年,直到中年之后,靠做生意飛黃騰達的對手告訴他:我棋藝向來不如你,當初只是給了老師兩包白糖。
原來他眼中無比看重的圍棋,在別人眼里不過是一把交易。

這樣的心理落差他接受不了,也無處宣泄。甚至,一向在優(yōu)績主義下長大的他,理所當然地認為需要自己一個人扛下一切。
他連個溝通的人都沒有。
只有不斷地壓抑自己,把真實的自己變成一個執(zhí)念,深藏心中。
于是當“機會”到來,沒有經(jīng)受住誘惑的他,一步一步地錯下去。
從在深淵前徘徊,到凝視著深淵,最后直接墜入深淵。看似是偶然事件,但實際上,這也是他的必然之路。
因為說到底,他的心里只有自己。這個“我”從小便被固化封存了,當他對這個世界的唯一信仰崩塌之后,他也找不到自己的路了。
所以,他或許不是適應不了這個社會,而是拒絕承認那個失敗的自己,拒絕承認——
“我”,也可能是弱小的存在。
他是用退,不讓自己受更重的傷。

E姐結語
說到底,崔業(yè)這樣的人,并不是什么個例。
他或許是大多數(shù)的我們。
他是那個被逼著學琴的我們,那個在奧數(shù)班絞盡腦汁的我們,那個曾經(jīng)被贊為天才,等到長大后才發(fā)現(xiàn)一切都是假象的我們。
或許我們不會變成崔業(yè),陷入執(zhí)念,走入瘋魔,但惡念其實真切地藏在每個人的心中。
坦白說,你是否有某一刻期望過自己討厭的人消失?是否有時候希望這個世界按照自己的方式來?是否曾經(jīng)想過,只要能成功,自己可以做出任何犧牲?
不同的是,我們只是想想,尚有道德禮法束縛;而崔業(yè),卻付諸實施了,這就是法治問題了。
這也是影視劇與現(xiàn)實最大的不同——
劇中,我們能看著惡意蔓延;但現(xiàn)實中,我們卻要警惕每一次它冒頭的機會,不讓自己的人生,變得不可收拾。
人生才不是什么棋局,我們也不會是任何人的棋子。
今天的深夜話題:
你怎么看崔業(yè)的變化?
來評論區(qū)聊聊吧~
當《小小的勇氣》撞上“玻璃罩子”
職場劇里的女性,終于被允許犯錯了?
《仁心俱樂部》,笑著笑著就默淚了

-今天頭條の作者-
你的小仙女E姐,無所不能的大白
圖/值日生:菜籽 美編:樹懶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