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讓不少人看到希望的是民主黨參議員科里·布克(Cory Booker)在參議院發(fā)表了一場持續(xù)25小時的長篇演講,抗議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行動,他嚴厲批評了特朗普與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一起改革聯(lián)邦政府的做法,并就社會保障、醫(yī)療補助和移民等多個話題發(fā)表了講話:
「我站在這里的目的是,只要我身體還允許,就要中斷美國參議院的正常運作。我今晚站在這里,是因為我真心相信我們的國家正處于危機之中」。為了保持他說話的權利,55歲的參議員不能休息、坐下或去洗手間,因為這樣做會讓主持人繼續(xù)處理參議院事務。
這就是美國著名的馬拉松辯論(Filibuster)。
由于共和黨在議會占多數(shù),特朗普又對法律缺乏足夠的尊重(法律果然是只約束君子而不是小人的),美國制衡機制的有效性被極大地削弱,在這種情況下能剩下的有效選擇的確已經(jīng)不多,于是Filibuster不得不又一次被拿到臺面。
Filibuster狹義的含義是,議會中居于劣勢的一小部分甚至單獨一位議員,無力否決特定法案、人事,或為達到特定政治目的時,在取得發(fā)言權后以馬拉松式演說,達到癱瘓議事、阻撓投票,逼使人數(shù)占優(yōu)的一方作出讓步的議事策略。
而廣義的Filibuster,則是議員反過來利用必須保障每人基本發(fā)言權的邏輯,在議會中作馬拉松演講為主,除了透過操作以上這個議事規(guī)則,并可以酌情用各種漏洞的方法輔助,以達到拖延會議進程的一種議事策略,通過發(fā)表超長辯論而達到拖延表決或者拖延會議進程的目的。
Filibuster是美國參議員的特權,發(fā)言人須站在那里滔滔不絕一直講話,不能進餐,也不能如廁。演講內(nèi)容可以是任何題目,甚至念電話簿也可以,只要不停下來就行。曾有參議員拿《圣經(jīng)》、《美國憲法》、《美國獨立宣言》、《世界人權宣言》、《莎翁名著》,甚至食譜來朗讀。1957年8月,美國南卡羅萊納州聯(lián)邦參議員斯特羅姆·瑟蒙德就曾因為反對《1957年民權法案》而連續(xù)演說長達24小時18分鐘,創(chuàng)下最高紀錄。但是法案依舊獲得通過。
而即使近些年來,參議院同樣見證了不少參議員的馬拉松式演講。
在Cory Booker的馬拉松演講中,我最喜歡的是這段話:「你以為我們有一天獲得公民權利是因為斯特羅姆·瑟蒙德在長達24小時的冗長演說——你以為我們有一天獲得公民權利是因為他來到議會說‘我終于看到了曙光’。不,我們獲得公民權利是因為人們?yōu)橹涡校瑸橹骱梗瑸橹餮埂?/p>
所以,每個人的抗爭都是很重要的,甚至包括不買一些品牌,譬如特斯拉。
最近另一個有趣的事情是說到特斯拉,最近我們可是看到了錢的雙刃作用,一是錢的沒用,馬斯克雖然撒了2100多萬美元,自由派最后還是贏得了威斯康星州的高院選舉等同公投;二是錢的有效性,因為身家蒸發(fā)千億,不僅特斯拉品牌遭抵制,股價更是直落,馬斯克表示要于五月底前卸任DOGE負責人職務。
嗯,錢不萬能,公義才是。
其實,馬斯克并不是經(jīng)過選舉上任的政府官員,但卻通過DOGE的過度擴權侵犯公民的隱私權,并在未經(jīng)授權的情況下拆解政府核心機能,導致全美各地的抗議活動愈演愈烈。
或許這就是所有事情結束的方式吧,不是一聲巨響,而是一聲嗚咽,嗯,這世界就像我們每個人一樣,果然是perfectly imperfect?

從健身房出來看到的落日景象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