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烏長期的沖突中,能源設施成為爭斗的關鍵。近日,俄羅斯向歐洲輸送的天然氣站點被摧毀,此次襲擊,無疑對俄羅斯是個巨大打擊。同時,為了減緩其他戰(zhàn)線上的壓力,烏軍對別爾哥羅德發(fā)起了反攻行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烏克蘭絕地反擊,俄羅斯能源被襲

烏克蘭的攻擊目標逐漸從單一的軍事目標,擴展到了能源設施領域,蘇賈天然氣計量站遭襲,它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是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樞紐之一,每天的輸出量達到4200萬立方米,考慮到烏克蘭在遠程無人機領域持續(xù)取得突破,俄羅斯可能會面臨更多類似的打擊。

目前,烏克蘭的戰(zhàn)略重點已經轉向對俄羅斯能源設施的打擊,尤其是那些對俄羅斯經濟至關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氣設施。雖然在導彈攻擊方面,烏克蘭尚未能完全與俄羅斯匹敵,但在遠程無人機的使用上,烏克蘭卻取得了顯著進展?,F如今,烏克蘭的遠程自殺性無人機攻擊,已經成為了與俄羅斯對抗的重要手段。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別爾哥羅德戰(zhàn)事激烈,烏軍計劃差點得逞

烏軍再次集結了超過1000名士兵,以及多輛坦克和裝甲車,在別爾哥羅德州的進攻越來越激烈,對多個定居點構成了威脅,俄軍積極組織防御,迅速布置反步兵地雷,封鎖了后撤路線,試圖遏制住烏軍的進攻步伐。

俄軍早有準備,通過光纖無人機、遠程火炮等,封鎖了烏軍的撤退路線,尤其是在別爾哥羅德地區(qū)的烏軍,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困難。此外,俄軍還通過空中支援和炮火打擊,加強了前線烏軍的壓力,由于地雷的封鎖,烏軍的補給渠道受到限制,在這種局面下,烏軍只能依賴無人機輸送物資。

隨著戰(zhàn)事的加劇,俄羅斯的態(tài)度愈發(fā)的強硬,使得和平談判的可能性變得渺茫,烏克蘭在兵力和資源消耗接近枯竭的情況下,依舊選擇強行反攻,似乎是在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企圖通過最后的反擊尋求突破。但過度依賴有限的兵力和物資,烏軍不僅無法實現戰(zhàn)略目標,還可能失去最后一絲的翻盤機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俄烏消耗巨大,特朗普目的達成

俄烏戰(zhàn)爭已經持續(xù)了三年多,烏克蘭和俄羅斯都遭到了嚴重消耗,這正是特朗普想看到的,坐收“漁翁之利”,傷亡的人數令人痛心,估計兩國的死亡人數都在70到100萬人之間,這對于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無法承受的重創(chuàng)。

俄羅斯人口大約為1.4億,而烏克蘭的人口只有4000萬,兩者的傷亡比例之大。在俄羅斯這個人口基數下,70多萬人死亡,意味每一百萬中就有五十多人喪命于戰(zhàn)場,而烏克蘭這個較小的國家,傷亡更為慘烈,大部分都是青壯年男性,是烏軍的核心力量。

更為嚴重的是,在戰(zhàn)爭的影響下,俄烏兩國的勞動力結構被摧毀,年輕勞動力幾乎殆盡,導致了社會各個層面的缺失,要知道,科技、工業(yè)、農業(yè)等領域的正常運轉,都需要大量的年輕勞動力來支撐,國家的生產力下降,社會的創(chuàng)新動力也會停滯不前。

為了彌補這些不足,俄羅斯和烏克蘭可能不得不依賴外來移民,尤其是來自中亞和高加索地區(qū)的移民,這些移民將填補空缺,可能將承擔起社會和經濟的重擔,在未來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