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后半生》是一部都市老年婚戀輕喜劇,講述了文學系退休教授沈卓然,在妻子離世之后的情感經(jīng)歷。

沈卓然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七十大壽最后成了一場鬧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自從護士長連亦憐和他提出過戶房子的事情,沈卓然心里就不大痛快,有些事情就是這樣,理性上可以理解,但感性上還是難以接受。

但是他最終還是取得了兒女的理解,拿出一個自認為很有誠意的方案,百年以后把房子賣了,換成兩套小房子,連進和沈多樂一人一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然而連亦憐對這個方案并不滿意。她不年輕了,孤兒寡母只會越來越弱勢,她愿意照顧糟老頭子,但也害怕夜長夢多。

壽宴前雙邊攤牌,讓雙方的好心情一下子都沒有了,連亦憐甚至當場想要撂挑子走人。

沈卓然是要臉面的,只能是放低姿態(tài)道歉,希望連亦憐能配合他把壽宴演完,不要冷落了客人,之后再仔細商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沈卓然還是理解連亦憐的不安全感,所謂在做商討,其實就是可以通過法律手段,通過簽訂協(xié)議,保障不會毀約。

但連亦憐顯然是不想給沈卓然面子了,在壽宴上迎來送往到時候,不斷給兒子連進無辜委屈的眼神。

而這種眼神也終于刺激了連進,終于是情緒大爆發(fā),指著沈卓然的鼻子就是一段輸出,和沈多樂打架,最后還把蛋糕推倒。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段相差二十歲的黃昏戀,也到此戛然而止。

這場鬧劇受傷最深的表面上看是沈卓然,面子徹底丟光了,但其實并不然。

這段時間得到連亦憐的悉心照料,整個人容光煥發(fā),像是吸了陽氣一般,最后在物質(zhì)上沒有多少損失。

唯一損傷的只有面子,成為了圈子里茶余飯后的閑話,但都七十歲的人了,也不大在乎這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真正的輸家其實是連進。連進心疼媽媽,不希望母親白天辛苦上班,下班還要照顧糟老頭子。

但這就是現(xiàn)實,這就是生活,人和人從來都是價值交換,連亦憐能拿出來作為交換的,也就只有這些了。

連進嘴上說的好聽,想成為母親的依靠,但現(xiàn)實是沒有沈卓然的幫助,他連工作都找不到。

其實沈卓然是連亦憐最好的選擇,雖然年紀大了,但修養(yǎng)和形象都還在線,更重要的是能給情緒價值。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對于連亦憐來說,至少沈卓然沒有讓她生理性排斥。和沈卓然在一起,她多數(shù)時候還是開心的。

離開沈卓然后,她也找到了愿意給房子的,但對方是一個八十歲的半癱的好色老頭,兒子是商人。

商人從來都是最精明的,你可以掙他的錢,但絕對占不到便宜。

這一次房子有了,但連亦憐也真正成為了保姆,而連進也失去了工作,失去了進入社會的機會。

或許連進從一開始就不是真正為母親考慮,他只是不想和任何人分享媽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輸家自然就有贏家,最大的贏家自然是靜敏葬禮上,哭的最兇的親家母孫寶琴。

孫寶琴從一開始就很反對沈卓然搞黃昏戀。

混跡廣場舞圈多年,沒有人比她更清楚這群老太太的心思,都是想要占便宜的。

要么沖著房子來,要么兒女不在身邊,希望找個人互相照顧。

前者就和連亦憐一樣,后者最后還是要劉麗娜來照顧,怎么看吃虧的都是自己女兒,所以孫寶琴絕不允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后來見實在攔不住了,只能搶占主動權(quán),自己幫著篩選介紹,先過自己這關(guān),只是沒想到半路殺出一個連亦憐,在醫(yī)院鉆了空子。

在孫寶琴眼里,親家的房子將來都是她大外孫沈多樂的。萬一沈卓然走得早,她和丈夫還能住過去,享受女兒女婿的照顧。

一家人整整齊齊,享受天倫之樂。如果多出一個陌生人,那就太膈應(yīng)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今這樣的結(jié)局可以說是最好,老狐媚子連亦憐走了,沈卓然被潑了冷水,就算再找也會警惕起來。

孫寶琴從不介意沈卓然找對象,但她決不允許女兒有第二個婆婆,外孫子有第二個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