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清明節(jié)前夕,石家莊市民任寅靜小心翻閱著一冊紙張泛黃的舊畫報。封面上日軍騎兵從正定西城門長驅(qū)直入的黑白影像,將88年前的血色歷史驟然拉近——這份由日本朝日新聞社于1937年11月發(fā)行的刊物,以侵略者的視角記錄了日軍攻占石家莊、正定等地的場景,成為揭露侵華戰(zhàn)爭罪行的重要物證。這不僅為清明節(jié)祭奠抗戰(zhàn)英烈增添了歷史注腳,更讓一段民族傷痛記憶以實物形式警醒后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冊畫報成為侵略者的罪證

日前,石家莊市民任寅靜帶著這份近期收藏的畫報來到晚報編輯部,他小心翼翼地從塑料封皮中取出畫報。泛黃的畫報封面上方印著9個紅色大字:支那事變畫報 第七輯。

整個封面是一張日軍從石家莊正定西城門進城的巨幅照片。這張黑白照片,色調(diào)壓抑,充滿歷史感。封面右下角雖有破損,但“正定城西門入城……十月九日……喜多特派員攝影”的字樣清晰可辨。照片畫面主體是一群日本士兵,士兵頭戴鋼盔,看不清面部表情。其中一名騎兵,位于隊伍中央,正騎馬進入城內(nèi)。

日軍列隊踏入正定西城門的畫面被刻意渲染為“戰(zhàn)功”,內(nèi)頁則充斥著攻占保定、大同、上海等地的血腥影像:坍塌的民居、橫陳的廢墟、日軍炫耀武力的大炮與坦克。畫報中,還有一部分內(nèi)容是專門介紹日軍攻占石家莊和正定古城的照片:日軍在滹沱河上架設(shè)浮橋、炮擊正定城墻、列隊踏入城門……每張照片都配有日文注釋,如“迅猛渡河”“占領(lǐng)正定城”等字句?!斑@些照片是侵略者的自供狀?!比我o語氣沉重地說,日軍以為他們在宣揚勝利,這實則是如山的罪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畫報背后是一段慘烈的歷史

  畫報背后是一段慘烈的歷史

39歲的任寅靜是正定收藏協(xié)會會員,與收藏結(jié)緣近20年。幼時在姥爺?shù)泥]票冊里認識大千世界的他,逐漸將目光投向承載城市記憶的實物。工作后,他專注收集與石家莊、正定相關(guān)的文獻,這份畫報正是他在網(wǎng)上拍賣中偶然發(fā)現(xiàn)的?!爱敃r就是這張封面的正定西城門照片刺痛了我?!比我o說,封面上“正定城西門入城”的字樣讓他瞬間屏住呼吸——這是日軍攻陷正定后刻意拍的“入城儀式”。作為土生土長的石家莊人,畫報中轟炸后滿目瘡痍的家鄉(xiāng)影像讓他徹夜難眠:“那些殘垣斷壁下,是多少同胞的鮮血!”

河北省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副會長王律介紹,據(jù)當年參加正定抗戰(zhàn)的將士回憶和1992年版《正定縣志》記載,1937年10月5日,日軍侵入正定縣境,在飛機、大炮掩護下,日軍向正定縣城發(fā)起進攻,布防正定及滹沱河兩岸的國民黨軍第32軍商震部,同日軍展開了激烈戰(zhàn)斗,頑強抗擊。守軍141師的重火器只有一個炮7團。而進攻正定的日軍系日本華北方面軍第一軍第14師團,師團長土肥原賢二,轄2個旅團、4個步兵聯(lián)隊和騎、炮、工、輜4個聯(lián)隊以及通信隊等。另外還配屬野戰(zhàn)炮兵第2旅團、戰(zhàn)車第2大隊等。正定攻防戰(zhàn)就是在兵力、裝備如此懸殊的情況下展開的。日軍憑借空軍優(yōu)勢和200多門大炮的支援,發(fā)起攻擊。141師官兵進行了英勇的抵抗,終因?qū)嵙沂猓?0月8日,日軍占領(lǐng)正定縣城。此役日軍被中國軍隊擊斃500多人,中國軍人傷1名旅長、2名營長,犧牲2名團長、1名營長,連長以下傷亡逾千人。

王律表示,這份1937年《支那事變畫報》第七輯,以多幅正定戰(zhàn)地攝影報道,還原了88年前那段戰(zhàn)火烽煙。這期畫報的封面是日軍進入正定西城門的照片,巨大的城門洞下,那些驕橫不可一世的日本軍隊,耀武揚威地展現(xiàn)出“勝利者”的姿態(tài),從此這座千年古城進入了八年的恐怖世界和人間地獄。

日軍從北門攻陷正定古城后,一入城就遷怒于城中百姓,分別在城北、城東北、城內(nèi)13個村(街)進行瘋狂報復(fù),幾天時間殘殺百姓1506人,重傷103人,燒毀房屋106間,搶走牲畜80多頭。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捐贈畫冊 讓歷史真相穿透時光

  捐贈畫冊 讓歷史真相穿透時光

“當快遞員把包裹遞給我時,我甚至能聽見自己的心跳聲?!比我o至今記得收到這本畫報時的場景。泛黃的紙頁間,日軍士兵持槍立于城門上,城墻上隨處可見槍炮轟炸的痕跡。任寅靜指著一張濃煙滾滾的照片,聲音低沉:“當年日軍想用畫報證明‘征服’,但我們看到的卻是罪證?!彼e起畫報說:“這些被軍國主義精心設(shè)計的影像,反而成了戳穿謊言的反光鏡?,F(xiàn)在我要讓它們回到城墻腳下,告訴后人:刺刀可以摧毀城墻,但摧毀不了一個民族的記憶?!?/p>

捧著畫報反復(fù)研讀的夜晚,任寅靜萌生了捐贈的念頭:“獨藏不如眾鑒。它不該被鎖在柜子里,我要把它捐給相關(guān)部門,讓更多人看見這份歷史的真相?!?/p>

石家莊市委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劉一江看過這份畫報后表示,此類日軍自攝資料具有特殊價值,可謂彌足珍貴。侵略者用精心構(gòu)圖美化暴行,卻在不自覺中暴露了戰(zhàn)爭的非正義性——畫報中“慶祝入城”的日軍腳下,是華夏大地撕裂的傷口,“這份畫報讓市民特別是青少年直面歷史,理解和平的代價”。

  以史為鑒更需躬身傳承

  以史為鑒更需躬身傳承

2025年時值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任寅靜收藏的這份畫報別具深意。任寅靜坦言,選擇清明前夕公開,是為了讓祭奠不流于形式:“記住那些用血肉筑起城墻的先烈,更要看清來時的路。”“收藏是為了抵抗遺忘?!比我o說。當畫報從私人書柜進入公共視野,個體的歷史便匯入民族記憶的長河。這份覺醒,或許是對抗戰(zhàn)英靈最深沉的告慰。

(燕趙晚報 □文/圖 本報記者 南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