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讓步!被我們約談之后,沃爾瑪仍在要求中國供應商單方面降價
安安說
·北京
·軍事領域創(chuàng)作者
4月2日,根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知情人士表示,沃爾瑪仍在向中國供應商施壓要求降價,以抵消美國關稅帶來的影響。沃爾瑪并沒有在被約談后退讓,仍要求供應商在美國特朗普政府每宣布一輪關稅后,都降價10%。
這種 "我征稅你掏錢" 的強盜邏輯,連新加坡《聯合早報》都看不下去了。
這場 "關稅轉嫁" 游戲背后,藏著沃爾瑪的如意算盤。在深圳華強北的電子市場,一位給沃爾瑪供貨的廠商算了筆賬:如果按美方要求降價,利潤率將從 8% 暴跌至 1.2%,辛辛苦苦干一年,利潤還不夠支付工人社保。
更諷刺的是,沃爾瑪去年在中國市場狂賺 120 億美元,卻在供應鏈談判桌上擺出 "要合作就降價" 的霸王條款。
這種既要賺中國的錢,又要讓中國企業(yè)背鍋的操作,連美國本土供應商都看不下去 —— 密歇根底特律的汽車零件商抱怨:"我們也被加稅了,為啥只盯著中國?"
中國的反制手段正在悄然升級。
在杭州跨境電商產業(yè)園,曾經專供沃爾瑪的生產線正在轉產 "國潮優(yōu)選" 品牌;在新疆霍爾果斯口岸,中歐班列日均開行量突破 120 列,直接繞過美國主導的海運體系。
更絕的是,中國海關最近推出的 "跨境貿易白名單" 制度,對那些惡意壓價、轉移成本的企業(yè)實施精準反制。有業(yè)內人士戲稱:"現在沃爾瑪想在中國采購,得先過海關的 ' 靈魂拷問 '。"
華盛頓的態(tài)度堪稱矛盾。這種 "政策撕裂" 讓《華爾街日報》都忍不住吐槽:"美國政府就像同時踩油門和剎車的司機,遲早把經濟開進溝里。"
這場貿易博弈正在改寫游戲規(guī)則。當美國還在糾結 "制造業(yè)回流" 的口號時,中國已經通過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悄悄建立起不依賴 SWIFT 的結算網絡。
在深圳前海,區(qū)塊鏈溯源技術讓每一件商品的成本構成一目了然;在成都青白江,智能倉儲系統能在 15 分鐘內完成訂單調配。這些變化比特朗普的關稅表更具顛覆性,就像武俠小說里的 "無招勝有招"。
如果中國繼續(xù)擴大 "精準反制",沃爾瑪還能在中國市場撐多久?歡迎留下你的判斷。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