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美人遲暮,英雄末路。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宋慶齡晚年時不僅遭受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折磨,在她臨終時,身體渾身發(fā)熱,高燒持續(xù)數(shù)日不退。

鄧小平、王光美等人都十分關心宋慶齡的身體,王光美最后一次去探望宋慶齡時,發(fā)現(xiàn)這個曾經(jīng)風華絕代的女性,如今已被病魔折磨得不成樣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宋慶齡同志,我的朋友,你還好嗎?”王光美眼睛閃著淚光。

宋慶齡怔怔地望著王光美,她的嘴巴費力地張合著,似乎想要吐出什么話,但終究是氣若游絲,難以成型。

王光美將耳朵湊近宋慶齡的嘴邊,仔仔細細地聽她說話。

已經(jīng)88歲高齡的宋慶齡費力地將脖子抬起,用盡最后一絲力氣說出兩個字。

王光美聽到這兩個字,瞬間淚如雨下,她沒有想到自己與宋慶齡已經(jīng)相識多年,她對黨的這份熱愛,至今也沒有消退,反而越演越烈,超出自己的想象。

王光美趕緊將臉上的淚水往旁邊一抹,大聲呼喚道:“快!打電話給鄧小平同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電話那一頭很快接通,鄧小平在得知情況后連忙作出承諾,王光美將話筒放在宋慶齡的耳邊,鄧小平的聲音從電話那頭響起:“您如不測,我們會妥善安排。”

聽到這句話,宋慶齡綻放出笑容,她就像是想起人生中最為甜美的回憶,回到了自己最年輕的時刻。

宋慶齡最后說的兩個字,到底是什么呢?鄧小平為之作出的承諾又是什么意思呢?

兩人在漫長的祖國建設之路中,打下深厚的革命友誼,鄧小平在宋慶齡生命的盡頭許下承諾,幫助她完成最后一個愿望。

這是出于朋友的關心,更是對這位革命女性最高的尊重。

慶齡往事

宋慶齡是一位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女性,她不僅有堅強的革命意志,更有滿腔的女性柔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清政府應聲倒塌,統(tǒng)治中國數(shù)千年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皇帝制度終于被推翻了!

當時的宋慶齡也被這個革命浪潮深深感染,雖然她身處美國,但是父親常常給她寄來書信和報紙的剪影。

在這些資料中,她了解到中國現(xiàn)在“獨立、自由、民主、富強”的愿望與思想潮流。

一個名叫做孫中山的人映入她的眼簾,這個人為中國新思想奮力疾呼,為中國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臂之力,他為之奮斗的革命事業(yè),讓人心生向往。

“這是一個怎樣的男人?他的理想如此光輝燦爛,如果能有機會和他一起奮斗,那將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合上報紙,宋慶齡微笑著說。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久之后,國內(nèi)共和國建設的理想被扼殺在搖籃中,這個消息也傳到宋慶齡的耳朵里。

國內(nèi)革命浪潮正在漸漸消退!

意識到這一點,宋慶齡連忙收拾行李,馬不停蹄地趕回國內(nèi)。

正如她所料,剛剛回到祖國的宋慶齡滿懷抱負卻無從施展,革命就像是潮汐,亦漲亦退,現(xiàn)在正是消退的時刻。

宋慶齡無奈,只好告別父母親,千里迢迢、獨自一人來到東京。

她來到這里不僅是想要實現(xiàn)自己的革命理想,更是想要站在一個人的身邊,陪他一起奮斗,和他一起努力。

沒錯,宋慶齡最后來到革命黨人云集的東京,在這里找到了雄心勃勃的孫中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有些人的相遇與相愛,似乎從剛開始就已經(jīng)注定,就像早已寫好的劇本。

宋慶齡一來到東京,就成為孫中山的助手。

這個男人十分忙碌,他顧不上兒女情長,他的心中只包含著黎明百姓、國家危難。

但這并不能讓宋慶齡感到畏懼,她愿意站在這個男人的身邊,和他一起將革命事業(yè)推向更高的山峰。

1915年10月25日,宋慶齡往家中寄回一封信。

“女兒已決定和載之結婚,革命需要他,而他需要我,勿念,祝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么寥寥幾筆,可把宋慶齡的父母氣得不輕,他們一開始就反對宋慶齡與孫中山結合,如今女兒先斬后奏,直接將老父親嘉澍氣得躺在病床上。

嘉澍不顧自己身體情況,毅然決然地奔赴日本,想要阻止他們兩人的婚姻,結果卻晚了一步。

莊重嚴肅的婚禮現(xiàn)場上,嘉澍突然闖入,但沒有人注意這個瘦弱的老男人,他崩潰地坐在地上,然后掙扎著站起身來,默默離開現(xiàn)場。

宋慶齡與孫中山的婚姻,直接開啟她日后達到70年的革命生涯。

兩人婚后還沒過幾天安逸的日子,陳炯明叛變的訊息便傳到他們的耳中,當時情況危急,孫中山夫婦還未來得及作出反應,叛軍便已經(jīng)近在咫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山,你快走!”宋慶齡當時身懷六甲,身體沉重,不能跟上撤退的隊伍。

“我扶你,我們一起走,我不會棄你而去的。”孫中山拉著宋慶齡的手,說著就要向前跑去。

“你要明白,你可以失去我,但是中國不能失去你?!?/strong>宋慶齡淡然,她對生死看得很輕,對祖國看得很重。

夫妻倆就在這條十字路口分開,宋慶齡堅持讓孫中山先走,讓他不要等自己。

但沒想到的是,宋慶齡選擇的另一條逃亡之路坎坷不平,十分崎嶇,沒有跑多久,她就感到自己的肚子在隱隱作痛。

低頭向下一望,才發(fā)現(xiàn)鮮血早已浸濕她的雙腿,染紅她的褲子。

在艱苦的逃亡之路中,宋慶齡不幸失去了她的第一個孩子,但沒想到這也是她的最后一個孩子,在往后的歲月中,她不能再懷孕。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宋慶齡雖然最后和革命領袖站在一起,親身參與偉大的革命事業(yè),但她也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就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丈夫。

孫中山過世后,她成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宋慶齡希望以一己之力來支撐革命事業(yè)的順利發(fā)展。

命運是一種帶有戲劇性的東西,當初宋慶齡的父母堅決反對她嫁給孫中山,如今宋慶齡也堅決反對自己的妹妹宋美齡嫁給蔣介石。

“有些革命領導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步入歧途?!?/strong>宋美齡這樣評價蔣介石,因為他剛剛發(fā)動清黨運動,這與孫中山“聯(lián)俄聯(lián)共”的既定方針大相徑庭。

但是宋慶齡的苦口婆心并沒有發(fā)揮任何作用,宋美齡最后還是選擇了蔣介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懷揣著痛苦,宋慶齡在共產(chǎn)國際代表的介紹下,秘密加入了共產(chǎn)國際。

為了維護自己和孫中山共同的革命理想,宋慶齡不惜與妹妹宋美齡決裂。

但是這兩姐妹在分別之后,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使她們的命運重新交接,這一次是妹妹宋美齡求著姐姐,哭著說:“姐姐,看在以往的情面上,請你保證我丈夫的人身安全,好嗎?”

這一年是1936年底,中國爆發(fā)了西安事變。

宋慶齡的特殊身份使她斡旋在這場特殊事件之中,成為一個重要的引路人。她也推動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就像宋慶齡所說的那樣:“我始終堅持國共兩黨精誠合作,停止內(nèi)戰(zhàn),一致向外?!?/strong>

宋慶齡的態(tài)度不僅推動了國共再次合作,而且也讓宋氏姐妹冰釋前嫌,她們恢復了姐妹特殊電話專線“2080”。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宋美齡也問過姐姐,“你立下這么大的功勞,不如重新加入國民黨吧。我丈夫一定會給你謀求一個好職位的?!?/strong>

宋慶齡搖頭,說:“我不會再加入國民黨,因為它現(xiàn)在的理念、信仰、路線已經(jīng)和之前的國民黨不同,請你不要再勸我?!?/strong>

果然如宋慶齡所說的那般,此后她再也沒有加入國民黨,就連1949年宋美齡與蔣介石逃去臺灣之際,宋慶齡也沒有和他們一起去臺灣,而是選擇留在祖國大陸。

建國之后

宋慶齡在革命勝利初期選擇留在上海,住在一所公館內(nèi)。

此時解放軍已經(jīng)攻入上海,眾多士兵就這樣整整齊齊地睡在馬路上,因為部隊里面有規(guī)定:不能擾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在一天下午,急促的敲門聲驚動宋慶齡,她連忙讓門管開門。

來者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zhàn)軍的一位排長,他先是禮貌地向門管敬禮,然后說:“這所公館內(nèi)住的是資本家嗎?如果是,請你們打開大門,讓我們的士兵在里面休息?!?/strong>

門管有些不耐煩,他大聲吵嚷著說:“這里不是資本家的房子,請你們另尋他處吧!”

排長向里面望了望,再次真誠地說:“外面正在下大雨,士兵們冷極了,希望能夠進來躲躲雨?!?/strong>

門管不再搭話,打算將門直接關上。

此時宋慶齡的聲音從門后響起,她翩然而來,從容淡定,望向門口的解放軍戰(zhàn)士,她微微一笑說:“我是宋慶齡,我住在這里,里面只有我和幾個婆子,你們部隊住進來會不方便。”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過,如果你們實在要住,就請陳毅司令員打電話給我吧。”宋慶齡看著那位排長,顯得格外冷靜。

排長連聲抱歉,他沒想到居然把宋慶齡的住房當成資本主義家的公館,他臉“刷”地一下變得通紅,連忙退出門外。

陳毅和鄧小平得知此事后,十分重視,他們立即決定親自上門道歉。

也正是因為這次烏龍事件,宋慶齡與鄧小平之間有了第一次見面,也從此一步步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鄧小平和陳毅來到宋慶齡公館的門口,輕輕叩門,又是那個門管探出頭來,這次他的態(tài)度變得謹慎很多,顯然被宋慶齡“教訓”過了。

他禮貌地問:“你們是誰?來這里有什么事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們是來找宋慶齡女士的,我是鄧小平,他是陳毅,請你幫我們傳達一聲?!?/strong>鄧小平語氣溫和。

很快大門便被打開了,宋慶齡親自來到門口迎接二位,鄧小平進門后暗自觀察了一下這座房子的環(huán)境,發(fā)現(xiàn)這里不僅人員稀少,就連守門的警衛(wèi)也沒有。

“宋慶齡同志,你好,我們是來為昨天的事情道歉的,我們的戰(zhàn)士唐突了,請你原諒?!?/strong>鄧小平真誠地說。

“不用這么客氣,戰(zhàn)士們?nèi)绻雭碜。鋵嵨疫@里也住得下?!?/strong>宋慶齡笑著說。

三個人相互寒暄著,沒一會兒,陳毅和鄧小平便決定告辭。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臨別之際,鄧小平告訴身邊的助理說:“你去派幾名士兵過來,宋慶齡女士這里連個警衛(wèi)都沒有,像什么話呢?”

最后,陳毅和鄧小平?jīng)Q定先給宋慶齡女士100萬人民幣,幫助她渡過眼前的難關,緩解她的經(jīng)濟緊張。

有了這一次的交往,陳毅的直率開朗,鄧小平的儒雅風趣,宋慶齡的優(yōu)雅從容,成為三個人在彼此心目中的印象。

鄧小平曾說:“宋慶齡女士是一名人才,不要屈才?!?/strong>

所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宋慶齡也擔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職位。

可是她并不醉心于政治,她更想要為世界各地的兒童和婦女謀求更大的福利與資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51年,宋慶齡榮獲斯大林和平獎,這個獎項的獎金豐厚,但她并沒有選擇將這筆錢收入腰包,而是將它全部捐出。

并且宋慶齡還用自己的積蓄在上海建造了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

在一次和鄧小平的聊天中,宋慶齡無意中談及自己對中國未來發(fā)展方向的意見,她說:“如果要發(fā)展,如果要改善生活環(huán)境,那么就要共同富裕。”

“共同富?!?,也是鄧小平在未來進行改革開放時所提出的一個口號,一種理念。

兩人相談甚歡,他們的思想活躍,相互傾訴著對未來中國發(fā)展方向的暢想。

可能是受到解放軍生活方式的感染,宋慶齡女士的生活日益簡樸,隨著她年齡漸漸增加,她的身體也慢慢變胖,很多衣服已經(jīng)不再合身。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她就將以前的便衣,旗袍,睡衣通通從兩邊剪開,然后縫上新的布料。

這些衣物看上去天衣無縫,渾然一體,讓人根本想不到這些寬大的衣服是由之前的舊衣物改造而來的。

無論是生活上還是思想上,宋慶齡越來越向著黨中央看齊,鄧小平也因為工作的原因,經(jīng)常與宋慶齡女士合作。

兩人漸漸結下深厚的友誼,鄧小平也在未來的工作中越來越信任宋慶齡。

1977年8月24日,一通電話在宋慶齡的房間內(nèi)響起,原來是鄧小平!

她連忙接通電話,電話那頭傳來鄧小平的聲音,感覺十分緊急:“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和你面談?!?/strong>

還沒等鄧小平說完,宋慶齡便風風火火地說道:“馬上來?!?/strong>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等到宋慶齡趕到鄧小平所在的會場時,才發(fā)現(xiàn)那里已經(jīng)坐滿了人。

原來鄧小平正在為改革開放和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這兩個問題上猶豫不決,他需要得到其他人的幫助,而宋慶齡也是其中之一。

會議結束后,宋慶齡來到鄧小平的面前,握住他的雙手,說:“改革開放對中國是一件有益的事,我會支持你!”

說完這句話,宋慶齡便離開了會場,在此后的工作中,宋慶齡一直不遺余力地支持鄧小平。

十一屆三中全會終于召開那一天,宋慶齡在會場上默默擦著眼淚,她說:“我希望能看到中國國防現(xiàn)代化,生產(chǎn)、科技、學術、文化繁榮昌盛的那一天?!?/strong>

中國改革開放方針能夠順利發(fā)展,宋慶齡女士是出了一份力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身后之事

日子就那樣一天天過去,就像之前度過的無數(shù)個歲月那樣。

宋慶齡女士也日漸蒼老,但她沒有忘記自己為之奮斗的婦女與兒童福利事業(yè),她一直致力于改善社會底層人口的生活條件。

1981年3月,88歲高齡的宋慶齡發(fā)覺自己再也無法為事業(yè)貢獻力量,她躺在病床上,只覺得呼出去的氣息多,吸進來的空氣少。

她的一生已經(jīng)十分圓滿,曾大膽追過夢,曾為婦女兒童吶喊,也曾失敗過,更為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奉獻過自己的一份力量。

但還有一件事情讓她如鯁在喉,她拼盡全力讓人喊來自己的好朋友王光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王光美一來,她便顫顫巍巍地直起身體,拼盡全力地說出兩個字:“入……黨?!?/strong>

原來宋慶齡曾多次申請入黨,但由于她的身份特殊,在祖國發(fā)展時期,宋慶齡黨外人員的身份更有利于她為祖國作出貢獻,所以宋慶齡入黨的計劃一直向后推遲。

如今她已經(jīng)身染重病,將不久于人世,這件事情成為壓在她心頭的一個重擔。

王光美看著面前已經(jīng)病入膏肓的宋慶齡,她怎么也想不到,在這樣一個柔弱女性的身軀里,竟然隱藏著如此巨大的能量。

悲傷的情緒從胃里一直涌動到喉管中,王光美哽咽,她擦了擦淚水,連忙跑出去給鄧小平打了一個電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聽完這件事情后,鄧小平立即召開中央政治局緊急會議,在會議上,大家一致決定讓宋慶齡女士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這件事情板上釘釘后,鄧小平立刻馬不停蹄來到宋慶齡的身邊,看望她的情況。

“宋慶齡同志,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一名正式的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了?!?/strong>鄧小平站在病床旁。

“真好,謝謝你們……我現(xiàn)在沒有任何遺憾了。”宋慶齡熱淚盈眶,她現(xiàn)在高興得像一個小孩子。

5月29日,宋慶齡與世長辭。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鄧小平得知消息后,感嘆地說:“她死后不入紫金山,不愿分享革命烈士的光輝,而是埋葬在父母的身邊,像這樣有大義,有孝心的女子,真是令人敬佩!”

6月3日,國家為宋慶齡女士舉辦一場追悼會,北京一片靜默,唯有香樟樹的氣息飄揚在半空中,帶著一抹芳魂飛去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