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8年,傅恒率軍出征金川,他帶著35000名將士,以及價值400萬兩的物資,風(fēng)雨兼行一路急趕,只用了45天就從北京走到金川,可謂神速。
清廷之前就曾經(jīng)陸續(xù)派出過重臣前去,五萬大軍花了兩年時間,耗費一千萬兩白銀,結(jié)果卻是無功而返。
接連的慘敗讓整個朝堂上壓抑了許久,朝中大臣紛紛眼觀鼻鼻觀心,沒人敢再提戰(zhàn)事,就怕一個不小心,性命就交代在這里了。
就連清朝開國元勛的曾孫訥親,那樣在皇帝面前深受重用的寵臣和親信,出戰(zhàn)金川失利之后,乾隆也不去想訥親沒有領(lǐng)過兵的事實,憤而直接命其自盡告罪。
被派去平定叛亂的四川巡撫紀(jì)山、川陜總督張廣泗、首席軍機大臣訥親沒討到一點好,乾隆感覺臉上面子掛不住,氣得朝堂上的大臣大氣都不敢出一個。
看著底下一個個怯戰(zhàn)的臣子,乾隆更是滿腹氣憤,要不是怕都砍頭了,這朝中就會太空,不然他恨不得拔刀砍人。
掃視一圈之后,乾隆還沒想好讓誰去接手這一爛攤子,就見自家小舅子傅恒站了出來。
作為外戚,傅恒確實沒有必要冒這個頭的,但他還是自告奮勇地表示要前去平亂,乾隆見狀,龍顏大悅,當(dāng)即同意。
乾隆甚至專門設(shè)宴給傅恒送行,預(yù)祝其早日得勝歸來,又命皇子和大學(xué)士送他百里遠。
其實這次讓傅恒出征,從來都沒有在乾隆的計劃之內(nèi),實在是前面派出去的人都接連在金川戰(zhàn)事受挫,就連他最為看重的訥親更是搞得極為難看,枉費他的看重,氣得他直接賜死。
顯然,傅恒的所作所為都讓乾隆十分滿意,他沒有一點狂妄自大高高在上,和士兵相處也十分平易近人,工作強度直接拉滿,高速的行軍途中,他還沒有忘記將途中考察到的民情上奏給乾隆。
傅恒這樣的賣力氣,乾隆大為感動,同時也忍不住腹誹:讓你做統(tǒng)帥是去前線平亂的,現(xiàn)在都還沒到前線呢,就這么賣力,真上了戰(zhàn)場還有氣力?
隨后乾隆專門安排了一個人來照顧傅恒的身體,讓他不要這么廢寢忘食,真要是傷了身體,那都是朝廷和百姓的損失。
傅恒沒在意這么多,倒是迅速地點兵啟程,到達金川之后又做了一番普查,看看之前的失利原因在何處,將毒瘤拔出之后,更是帶人親自去探查敵情。
心中有了較量之后,他也沒有托大,和前線將領(lǐng)將戰(zhàn)況都理清楚了之后,又一同布置了一個作戰(zhàn)計劃,專門給乾隆送上一份,算是做個報備,畢竟工作一定要留有痕跡。
隨后清軍在幾次小戰(zhàn)役中都取得了勝利,雖說只是打擊掉了敵人的幾處要塞,但也給已經(jīng)吃了不少虧的清軍很大的希望,狠狠地打了一劑強心劑。
然而就在士氣高漲的時候,乾隆卻覺得要不然就算了吧,國庫沒那么多銀子支撐打仗了,再加上照顧傅恒身體的“管家”將他的身體情況上報之后,乾隆覺得小舅子這身體可不能垮,再打下去真把人打沒了怎么辦?
但傅恒不愿意,他難得的和這九五之尊有了爭執(zhí),畢竟這好不容易才有了點優(yōu)勢,打了退堂鼓,他可沒臉就這么回京。
乾隆不得已就把緣由攤開給他說了,傅恒便也退了一步,就說再給點時間,實在不行就退兵。
乾隆勉為其難地答應(yīng)了,沒想到竟然就得到了一個意外之喜,清軍就這么華麗麗地勝了。
主要是叛軍打了這么久也耗不下去了,傅恒走馬上任的時間剛剛好,并且還大大地鼓舞了士氣,取得一系列小勝之后,叛軍首領(lǐng)心里就慌了,他們打了這么久本就已經(jīng)沒有多余的力氣了,這下更是覺得清軍有恃無恐,反復(fù)徘徊之后,便率先舉了白旗。
傅恒班師回朝,乾隆專門派長子帶著滿朝文武百官出城相迎,給了他莫大的榮光。
這位軍事人才為了保家衛(wèi)國,從平定金川,又平準(zhǔn)格爾,到南定緬甸,可謂是立下了赫赫的戰(zhàn)功,只可惜不到五十歲就英年早逝,配享太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