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10月24日,在湘潭縣烏石峰東麓的一個小山村中,一聲嬰兒的啼哭打破了清晨的寂靜,彭家添了一位男丁。

男丁生得濃眉大眼,臉蛋寬大,頗具威嚴(yán)之相,只是一直哭個不停,彭家三代人圍在男丁身邊,眼神中充滿了愛的注視。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位男丁就是日后的共和國元帥彭德懷,彭德懷生于封建社會,一出生就要與封建文化打交道,算命是不可避免的。

彭德懷出生不久,彭家長輩請來了算命先生,算命先生拿到彭德懷的生辰八字后,順勢掐指作了一番“分析”。

在彭家人焦急的等待中,算命先生放下手指,緩緩地說道:

“這孩子的八字帶著貴氣,怕是家里招不住啊。”

彭母一聽兒子不好養(yǎng)活,內(nèi)心不自覺犯了急,連忙向算命先生詢問解決的辦法,算命先生建議將彭德懷的八字寫字紙上,貼到附近的神廟中,讓彭德懷與神一同接受供奉。

就這樣,彭德懷八字被貼到了神廟的鐘上,正是由于這段特殊的迷信經(jīng)歷,彭德懷又得了一個新名字——鐘伢子。

封建迷信自然是假多真少,彭德懷生在一個偏僻山村中窮苦人家,想要通過供奉神靈求富貴,難度不亞于登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彭家三代都是貧農(nóng),彭父雖然使不盡的力氣,被人稱為“金剛大漢”,但是同樣積勞成疾,最終落得一個活活累死的結(jié)局。

彭德懷6歲時,被送到親戚的私塾中讀書,可惜只去了兩年,彭母就因病離世,彭德懷被迫輟學(xué),與祖父謀取生計。

彭家沒了壯勞力,農(nóng)活沒有人去做,祖父就山林和田地抵押給他人,換取了一些錢財,勉強對付了兩年生活。

錢財用完以后,彭德懷的生活再度回歸到困苦的狀態(tài),不僅一日三餐無法保障,而且衣不蔽體,冬天只能穿蓑衣。

彭德懷10歲那年,彭家再也拿不出一點糧食,彭德懷只能帶著弟弟串東跑西去要飯,可是要飯并不容易。

彭德懷每天早上出門,直到天黑才回家,一整天肚子都叫個不停,要來的飯還不夠一家人充饑,有時還要空手而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天,彭德懷帶著要來的糧食回到家中,還沒走進屋,就暈倒在了院子中,祖母連忙做了一碗粥喂給彭德懷,彭德懷才沒有餓死。

有了這次教訓(xùn)之后,彭德懷不再出門要飯,倔強地坐在門檻上,哪怕祖父拿著棍子毆打,彭德懷也不動彈分毫。

慈愛的祖母擔(dān)心彭德懷餓死,就主動表示去要飯,彭德懷一聽,當(dāng)場哭了起來,怎么能讓年邁祖母出去要飯呢?

無奈之下,彭德下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偷摸進山砍地主的樹,說干就干,彭德懷當(dāng)天下午就帶著斧頭進了山。

不出意外,彭德懷被地主抓了個現(xiàn)行,地主警告彭德懷不要再進山,彭德懷只能另謀生路,就跑去地主家放牛。

彭德懷在地主家放牛不到一年,又跑到煤礦打童工,沒想到煤礦竟然倒閉了,彭德懷只拿到了一半的工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為了能填飽肚子,彭德懷又去應(yīng)聘當(dāng)了堤工,繼續(xù)賣苦力過活,期間,彭德懷開始思考窮人的出路,最終下定決心去參軍。

1916年,彭德懷在經(jīng)歷各種苦難之后,懷著“為窮人打天下”的理想?yún)⒓恿讼孳?,自此一代名將登上了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