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昕近期針對林詩棟的一番評價火了,許昕表示林詩棟就是他定義的那種“天才”,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他來自海南,要知道過去誕生一位國乒主力球員,往往來自有世界冠軍、有前輩的大隊伍或者豪門球隊,但從許昕開始打球算起,土生土長的海南人就沒有一位進入過國家隊,更別說世界第一了,所以林詩棟從海南一路打到世界第一,真的很罕見,他絕對是天才、絕對很優(yōu)秀、絕對很努力!很顯然,許昕從專業(yè)角度以及國內(nèi)乒乓球經(jīng)驗來看,林詩棟絕對“善茬”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25年2月9日,WTT新加坡大滿貫男單決賽的最后一球落地,19歲的中國小將林詩棟以4-2戰(zhàn)勝隊友梁靖崑,不僅包攬男單、男雙、混雙三冠,更以2000積分超越王楚欽,成為乒乓球歷史上最年輕的男單世界第一,這一成就不僅刷新了樊振東21歲登頂?shù)募o錄,更讓前奧運冠軍許昕在直播中連呼“天才”,這位海南少年用實力證明了,即便出身于乒乓“荒漠”,也能在頂級賽場上綻放光芒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林詩棟的崛起堪稱乒壇“奇跡”,他出生于2005年,成長于乒乓球基礎薄弱的海南省,海南直到2015年才成立省乒乓球隊,主教練李蒙最初僅招募了7名隊員,而林詩棟是年齡最小的“獨苗”,與北京、上海等乒乓強省相比,海南既無國家隊級別的教練資源,也缺乏高水平隊友的競爭環(huán)境,用許昕的話說,“海南連個國家隊的球員都沒有”,但林詩棟硬是憑借個人天賦和教練團隊的傾力培養(yǎng),從地方隊一路拼殺至國家隊,成為海南首位國乒隊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的轉機出現(xiàn)在2020年,當時國乒為回饋海南陵水集訓的東道主,破例給予省隊一個集訓名額,15歲的林詩棟抓住機會,以刻苦訓練迅速嶄露頭角,成為國乒二隊重點培養(yǎng)對象,此后,他在青少年賽事中積累經(jīng)驗,并在2021年東京奧運模擬賽中以3-2爆冷擊敗許昕,首次進入大眾視野;所以林詩棟的成功絕非偶然,他的技術特點鮮明,反手擰拉兼具力量與旋轉,臺內(nèi)球處理細膩,且擁有超越年齡的冷靜心態(tài),新加坡大滿貫決賽中,面對經(jīng)驗豐富的梁靖崑,他在首局失利后迅速調整戰(zhàn)術,以反手擰拉壓制對手正手強攻,最終連扳三局鎖定勝局,而在2025年WTT重慶冠軍賽上,他更是在0-1、1-2落后的絕境中逆轉中國臺北名將林昀儒,展現(xiàn)了大心臟特質;雙打與混雙領域的全面突破,則凸顯了他的戰(zhàn)術適應能力,與搭檔的默契配合讓他成為少有的“三線作戰(zhàn)”選手,而這一點在強調綜合實力的國乒體系中尤為難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許昕對林詩棟的盛贊,既是對其天賦的認可,更是對逆境成才的欽佩,畢竟他的家人并非專業(yè)運動員,海南也沒有國家隊資源,能打成這樣,的確是天才!許昕的這番話背后,暗含著乒乓人才培養(yǎng)的深層邏輯:傳統(tǒng)強省依托資源積累,而林詩棟的案例證明,個體的努力與機遇同樣能打破地域限制。不過,林詩棟的“天才”標簽并非僅指天賦,他的教練關艷曾回憶,7歲半才開始練球的林詩棟起初并不被看好,但僅用三天觀察訓練后,便能模仿高難度動作,展現(xiàn)出驚人的學習能力,此后,他每天比其他隊員多練兩小時,用汗水將天賦轉化為實力,這種“天賦+苦練”的模式,正是他突破資源桎梏的核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登上世界第一僅是林詩棟職業(yè)生涯的起點,未來,他需面對三大挑戰(zhàn):其一,保持競技狀態(tài)的穩(wěn)定性,年輕選手易受狀態(tài)波動影響,如何在高強度賽事中持續(xù)輸出,將考驗他的體能管理與心理調節(jié)能力;其二,應對對手的針對性研究,隨著其技術特點被深入剖析,他需進一步豐富戰(zhàn)術庫,例如加強正手進攻的威脅性;其三,肩負起國乒“洛杉磯周期”的核心重任,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或將是他證明自己的最好舞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林詩棟的崛起,是個人奮斗與時代機遇交織的成果,他證明了,即便在資源匱乏之地,只要擁有足夠的熱愛與堅持,便能改寫命運,許昕的驚嘆,既是對過去的總結,也是對未來的期許;那么作為旁觀者,我們或許不必急于為他冠以“下一個馬龍”或“樊振東接班人”的名號,19歲的林詩棟只需繼續(xù)做自己:那個在海南烈日下?lián)]拍、在國際賽場上無畏沖鋒的少年,他的存在本身,已為中國乒壇注入新的活力,也為無數(shù)懷抱夢想的青少年照亮了一條可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