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方小寸
來源:如也的書桌(ID:Ruye-desk)
芒果臺看來是真的急了,《浪姐6》從初見面就貢獻了很多名場面,一公上集就有陳德容的抓馬流量,沒想到“扯頭花”戲碼下集還安排了一組。
知名旅行博主房琪這次不僅是《珊瑚海》的隊長,還操刀了《浪姐6》的很多文案,“皇族”身份亮了明牌。
“2020到2025,那是乘風跨過五年的時間差。28到18,那是長沙到陵水的緯度差。乘風第六年,我們決定走出攝影棚,撥動經(jīng)緯度,去沒有天花板的地方?!?/p>
這是房琪為《浪姐6》開篇寫的文案,我只能說:想念吳夢知。
文案高下咱們先不評判,來看看房琪這個隊長當?shù)脑趺礃印?/p>
房琪的隊員是彭小苒和何泓姍兩位演員,加上她這個自媒體人,實力相當一般。
《珊瑚海》又是群眾基礎非常強的一首歌,所以三個人在練習和編排上發(fā)生了兩次大沖突,最近也在網(wǎng)上吵得沸沸揚揚。
且不說芒果臺的剪輯和劇本因素,單看這兩次沖突中房琪這個隊長的處理,我們會發(fā)現(xiàn)溝通不當引發(fā)的團隊內(nèi)耗,是職場中的大忌,職場人特別是新人,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01
矛盾復盤
房琪組究竟踩了哪些雷?
1. 加RAP事件:一場“無效溝通”引發(fā)的血案
因為《珊瑚?!反蠹叶继煜?,演唱不專業(yè)的三人很難出彩,彭小苒提議加入說唱元素,而且一想再想,自以為特別靠譜,馬上找朋友制作了DEMO。
房琪一開始就滿臉不認可,但沒有明說,彭小苒腦子一熱到處找老師求認同,最終音樂總監(jiān)趙兆否決了該方案。

房琪的致命操作:
“陰陽拒絕”埋雷:當彭小苒首次提出想法時,房琪用“加RAP會被罵上熱搜”調(diào)侃回避,未直接表明反對立場。
這種“委婉”導致彭小苒誤以為隊長默許,繼續(xù)推進方案。

公開場合打臉隊友:彭小苒在尋求音樂老師同意的時候,房琪才在音樂老師面前直接駁回彭小苒的提議,并指責其“不尊重團隊”,讓隊友當場下不來臺。
這種私下不明說,“當眾處刑”式溝通徹底激化矛盾。

忽視團隊共識流程:站在彭小苒的角度,何泓姍說自己不會唱rap,要唱其他人唱,不算反對;房琪雖然沒有同意,但也沒有明確反對。
彭小苒會覺得是非專業(yè)人士拿不定主意,所以一直找自己的朋友、Vava、音樂老師、趙兆求認可。

而房琪的每一次“不認同”,都是在彭小苒不在場的情況下表示的,所以她的態(tài)度在彭小苒看來就是突然轉變的。


作為隊長,房琪未組織三人充分討論方案可行性,反而任由彭小苒單方面推進,事后又抱怨“隊友不商量”——本質(zhì)是管理失職。
2. 訓練時長矛盾:信息差引發(fā)的信任崩塌
房琪在群聊中多次催促隊員線上合練未果,節(jié)目組剪輯呈現(xiàn)彭小苒、何泓姍“消極怠工”,但群聊事后被證明是芒果臺根據(jù)房琪單方面敘述編造的。

后采只有房琪單方面的痛哭和傾訴,沒有彭小苒和何泓姍的解釋,被淘汰的何泓姍只能借助微博自辨。

房琪的溝通硬傷:
自我中心”式溝通:房琪堅持要求線上會議,但未明確約定具體時間,僅單方面在群內(nèi)發(fā)消息催促。
當隊員因工作未能及時回復時,她直接認定對方“不配合”,缺乏換位思考。
情緒化表達激化對立:房琪在采訪中反復強調(diào)“焦慮”“無助”,并通過節(jié)目組放大“受害者”人設,導致觀眾對隊員產(chǎn)生偏見。
這種“訴苦式溝通”本質(zhì)上是對團隊信任的破壞。

(哭之前還有一段日記式文案烘托氣氛)
忽略規(guī)則解讀:節(jié)目組明確給出7天自由練習期,隊員外出工作合規(guī),但房琪未提前與隊員確認日程安排,反而將責任歸咎于對方“軋戲”,粉絲曬出二人行程之后才知道二人均未進組。
我不知道是不是芒果臺只給了房琪劇本,彭小苒和何泓姍成了“助演”,但這波言辭,真的令很多人對房琪有了改觀。

02
職場新人必避的
“房琪式溝通”三宗罪
1. 說話繞彎子,把“委婉”變成“挖坑”
房琪面對分歧時,習慣用調(diào)侃、暗示代替直接表達(如用“加RAP會被罵”暗示反對)。
這種溝通方式在職場中極易造成誤解,尤其當對方性格直率時,模糊表態(tài)等同于默許。
職場真相:成年人的世界里,沒有“你應該懂我”的潛規(guī)則,只有“明確需求——確認共識”的生存法則。
2. 遇事先訴苦,把“焦慮”當作武器
房琪在訓練矛盾中反復強調(diào)個人情緒(如“哭了”“焦慮”),利用節(jié)目剪輯塑造“委屈隊長”形象。
職場中類似行為(如群聊抱怨“加班好累,同事都不幫忙”)本質(zhì)是道德綁架:用情緒替代事實,用苦勞掩蓋失職。
真正專業(yè)的職場人,會聚焦問題解決而非情緒宣泄。
3. 公開場合搞“人格謀殺”
房琪在老師面前駁回彭小苒提議時,扣上“不尊重團隊”的帽子,這是典型的職場PUA話術。
公開批評隊友的動機而非行為(如“你總是自作主張”),不僅無法解決問題,還會徹底摧毀團隊信任。
記?。郝殘雒軕P起門來解決,打開門只能展示結果。
03
職場溝通急救包
從浪姐沖突中學到的4個黃金法則
法則1:需求表達,遵循“三明治結構”
錯誤示范(房琪式):“加RAP不合適,你非要加就是不顧團隊!”
正確操作:
第一層(肯定意圖):“小苒提議創(chuàng)新很棒,說明你對舞臺有想法?!?/p>
第二層(提出顧慮):“但《珊瑚?!繁旧硎鞘闱榍覴AP可能破壞情感連貫性,觀眾接受度也有風險?!?/p>
第三層(給出方案):“我們可以先集中練好原曲,如果你堅持嘗試,明天下午3點我們?nèi)?音樂老師一起評估DEMO,投票決定如何?”
法則2:時間管理,用“顆粒度”打敗模糊
錯誤示范(房琪式):“大家盡快線上開會!”
正確操作:
明確需求:“我們需要在周四前確定分詞方案,建議今天20:00-21:00騰訊會議討論,請確認時間是否OK?”
備選方案:“如果時間沖突,請各自在明早10點前單獨反饋意見,我會整合后發(fā)群確認?!?/p>
法則3:沖突處理,牢記“電梯原則”
錯誤示范(房琪式):當眾指責隊友“不尊重團隊”。
正確操作:
第一步(冷卻情緒):“小苒,關于RAP方案我有些不同想法,方便現(xiàn)在單獨聊5分鐘嗎?”
第二步(聚焦行為):“你在未達成共識前直接找老師溝通,可能導致方案反復,下次能否先內(nèi)部討論?”
第三步(共識收尾):“以后有新想法,我們定個規(guī)則:先群內(nèi)提案,24小時內(nèi)必須集體討論,你看行嗎?”
法則4:團隊建設,制造“非功利性交流”
對比案例:很多組在7天自由訓練期通過閑聊、分享故事快速破冰,而房琪組只談工作導致關系僵硬。雖然事后她有所改變,但為時已晚。
職場應用:
每周安排15分鐘“茶水間時間”,聊八卦、吐槽綜藝、分享零食。
新人入職時組織“三個秘密”游戲:每人說一個愛好、一個怪癖、一個職場恐懼。
04
總結:職場沒有“應該懂”
只有“說清楚”
房琪組的矛盾根源,在于把職場溝通幻想成“文藝片”——期待別人讀懂她的欲言又止,體諒她的焦慮脆弱。
但現(xiàn)實職場是“紀錄片”:所有未被明確表達的需求都是無效需求,所有未被書面確認的共識都是潛在矛盾。
給年輕人的終極建議:
戒掉“房琪式玻璃心”:委屈不會換來理解,專業(yè)才能贏得尊重。
修煉“人間清醒嘴”:能一句話講明白的事,別用十句鋪墊;能今天確認的deadline,別拖到明天猜謎。
記住“職場第一性原理”:溝通的目標不是證明自己正確,而是推動事情向前。
THE END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