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的車馬很慢,但蘇軾一貶就走了大半個中國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發(fā)明東坡肉

被貶到哪里,就在哪里燒烤

懷民,懷民,懷民你睡了嗎?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兩年蘇軾又火了

小時候我們在課本上讀蘇軾的詩,長大了我們在互聯(lián)網上討論蘇軾“?!?/p>

我們詳“扒”他的生平,細數他的典故,統(tǒng)計他被貶多少次又發(fā)明了多少道美食

為什么蘇軾突然又火了?

不僅是因為他的詩詞書法,更是因為他“打不死”的樂天派精神

就好像這世界上沒有他經受不了的挫折

人人都懼怕貶過嶺南,他卻到了那里大吃荔枝

人人都說貶到海南有去無回,他卻在那里烤起了生蠔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p>

在不開心情緒蔓延、人人都會有內耗時刻的當下

蘇軾不再是距離我們遙遠、高高在上的大文人

而是一個樂觀豁達、能給我們力量的朋友

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

今年是“懷民亦未寢”的942周年,讓我們深度走進蘇軾的人生

點擊封面,即可購買

01

從北宋新星到烏臺詩案

他的文采名滿天下,所有人都認為,這將是北宋朝廷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 《人生得遇蘇東坡》作者:意公子

蘇軾第一次爆火,是在千百年前的北宋

宋仁宗朝,國家繁盛,文化迅速發(fā)展

唐宋八大家里六個都在此時,文壇上可謂人才濟濟

在這樣人才輩出的年代,蘇軾的光芒絲毫沒有被掩蓋

因為他太耀眼了

二十二歲時參加科舉,他的文章讓當時的主考官歐陽修大呼:

“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可喜!可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十六歲時參加北宋最高級別考試——制科考試,他的才華讓宋仁宗忍不住和皇后感嘆:

“朕今日為子孫得兩宰相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然而,年少盛名的蘇軾初入職場,還不懂藏鋒芒

他第一份工作是在陜西鳳翔擔任知府的“秘書”

那時他經常與頂頭上司陳希亮發(fā)生摩擦

陳希亮做事嚴謹、有些一板一眼,而蘇軾不拘小節(jié)、自由散漫

無論公私,兩人都合不來,因此時常爭吵

后來蘇軾回憶陳希亮時就這樣說:

“方是時,年少氣盛, 愚不更事,屢與公爭議,至形于言色,已而悔之?!?/p>

我想起自己剛開始參加工作的時候,好像也是這樣橫沖直撞,那個時候一心只想展現自己的才華,見到不平的人和事,也完全不會柔和地處理,直到一次次撞了南墻,才明白強大處下、上善若水的意義。 《人生得遇蘇東坡》作者:意公子

在北宋官場,為官的人多少講究些“官場之道”

就算是不搞圓滑虛偽那套,也要會一點“說話的藝術”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是蘇軾不是這樣的人

他從來都是鋒芒畢露、從不諱言的

而這樣的個性為他招來了禍事

當時的政壇上,王安石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變法

王安石政見不合的蘇軾頻頻上書,言辭激烈地指出變法的不妥

當時的宋神宗支持變法,他越來越無法容忍蘇軾的“直言不諱”

于是蘇軾自請離京,也就此開啟了他的外放之旅

杭州、密州、徐州、湖州

蘇軾離京越來越遠,也離他的政治抱負也越來越遠

然后他迎來了人生那個重要的轉折點——烏臺詩案

宋朝雕版印刷普及,民間出版開放,蘇東坡的《元豐續(xù)添蘇子瞻學士錢塘集》這本新刊發(fā)行之后,更是給他的對手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收集他“罪證”的材料源。 很讓人唏噓的是,他因為印刷術的普及,詩作深入民間,成了一個百姓皆知的大名人,但也因此給自己帶來了災難。 蘇東坡的烏臺詩案是中國歷史上第一起以出版物為罪證的著名 文字案件,這幫御史們從蘇東坡的詩詞文章里發(fā)現了一百多首他們認為存在政治問題的文字。 《人生得遇蘇東坡》作者:意公子

烏臺詩案不僅僅是政敵對蘇軾一人的政治打擊

更是整個神宗朝新黨對反對黨的一次一網打盡

因為一篇文章被舉報,蘇軾就被要求在獄中不斷交代他寫過所有“反詩”

和多少人通信過,和多少官員有過財物往來,他們是不是都有反心

他必須一一回憶,不得有遺漏

于是我們在供狀中,不僅看見了蘇東坡的各類往來文字,甚至還看見了許多他和別人,比如駙馬都尉王詵的禮物和財物往來。里面非?,嵥榈赜涗浟怂麄兓ベ浀臇|西,官酒、果子、弓箭、茶藥、紙筆、墨硯……甚至包括蘇東坡向王詵借的錢。原本是詩案,卻漸漸牽扯其他的部分,似乎是要將蘇東坡與王詵的親密關系給坐實。因為當時有規(guī)矩,士大夫不能跟皇親國戚往來過于密切,但蘇東坡與王詵私交如此之好,不免會讓人產生聯(lián)想。 《人生得遇蘇東坡》作者:意公子

和他關系親密的人都被打上新政反對者的標簽,遭受牽連

王詵遭降職、弟弟蘇轍貶到筠州、王鞏被發(fā)配西南

張方平、司馬光、范鎮(zhèn)、黃庭堅等等被罰了俸

新政的反對黨都遭受了沉重的打擊

蘇軾甚至一度誤以為自己要絕命于獄中了,給弟弟寫下絕命詩: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時夜雨獨傷神。

與君今世為兄弟,又結來生未了因。

但好在,最終蘇軾的命還是保住了

在他被關押的一百多天里,無數人在為他奔走

弟弟蘇轍多次自請降職,已經退休的王安石上書說:“安有圣世而殺才士乎?”

先帝仁宗的皇后、后來的太皇太后也替蘇軾求情,希望皇上赦免蘇軾

最后蘇軾免于刑罰,但是要以戴罪之身被貶黃州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2

沒有人會是天生的樂天派

余光中曾說,如果要去旅行,我不要跟李白在一起,他這個人不負責任,沒有現實感;跟杜甫在一起呢,他太苦哈哈了,恐怕太嚴肅;而蘇東坡就很好,他可以做一個很好的朋友,他真是一個很有趣的人。

在我們印象里,蘇軾是有趣的,是樂天派,是豁達的人

但是蘇軾并非天生的樂天派

他的樂觀源于人生中最黑暗的低谷期,他是在黑暗之后才迎來了明亮的日子

懂他豁達的前提,是懂他曾經陷入多深的絕望

宗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

是蘇軾劫后逢生的時間,也是他外放的時間

黃州一座名為“定惠院”的小寺廟成為他人生新開始的地方

“平生文字為吾累,此去聲名不厭低?!?/p>

在黃州,蘇軾不再是名滿天下的大文人,而是一個戴罪上任的小小團練副使

這里的經濟落后,生活艱苦,而且無聊至極

無事可做,無友可會,衣食簡單,酒也不敢多喝,他能做的,就是悶頭大睡,輾轉反側,昏昏沉沉,一覺到傍晚,然后強起出門,趁著夜色,去散會兒步。 《人生得遇蘇東坡》作者:意公子

蘇軾那闕著名的《卜算子》“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是在黃州寫的

那帖著名的行書《寒食帖》“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也是在黃州寫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選自《人生得遇蘇東坡》

我們心中那位樂觀的大文人,卻在這里寫下如此凄涼、悲傷的文字

可想而知烏臺詩案對他的打擊

但蘇軾之所以為蘇軾,就是因為他擁有無比強大、有彈性的內心,能助他面對挫折、消化困難

一個人成長的關鍵,就是看他在價值體系崩塌之后,在人生滿地殘渣的時候,有沒有能力重新建構起來。蘇東坡一定是有的。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默坐省察,將過去清零。 《人生得遇蘇東坡》作者:意公子

黃州雖無聊、清苦,但是也足夠靜,遠離喧囂

蘇軾得到了一個回顧人生、深刻自省的機會

他說,以前科考起點太高,總是認為自己有經天緯地之才,但摔了一個大跟頭后,他方才醒悟

在黃州,他穿草鞋、著布衣,和漁民樵夫一同生活

他和所有人結交,無論對方是府衙官吏還是農民百姓

因為俸祿微薄,不夠飯吃,他就在這里親自耕種

那片好友馮夢龍為他申請來的小土坡,成為他重新開始的地方

他管這里叫東坡,管自己就叫“東坡居士”

放下過往的榮耀與驕傲,將它們清零,才有重生的機會。 蘇軾死去了,蘇東坡即將重生。 而他重生的法寶,是兩個字,是我認為歷史上很多高傲的文 人都不具備的兩個字,那就是—— 生活。 《人生得遇蘇東坡》作者:意公子

在黃州,蘇軾蛻變成了蘇東坡

身體的勞動和腳踏泥土的踏實,讓他內心的陰霾一掃而空

沒有朝堂的勾心斗角,他充滿閑心,開始研究美食

回到生活的每一件小事中,蘇軾反而變得特別踏實

他開始重新接納生活

廟堂之上是生活,田間地頭亦是生活

明白了生活真諦的蘇軾,正一點點發(fā)生蛻變

勞作,鍛煉了身體的力量感。背沐陽光,腳踩大地。當蘇東坡開始關注天地,關注萬物生長時;當他趕在清明前播種水稻,在初夏時節(jié)分秧時;當他在泥土里尋找芹菜殘留的根莖,在月光下觀察晶瑩剔透的露珠時;當他想象著春鳩能成為盤中的佳肴,想象著豐收時節(jié)新米蒸煮成飯時……他似乎已經看見了竹籬間。那綠黃相間的果實垂于屋檐下。 《人生得遇蘇東坡》作者:意公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3

懷民亦未寢

在黃州期間,蘇東坡經常在周邊游歷,經常是隨心所至、乘興出門

那篇著名的《記承天寺夜游》就寫在被貶黃州的第四年

此時的他已經和生活和解,甚至還活出了生活的滋味

比如他已經琢磨出了燉豬肉的菜譜(也就是后來的東坡肉,他還為豬肉寫了篇頌)

而《記承天寺夜游》中的張懷民則剛剛被貶到黃州,人生大有不得志的灰暗

也許蘇軾想到自己剛被貶的心情,猜到懷民剛到黃州難以入眠,想幫他排解內心的孤苦

又也許是蘇軾見夜色極美,興起尋友的心難以按捺

不管是哪種猜想,不管懷民究竟睡還是沒睡

二人最后還是一起在大半夜里漫步庭院賞月了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的夜色

“月色入戶,欣然起行”的閑情、浪漫

“懷民亦未寢”的靈魂共鳴

都讓我們感受到了那個夜晚有多美好

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蘇軾的靈魂彈性,感受到他生命的尺度

正是因為他有這樣的胸襟

才能在最難捱的人生低谷中,長出名為“樂觀”的大樹

才能在盡全力走出黑暗后,還有力氣去好好生活、全力生活

甚至活出生活更好的一面,活出真正的豁達和灑脫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4

貶到哪里,就吃到哪里

在蘇東坡起起落落的人生里,吃,應該帶給了他精神上最大的慰藉。因為唇齒之間還能嘗到的世間百味,都在提醒我們:活著真好。 《人生得遇蘇東坡》作者:意公子

蘇軾的樂觀主義還表現在他對美食的熱愛上

無論到哪里,無論處于何種境地,“吃”都是他不會敷衍的事情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看到“竹外桃花三兩枝”,他會想:是啊,到了吃河豚的季節(jié)了

看到“泥芹有宿根”,他會想:等到出芽的時候,斑鳩應該可以吃了

他吃荔枝吃到寫下千古名句:日啖荔支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吃橙子也要寫出一闕好詞來:香霧噀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吳姬三日手猶香

他被貶到惠州的時候,想吃羊肉

可是他囊中羞澀,舍不得買好養(yǎng)羊肉吃,只能買點骨頭上粘著肉的羊脊骨

最后竟讓他研究出“羊蝎子”的吃法來:

他先是把羊脊骨給煮熟,趁熱撈出把水滴干,然后拿酒來浸泡,再撒上薄薄的一層鹽,最后再拿去烤,烤到嗞嗞微焦的時候,就可以吃了。 哇,太好吃了,酥脆焦嫩,吃起來還有點像在吃螃蟹。 他還把做法寫下來寄給弟弟蘇轍,在信里調侃他說:“老弟啊,你吃了三年公款大餐,大魚大肉,估計都咬不到骨頭,哪里像我能吃到這等好味道。所以啊,我寫這封信跟你嘚瑟一下,不是尋你開心啊,你照著做,是真好吃。不過我只偷偷告訴你一個人。這個吃法一旦流行開來,那些狗可就要不開心了。” 《人生得遇蘇東坡》作者:意公子

就連被貶到了海南這樣真正的蠻荒之地,蘇軾也很快找到了飽口福的辦法

那時的海南連米都沒有,一切物資都要靠船運來

但是蘇軾卻發(fā)現了享不盡的本土美食:烤生蠔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把小個的生蠔剖開,把肉和汁水跟酒一起煮,大個的生蠔就烤熟了吃,從來沒有過的美味??!他寫給兒子的信里說:你千萬別把這件事宣揚出去啊,我怕朝廷里那幫小人聽了,都想跑來海南跟我搶吃的。 《人生得遇蘇東坡》作者:意公子

你看,其實過好一生就是這么簡單,吃好每一頓飯,就算過好這一生了

蘇軾的樂觀主義就在于,他看歷經了生活的殘酷后,依然能熱愛生活

依然能吃好每一頓飯

無論到了哪種境地,他沒有放棄人生

他會想辦法找到樂子,然后痛痛快快地活下去

粗茶淡飯飽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布衣得暖勝絲綿,長也可穿,短也可穿。

草舍茅屋有幾間,行也安然,待也安然。

《山坡羊》張養(yǎng)浩

今天講述的蘇東坡故事選自意公子的新書《人生得遇蘇東坡》。

點擊封面,即可購買

《人生得遇蘇東坡》

作者:意公子

意公?擅長以以深?淺出的?式,把中華五千年?化?河?那些打動我們的?事物,帶進當下?們的?活。

她的“意公子講蘇東坡”相關節(jié)?累計播放量超7億次,全?3500萬?友都在聽。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這本書里,她不僅講述了蘇東坡的一生故事,還講述了對蘇東坡一生影響重大的人。比如他的伯樂歐陽修、他的父親蘇洵、母親程夫人、弟弟蘇轍以及三位人生伴侶王弗、王閏之、王朝云。

同時,意公子在這本書里對蘇東坡的人生和他的樂觀主義做了深度的剖析,讓我們對蘇東坡的了解不僅僅停留在“樂天派”“段子手”上,而是更深層次地去理解他是如何擁有樂觀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的,最終領悟到蘇東坡式的人生解法。

作為一個現代人,一個在生活中庸庸碌碌、磕磕絆絆的人,一個也曾遇到過迷茫低谷的人,對命運有無限的疑問和追尋,真的要來讀一讀蘇東坡的人生。

翻開他的人生,你一定能找到自己的人生解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