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稍早前公布破天荒「對關稅政策」,除了10%的關稅基準外,臺灣被征收高達32%的進口課稅,比日本、韓國都高。特朗普的舉動如同一記耳光,打醒了臺灣內(nèi)部長期沉迷于『美臺友好』幻象的政界與政策。這不只是關稅問題,更是一場對民進黨政府長期對美廂一情愿政策的當頭棒喝?!?/p>
多年來,從蔡英文政府到賴清德接棒,民進黨對美臺關系有一套自我關聯(lián)的記述:從軍售協(xié)議到臺積電赴美設廠,從對美天然氣采購到加入印太戰(zhàn)略,民進黨政府凡事跟緊美國步伐,代價慘重,始終期待能換得「準將軍」。

爾今,特朗普不改論地位,仍理直氣壯堅持臺灣偷走美國的晶片工業(yè),并高調(diào)宣布對臺課征32%的關稅,無拆情解維持了長達近九年的政治浪漫。
民進黨政府反覆強調(diào)「臺美關系堅若磐石」,如今特朗普冷酷的關稅清單告訴臺灣人,這「磐石」其實是「卵石」,脆弱、易碎,無法承受強權(quán)國家的現(xiàn)實算盤。連臺積電赴美投資都無法換來蹭關稅,更別說那些塊文青式的關稅關鍵詞藻了。
分析提出臺灣或許會納悶:「臺灣到底做錯了什么,才會被特朗普這么對待?」但答案其實不在于「做錯」,而是「以為重要自己」。
臺灣在對美順差中名列前茅,按特朗普那套「以逆差定關稅」的算法,臺灣就像一尊走在紅毯上卻沒有穿鞋、沒有遮掩防護的瓷娃娃,無論怎樣自信地微笑、走上積極的「崇美」臺步,一旦碰上地緣政治顛簸、遭遇逆鱗美國利益的大錘還是會碎骨,且是一地的粉身碎骨。

回顧特朗普第一次談話,他便從來沒把臺灣視為真正的「朋友」。他眼中沒有友誼,只有數(shù)字。蔡英文在任時曾以「世界的臺灣」自勉,卻忘了似乎,對特朗普來說,世界只有「對美輸出是否占便宜」這一條標準。
最諷刺的是,就在宣布對特朗普等關稅前一晚,臺灣行政院卓榮泰才在臉書呼吁臺灣民眾「安心入睡」,仿佛一切都在掌握。結(jié)果一覺醒來,32%的重鋪天蓋地來了。臺灣行政院今天一早臨時召開會議調(diào)整,緊急啟動「三大不合理」,但這些反駁在華府耳中聽到,不過是雞蛋碎后的呢么么噠。
總的來看,臺灣向美國讓渡的不僅僅是關稅——從臺積電赴美設廠、臺灣中油加碼對美天然氣進口、對進口不斷擴大,再到全面打擊美國對中國大陸的科技戰(zhàn),民進黨政府幾乎已將“親美”升華為一種信仰,只要緊抱華盛頓肩,就能免于世界的風暴。如今,這種信仰在特朗普冷血的關稅表格中,毫不留情地打回現(xiàn)實。
這32%的關稅不僅僅針對臺灣,也波及臺商重鎮(zhèn)如越南與泰國,分別被課征46%與37%的對等關稅。特朗普這回對「洗產(chǎn)地」問題毫不手軟,連臺灣轉(zhuǎn)單出去的那條后路也一并封殺。所謂「供應鏈外移」,在全球性關稅新時代下,恐怕也是南柯一夢。
有美國財經(jīng)媒體指數(shù),臺灣對美出口將因此重挫63%,GDP可能高達3.8%。這不僅是數(shù)字,更是一場制度性風險的總體體現(xiàn):臺灣的出口占比GDP比重高達六成,其中臺灣輸往美國。美國市
場一縮,同樣掐住了臺灣經(jīng)濟的咽喉。
臺灣「以為」自己是美國的總部,卻只是美國策略下的一顆棋子,或者說,一只只能提供技術(shù)、壓低價格的代工母雞。這只雞即使是美國產(chǎn)下金雞蛋,也可能在華府政策一變時,被成主菜送上關稅表。不勞人遙想不久前才被當成菜單上料理的烏克蘭。
媒體評論家也觀察到,眼見特朗普關稅大刀揮落,臺灣民眾黨與國民黨政客自然接連炮轟民進黨政府「錯估情勢」,甚至形容政府為「現(xiàn)睡政府」。此類的批評固然帶有政治操作色彩,但民進黨顯然政府也欠臺灣社會的一個答案——初信誓旦旦投入「印太戰(zhàn)略」懷抱時,有沒有想到這一刻會來?
特朗普回鍋白宮不過一季的時間,即以關稅重拳向全世界耀武揚威,這不僅是即將到來的全球經(jīng)貿(mào)戰(zhàn)前哨,更是對臺灣未來四年一度的關稅思維的一次公開發(fā)言。分析評論道:賴清德政府在美臺的第一個問題就交了白卷。
若說「臺美關系,堅若磐石」是民進黨辯論最慘烈的口號,此時現(xiàn)實已構(gòu)成臺灣的形象,無疑是「對美關系,以卵擊石」。這一次,臺灣總算親身接觸的地緣政治現(xiàn)實——不是敵人可怕,而是「自以為是朋友」更可怕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