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是一條龍,龍行天下,到了西安東南突然一拐,就拐出來了一個神奇的地方,有山有川有原。
山是大山,川是名川,原是有名的大原。

這是一片神奇的地方,這地方就是藍田。
藍田順口溜
化坪的媳婦,姜溝的川,滲金廟里有神仙;當阿嶺的杠子,社坡的椽,鴿未岔的核桃吃不完;羊峁山的石頭,岱峪河的水,十回場的姑娘還奏斯美。

黃土嶺的洞子,百神洞的神,同化寺嘴上有片槐樹林;張山的鐵桶,曹山的路,營盤的豆腐吃不夠;尤風嶺上的風來,黑巖溝的泉,余家溝人錢多咋奏花不完?

小寨的麻糖寺溝的杏,田村的柳木腿耍得楞;東溝的糍粑,西溝的面,華山廟的香火奏莫斷;上湖灘的板栗,下湖灘的瓜,大河的酸棗大把抓。

牛心峪的姑娘,代家橋的漢,西坡的女娃街上轉(zhuǎn);將軍嶺的隧道,康溝的磚,韓阿寺的龜茲吹得歡;牛角溝的鑼鼓,關廟的戲,后溝窯的鄉(xiāng)黨愛挖地。

月佛嘴下的竹子,董阿嶺的粱,神仙涼粉你嘗一嘗;柳家灣的班車,焦岱的集,喈一碗爛牛肉還奏斯特;倉巷子的饸烙,后街的菜,堯柏路上的蹦蹦車跑得快。

水泥廠的水泥,鄉(xiāng)政府的樓;灘芝的社火,大寨的橋,小寨川的人民還奏斯撩;塘子的溫泉,原上的麥,鄉(xiāng)黨愛聽的話我還吹。
上面藍田的順口溜你可以忽略,下面的文字要詳細的看了。
以前當棵草,現(xiàn)在成了寶
1983年10月20日,藍田發(fā)生了一件大事,從那天起,藍田人成為西安人。

據(jù)說藍田是搭配給西安的。
說當時西安看上了渭南臨潼能掙錢的兵馬俑,渭南就搭配了一個能花錢的藍田縣?!?a class="keyword-search" >藍田縣在2018年才退出貧困縣序列。

其實藍田縣歷史上一直和西安關系緊密,只是在抗戰(zhàn)勝利建國后藍田被劃歸過渭南一段時間。

其中1958年陜西省區(qū)劃變遷中,長安縣、藍田縣、臨潼縣、鄠縣等幾個縣,劃入了西安市管理,不過僅僅維持了3年時間。

藍田可是西安市現(xiàn)存縣級行政機構(gòu)中的首縣,從秦獻公六年(前379年)建制,從未改過名字,迄今歷時2392年,是西安地區(qū)4個轄縣中設置最悠久的城市了。

要是說起公王嶺上的藍田人,那可是咱中國人的老祖宗,更沒有辦法說了。
玉種藍田
藍田這個名字,真一個好名字。
中國人對玉的癡迷是全世界都知道的,玉石不僅是裝飾品,更是品德和精神的象征,是君子的象征,代表很多美德。

而藍田,就是種玉的地方。
晉代干寶《搜神記》卷十一:“公至所種玉田中,得璧五雙,以聘。徐氏大驚,遂以女妻公?!?/p>
上面說的就是玉種藍田的故事,說是雒陽人楊伯雍在藍田的無終山種出玉來,娶到一個白富美,過上了好日子。那個種玉的田就叫做藍田,那個種玉的山便被叫作玉山。
“藍田日暖玉生煙”,天下人皆知藍田玉,中國很大地方名字很多,但是用藍田做地方名字的,卻只有陜西的藍田。

歷史上的藍田玉很有名氣,秦始皇的傳國玉璽,很多的漢玉都是藍田玉。由于一些原因,現(xiàn)在的藍田玉品質(zhì)下降,市場價值比不上和田玉和翡翠,這個值得我們思考。
多樣的地貌
藍田在西安區(qū)縣中是一個很奇怪的存在,幾乎沒有大塊的平地,不是山地就是原,就是川。
以藍田縣城為中心,東邊南邊是山地,西邊是白鹿原,北邊是北嶺(也有叫原,叫山的,比如洪慶原,洪慶山)。

東邊的山有玉山王順山,群峰聳立,這里是通往商洛湖北的商於古道。南邊有云臺山紫云山,秀麗多姿,這里是通往山陽十堰的興安古道。
灞橋長安藍田三分白鹿原,藍田占著白鹿原的高處,人口稠密。北嶺高低錯落溝壑縱橫,如果不缺水的話倒是一個好地方。

架在中間的就是兩條川道,以縣城為出發(fā)點,往九間房許廟去的灞河川道叫做東川,往曳湖華胥方向去的是西川。
這是藍田最好的地方了,在農(nóng)耕時代,川道種植有保證,現(xiàn)在搞開發(fā),這里也是好地方。

以前藍田經(jīng)濟不好,就是因為平地太少,但是對于旅游來說,就是一個好地方了,地貌多樣,能轉(zhuǎn)的地方就多了。

藍田的旅游
藍田旅游其實開發(fā)挺早的,西安人都知道有個藍田溶洞,有個王順山。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兩個地方還是很出名的。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自助性出游成了主流,一個多小時的路程成了西安人自駕的最愛,藍田就是成了香餑餑,網(wǎng)紅打卡地層出不窮。

我不完全的列舉一下,大家看看有沒有遺漏的。

九灞路野桃、葫蘆岔白鵑梅、三鳳山野桃花、流峪飛峽、流峪草甸、玉山酒莊、九間房蕎麥花、悟真古寺塔林、觀音瀑布、藍關古道、輞川王維故居、二仙橋石洞、風雨山云臺山、湯峪湖、陳家山冰瀑、峙峪花海、將軍山民宿、庫峪太興山鐵廟、華胥杏花、陽峁山丹霞地貌……

為什么是不完全列舉,因為說不定什么時候這里又會出現(xiàn)一個什么網(wǎng)紅地被發(fā)現(xiàn)。

藍田縣對于旅游發(fā)展還是很用心的,前幾年就提出了縣城全域免費,可是真免, 去藍田溶洞和王順山,是沒有一分錢門票的。
接地氣的美食
說起藍田人,腦子里第一反應就是“勺勺客”,這可真不是胡說,以前各機關單位里干食堂的,以藍田人居多。

藍田“勺勺客”是有歷史的,“凡是冒煙的地方就有藍田鄉(xiāng)黨”,這可是真話。
藍田廚師的歷史,始于唐,成于宋,興于明、清。

這可是出過御廚的地方,農(nóng)耕條件不行,就送娃學廚子,起碼混個肚肚圓。去城里找活干,幫廚洗菜“拉風箱”,三年的媳婦熬成婆,逐漸藍田“勺勺客”越來越多了。
據(jù)說藍田人1/10從事廚師行業(yè),幾乎每個村子里都有幾個小有名氣的廚師,廚師行業(yè)儼然成了一大支柱產(chǎn)業(yè)。

一般人最熟悉的藍田美食就是“九大碗”和饸饹,其實除了這兩樣,地方特色美食還是很多的。
我以前寫過藍田美食,這里就列舉一下:
厚鎮(zhèn)許廟的的麻糖,其實就是軟麻花,綿軟可口,用來泡在油茶里面吃,有嚼頭。

藍田山區(qū)的洋芋糍粑,用漿水湯或者辣椒韭菜蔥段熗鍋,吃起來酸辣爽口。砸洋芋糍粑費工費力,新洋芋下來的時候才有最好吃的,現(xiàn)在一年四季都賣的那個,用機器砸的,是吃不出那個味道的。

神仙粉吃起來爽口,微苦。這是用秦嶺山上一種叫做“糜糜稍”的樹木葉子精熬粉烹制的,據(jù)說富含蛋白質(zhì)、鈣、鐵、磷及多種維生素,吃了可以美容降壓提神醒腦,很神奇。

蔥花大餅,色澤金黃油潤酥脆,特別是剛出鍋的,外面焦酥里面綿軟,帶點蔥鹽味道。吃的干了,再來一勺豆腐腦,絕配。
紅豆米飯是藍田的特色,以前外面沒有賣的,現(xiàn)在焦岱集上有幾家開始賣這個。

爛牛肉,爛牛肉關鍵就在“爛”字,所謂的“爛”一是肉煮的軟爛,二是牛肉混雜著牛雜牛頭肉,比較雜。
另外還有灞源的豆腐干。我個人感覺要比黑龍口的還要好,這里海拔高,豆子更正宗一些。

有人給藍田評出了“十大名小吃”:神仙粉、泡油糕、蔥花大餅、洋芋糍粑、蕎面饸饹、水晶餅、高饌蒸饃、藍田醋粉、灞源豆腐干。

像咱一般老百姓,說是寫藍田美食,其實就是一些小吃,“大吃”就不說了。
藍田,可是被中國廚師協(xié)會評為“中國廚師之鄉(xiāng)”的。
藍田的人文
本來到此就結(jié)束了,但是想了想還是補充一下這個內(nèi)容吧,要不顯得不完整。
簡單說說。

華夏之根、民族之母華胥氏曾在華胥鎮(zhèn)建立了第一個母系氏族部落,這是傳說。1964年5月,在藍田縣東南九間房鄉(xiāng)公王嶺,又發(fā)現(xiàn)一件保存完整的中年女性頭骨化石,后來命名為“藍田猿人”,這是考古。

藍田縣三里鎮(zhèn)蔡王村蔡文姬墓,當年曹操專程來此,《胡笳十八拍》傳頌千古,蔡文姬看墓的人代代留守。

詩佛王維半官半隱輞川,留下《輞川集》,“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誦讀千古。藍關古道上韓愈寫下“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留下了不朽的華章。
善導大師正是在悟真寺開創(chuàng)了凈土宗,讓這里成為凈土宗祖庭。

宋代的“四呂”更是貢獻巨大:呂大忠,西安碑林博物館創(chuàng)始人;呂大鈞,《呂氏鄉(xiāng)約》是我國最早的成文鄉(xiāng)約,俗名“天下第一約;呂大防,《唐長安圖》在世界都市圖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堪為世界古都圖中一絕;呂大臨,《考古圖》被考古界尊為“考古學的鼻祖”。

前段時間爆火的《黑神話》,又帶活了有“天下第一彩色連環(huán)壁塑”的水陸庵,3700余尊泥塑,被喻為“壁塑瑰寶”。
藍田,就是這么寶藏的地方,一個神奇的存在,成了西安人周末的最愛。
信步荒野,訪路探幽,鄉(xiāng)俗俚語,負暄問道。走向山林鄉(xiāng)野,探索身邊美景,感受民情風俗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