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區(qū)少年郭滴海,巧計偵察真厲害?!边@句革命戰(zhàn)爭年代流傳在福建龍巖一帶的順口溜,講述的是紅軍小偵查員郭滴海從小受家人影響,經(jīng)常裝扮成“小叫花子”的模樣,深入敵營搜集情報的事跡。
1921年,郭滴海出生在福建龍巖一個革命家庭,他的哥哥姐姐都是共產(chǎn)黨員,因此郭滴海從小就懂得很多革命道理。在郭滴海12歲的時候加入了紅軍,由于經(jīng)常穿著一身補丁摞補丁的衣服,困的時候無論在什么地方倒頭就睡,因此大家都笑稱他為“小叫花子”。
1930年,國民黨反動派開始對中央蘇區(qū)發(fā)動“圍剿”。郭滴海在跟隨部隊轉移的過程中,一天夜里忽然想上廁所,結果由于太困,上完廁所之后就在附近的破廟里睡了下來。
結果部隊半夜臨時轉移,等部隊集合完畢,郭滴海的姐姐才發(fā)現(xiàn)弟弟不見了。盡管大家都惦記著郭滴海,但敵人的大部隊已經(jīng)非常接近,只好放棄尋找先行撤離。

第二天天還沒亮,正在睡夢中的郭滴海就被一陣腳步聲和說話聲吵醒,當他睜開眼睛的時候,一列國民黨部隊恰好從他眼前走過。郭滴海頓時清醒過來,當他壯著膽子走出破廟的時候,立刻被敵人抓了起來。
“我不是探子,我是要飯的叫花子!”郭滴海一聽敵人說他是“紅軍探子”,趕忙扯謊道。沒想到敵人嘿嘿一笑:“看你臉蛋圓圓的,哪里像叫花子?”旁邊有人還故意說要把郭滴海拉去斃了,看他說不說實話。
“叫花子吃百家飯,吃飽肚子睡大覺,哪有不胖的?”郭滴海毫不驚慌地說道:“就算你們把我斃了,我也還是個叫花子!”
敵人見郭滴海如此冷靜,再加上他衣著破爛,頭上還插著幾根茅草,便將他放了。郭滴海也沒有離開,干脆在破廟里住了下來,白天到處要飯,順便觀察敵情,晚上就睡在草窩里。

時間一長,敵人非但不防備他,還漸漸和他熟絡起來,郭滴海也趁機了解了更多敵人的情況。
趁著一個深夜,敵人都熟睡之后,郭滴海逃走去尋找紅軍,走了好幾天才見到紅軍的偵查員。紅軍根據(jù)郭滴海的情報,一舉將敵人消滅,將郭滴海送到他姐姐身邊,大家都稱贊郭滴海有膽量,又聰明。
自此之后,郭滴海就經(jīng)常假扮成叫花子,在敵軍駐地周圍轉悠,即使被抓了也不慌,拿出自己叫花子的身份,還以退為進央求敵人給自己找個掃大街的工作。就這樣,郭滴海經(jīng)常到敵軍駐地周圍打探消息,很快成長為一名熟練的偵查員。
1941年,國民黨發(fā)動“皖南事變”,郭滴海所在部隊遭敵人重兵包圍。在敵我力量懸殊、彈盡糧絕的情況下,郭滴海主動請纓擔任偵察分隊隊長,帶領三名戰(zhàn)士到前沿偵察尋找突圍路線,結果遭遇國民黨軍,激戰(zhàn)中身中數(shù)彈英勇犧牲,年僅20歲。

新中國成立后,張愛萍將軍曾撰寫《偵察英雄郭滴?!芬晃?,贊揚他“機智勇敢、臨危不懼”的精神,而郭滴海的事跡也被編入兒童團故事選編,成為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經(jīng)典案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