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3月28日,緬甸伊洛瓦底江上,一場突如其來的7.9級強震撕裂了大地,百年地標阿瓦大橋在劇烈的震顫中轟然斷裂。

就在距離阿瓦大橋僅僅600米的地方,一座由我國在2008年援建的“鋼鐵巨龍”——伊洛瓦底江大橋(亞達納邦大橋)卻巍然屹立。
它以強大的抗震設計抵御了強震的沖擊,成為了震區(qū)唯一的交通命脈,為生命和希望開辟了一條通道。


同一片土地,同一場地震,百年阿瓦大橋在地震中轟然倒塌,而距離它僅600米的中國援建的伊洛瓦底江大橋卻巍然屹立,成為災區(qū)生命線......是什么讓這座“鋼鐵巨龍”如此堅固?
實皆阿瓦大橋完全垮塌
4月1日,緬甸地震發(fā)生后的第五天,我國總臺記者還專門開車來到了實皆省實皆市,據(jù)記者描述,隨著車輛越來越靠近實皆,公路兩旁倒塌的建筑也越來越密集。

北青網(wǎng):總臺記者直擊緬甸震中丨實皆阿瓦大橋完全垮塌 “生命補給線”由臨近大橋承擔
據(jù)了解,與兩天前的狀況相較而言目前緬甸的道路上,車輛的數(shù)量有明顯的增多,由此可見救援隊伍正在源源不斷地抵達災區(qū)協(xié)助救援。
每次發(fā)生重大自然災害時,一般交通線路的暢通往往決定著救援行動的效率和受災地區(qū)人民的生存希望。

而道路的暢通不僅能夠保障物資的及時輸送,還能夠穩(wěn)定災區(qū)人民的情緒,讓整個國家的救援力量得以高效整合。
但是不幸的是,在這次地震中,被人們稱為“舊實皆橋”的連接曼德勒省與實皆省的阿瓦大橋,已經(jīng)完全垮塌。

這次因為地震而倒塌的大橋正是緬甸人民近百年的地標性建筑,是跨越伊洛瓦底江的唯一一座橋梁,這座橋對緬甸來說意義非凡。
巨大的橋體斷裂成數(shù)段,墜入湍急的河流之中,原本這座大橋就承擔著非常重要的運輸作用,如今這座橋斷裂也給兩地的救援行動帶來了巨大的困難。

緬甸7.9級地震致多處文化遺產(chǎn)受損:世界上最大宮殿古墻坍塌、近百年地標性大橋橋體被擰成“麻花”
如今緬甸遭遇地震,這座橋也轟然倒塌,無疑給緬甸的救援行動又蒙上了一層陰影,不過好在這座橋旁邊還有一座由我國設計、建成的大橋依舊完好無損。
一輛又一輛滿載著食品、藥品、帳篷等各類救援物資的車輛,源源不斷地通過這座大橋,向著災區(qū)疾馳而去......

這次的地震不僅又一次讓世界見識到了我國的大國風范,而且又一次刷新了大家對“中國制造”的認知。
堅守希望的生命線
緬甸地處全球最活躍的斷裂帶之一——實皆斷裂帶,二十世紀以來,這里經(jīng)歷了多次7級以上的大地震,我國工程師在2002年設計伊洛瓦底江大橋時,就充分考慮了這一點。

紅星新聞:緬甸7.9級地震,中國建的橋搭起震中地區(qū)交通聯(lián)絡生命線
為了確保橋梁的穩(wěn)固性,我國工程師們巧妙地采用了超深鋼管樁技術,將巨大的鋼管樁基深深打入地下60米的巖層,如同強健的樹根牢牢抓住大地。
橋梁的主體結構采用了從中國運送的Q420級高強度鋼材,這種鋼材的抗拉強度和屈服強度比普通建筑鋼材高出1.5倍,甚至可以滿足80噸的設計荷載需求。

不僅如此,伊洛瓦底江大橋還采用了獨特的中承式剛性拱柔性梁結構,剛性拱能夠有效分散地震能量,而柔性梁則能吸收地震帶來的變形。
這種剛柔并濟的設計理念,其實是源于我國工程師們對建筑結構力學的深刻理解,在經(jīng)過2000余次計算機模擬的反復驗證才的得出了這一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能夠讓這座橋承受更強大的地震力沖擊,這座橋在修建的時候還配備了高強度的耐震壁,進一步增強了這座橋的整體剛性。
更為重要的是,設計伊洛瓦底江大橋的時候還預留了應對9級烈度地震的結構變形空間,應對7.9級地震自然不在話下。
同樣是地震,為何緬甸7.9級地震與2008年汶川8級地震的損失卻有天壤之別?這看似微小的0.1級震級差異,其實隱藏著巨大的能量差距,地震等級每增加一級,能量釋放量就相差約32倍。

其實7.9級地震釋放的能量相當于1500萬噸TNT炸藥或4800顆廣島原子彈,足以夷平一座大型城市,而8級地震的能量則相當于2100萬噸TNT,足以推平整座山脈,0.1級的差距,能量釋放卻增加了1.4倍。
當年汶川地震引發(fā)了滑坡、堰塞湖等嚴重的次生災害,房屋倒塌率超過80%,直接經(jīng)濟損失高達8451億元,相當于現(xiàn)在的1.5萬億元。

而緬甸地震的城市和農(nóng)村損毀率分別為30%和60%,預估直接損失為3625億元,雖然損失巨大,但與汶川地震相比,仍然存在顯著差距。
跨越國界的生命守護
在地震發(fā)生后,伊洛瓦底江大橋路面完好無損,救援車隊正源源不斷地通過這座“生命線”,將急需的物資運往曼德勒等受災地區(qū)。

千龍網(wǎng):馳援緬甸,彰顯大國道義與擔當
在阿瓦大橋的殘骸旁,緬甸民眾紛紛舉起手機,拍攝著兩座橋梁截然不同的景象,他們由衷地感嘆:“中國技術救了我們的命!”。
更令人感動的是,中國云南消防隊員攜帶生命探測儀,第一時間跨越國界馳援緬甸,中緬邊境通道也全面開放。

我國網(wǎng)友也紛紛在社交媒體上留言,表達對緬甸人民的關切和支持,#震不垮的友誼橋#成為了網(wǎng)絡熱議話題,這不僅僅是一座橋梁,更象征著中緬兩國人民之間牢不可破的友誼。
結語
地震無情人有情,未來我國將繼續(xù)秉持著“以人為本”的理念,以更加精湛的技術和更加無私的奉獻精神,為世界各國人民的福祉做出更大的貢獻。
文章信息來源:
北青網(wǎng):總臺記者直擊緬甸震中丨實皆阿瓦大橋完全垮塌 “生命補給線”由臨近大橋承擔
極目新聞:緬甸7.9級地震致多處文化遺產(chǎn)受損:世界上最大宮殿古墻坍塌、近百年地標性大橋橋體被擰成“麻花”
紅星新聞:緬甸7.9級地震,中國建的橋搭起震中地區(qū)交通聯(lián)絡生命線
千龍網(wǎng):馳援緬甸,彰顯大國道義與擔當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