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聯(lián)合國人口司”正式報告稱地球人口達到了80億。要知道,1945年二戰(zhàn)剛結(jié)束的時候地球人口不過24億,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翻了3倍不止。

隨著地球人口的不斷膨脹,地球上的人均資源也越來越少。這種背景下,不少人都在暢想尋找“第二個地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人類一直在尋找第二地球)

距離地球最近的“類地球行星”

經(jīng)過人類這些年來的航天技術(shù)發(fā)展,還真就在地球之外找到了很多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其中距離地球最近的是格利澤(Gliese) 12b,它距離地球僅僅40光年。

Gliese-12b是一顆位于雙魚座的恒星,這顆恒星距離太陽系約40光年,是一顆質(zhì)量約為太陽24%的冷紅矮星,其半徑約為地球27%,表面溫度約 3296K(太陽約 5778K)。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Gliese-12恒星

Gliese 12b,就是圍繞著該顆恒星的第3顆行星(也有科學(xué)家認為該星系還有2顆人類未發(fā)現(xiàn)的行星,Gliese 12b可能是該星系第5顆行星)。

這顆行星距離其圍繞的恒星大約0.0668 AU(0.0668個地球到太陽的距離),也就是9993137.76 公里左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和地球相比,Gliese 12b的表面溫度和體積和地球比較像,但質(zhì)量以及大氣層就和地球相差比較遠了。

在體積上,Gliese 12b的半徑相當于0.958個地球,體積介于地球和金星之間。

但是在體積和地球非常相似的情況下,Gliese 12b的質(zhì)量卻遠大于地球,相當于3.87個地球質(zhì)量。

至于表面溫度,有科學(xué)家認為Gliese 12b如果不存在大氣層的話,以其圍繞恒星的距離,它的表面溫度應(yīng)該在42攝氏度左右,這個溫度很接近地球赤道的溫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如果Gliese 12b存在大氣層,那么其恒星散發(fā)出的溫度就能被其儲存,Gliese 12b的表面就可能出現(xiàn)“溫室效應(yīng)”。

至于Gliese 12b如果有大氣層后其表面溫度會是多少,要看其大氣成分。不同的氣體產(chǎn)生的溫室效應(yīng)效果是不一樣的。

如果該行星的大氣中存在比較多的二氧化碳以及甲烷等“溫室氣體”,那么它的表面溫度可能達到200~400攝氏度,甚至可能更高。

此外Gliese 12b的一年相較于“地球年”也比較短,它圍繞其恒星轉(zhuǎn)一圈需要大約307個小時,也就是地球上的大約12.8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行星公轉(zhuǎn))

至于Gliese 12b上的“一天”是多少,當前科學(xué)家們還沒有對其自轉(zhuǎn)展開過研究。

有科學(xué)家認為Gliese 12b是一顆被“潮汐鎖定”的星球。如果此事為真,那就意味著該行星是相對不自轉(zhuǎn)的。它的一面永遠向著其星系的恒星,另一面永遠向著寒冷的宇宙。

由此可以看出,Gliese 12b看似美好,但人類要對其展開太空殖民也挺難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人類難以對Gliese 12b殖民

首先是Gliese 12b的大氣問題就不好搞。如果Gliese 12b沒有大氣層,那么其表面平均溫度就達到了42攝氏度,這是和地球相近的。但它要是有大氣層,其表面溫度少則上百攝氏度,多則400攝氏度以上。

事實上在太陽系內(nèi)部就有一顆因為大氣導(dǎo)致“溫室效應(yīng)”,從而導(dǎo)致人類無法居住的行星,那就是金星。

金星和地球同樣位于太陽系宜居帶內(nèi),但因為其大氣成分有超過96%都是二氧化碳,因此金星表面有非常嚴重的“溫室效應(yīng)”,使其表面溫度達到了462攝氏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其次就是潮汐鎖定的問題。如果Gliese 12b真的被潮汐鎖定了,那么其行星表面顯然將同時存在極寒和極熱現(xiàn)象。

當然也有科學(xué)家認為,如果Gliese 12b存在大氣層,那么在其行星的“極熱面”和“極寒面”的交界處可能存在宜居帶。在宜居帶內(nèi)其溫度將達到適宜人類居住的程度,也就是平均42度左右。

然后是重力問題。Gliese 12b的地球質(zhì)量差不多是地球的3.87倍了,在其半徑為地球0.958倍的情況下,其星球表面重力大約為地球的4.22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Gliese 12b引力大約為地球的4.22倍)

一顆行星的質(zhì)量對于生物的影響非常巨大。事實上在地球上,因為重力問題就已經(jīng)能決定一個生物的生死了。

比如說在大海中,因為海水的浮力可以抵消一部分的重力,所以海洋中能存在藍鯨這種體長達到30米,體重達到150噸以上的動物。

而藍鯨的這個體重以及其生命形態(tài),在陸地上就很難存活了。一旦藍鯨擱淺在陸地上,其體重會直接壓碎藍鯨的內(nèi)臟,導(dǎo)致藍鯨死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個重力數(shù)倍于地球的行星,如果能自然演化出生命,那么這顆行星上的生命要么體型非常小,靠著小體型盡可能的抵消重力帶來的影響。要么就是外形像蜈蚣一樣,有很多條腿且無法直立行走,靠著更多的腿來分散重力對身體的影響。

至于我們?nèi)祟悾搅薌liese 12b上估計摔一跤都得骨折。

如果人類真的完成了對Gliese 12b的殖民,那么生活在Gliese 12b上的人類將一代比一代矮,骨骼一代比一代粗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重力對人類健康影響巨大)

此外重力對于人體健康也會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在高重力環(huán)境下人體容易產(chǎn)生高血壓和心肌肥大等癥狀。因此人類如果完成對Gliese 12b的殖民,那這些人的健康狀況想必不會太好。

最適合人類首先殖民的是火星

其實說到太空殖民,最適合人類的其實是火星,它簡直就像是宇宙留給人類的“新手大禮包”。

除開沒有大氣和沒有液態(tài)水之外,火星太適合人類殖民了。

火星的質(zhì)量約為地球的38%,雖然重力太小也會引發(fā)人體健康問題,但比起4.22倍重力影響,火星重力對人體的影響顯然要小很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火星)

并且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對于太空殖民都是想象將其環(huán)境改造得和地球一模一樣,甚至是可以在其地表耕種。

但如果人類不生活在地表,而是生活在地下呢?

毫無疑問,在火星上建造大量的地下城市,也能容納大量的人口。并且火星因為沒有了地質(zhì)活動,所以地質(zhì)情況非常穩(wěn)定,建造地下城市還不用擔(dān)心地震之類的情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人類或許可以在火星上建立地下城市)

所以人類如果要對外殖民的話,火星估計是人類的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