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去的人,活成了排場,活著的人,活成了“社交壓力”。

又是一年清明,空氣中彌漫著燒紙的氣息,而淘寶上已經(jīng)殺瘋了。

今年最炸裂的祭品是什么?一輛電動新能源紙扎豪車。

流線型車身、撞色涂裝、定制車牌,連充電樁都給配上了,西裝革履的專屬司機恭候“老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你以為是玩笑?錯了。淘寶某店單款賣出200輛,外賣小哥都在搶著接單。

老祖宗如果有在地下沖浪,看到這一幕怕是也得說一句:排面給爺整好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祭祀品的風(fēng)向一直在變,但“炫富”這件事,亙古不變。

從最早的馬車轎子,到后來勞X萊斯、炫彩銀大G、特X拉套裝,全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不僅配車,房子也不能輸。

祖宗想住啥?

四合院?

別墅?

公寓樓?

只要你敢燒,祖宗就能住。

活著背貸30年,死了也得活成地府地產(chǎn)大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實物拼完了,還得拼科技。

蘋果全家桶、游戲機、三折疊屏……不燒幾樣數(shù)碼產(chǎn)品,怕是祖宗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現(xiàn)代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吃喝更不能差。

高端白酒、定制茶葉、豪華大閘蟹套餐,燒給祖宗,實際是安慰自己:“爸,媽,你們在那邊吃好喝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更狠的,是燒 人。

管家、司機、廚師、按摩技師……服務(wù)人員一條龍,祖宗地下生活,也要活得像個人物。

畢竟活著當(dāng)社畜,死了也不能當(dāng)社畜。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果說這些是創(chuàng)意,那有些地方,拼的就是“大”。

在蘇南,燒紙房子都能燒成建筑級別的。

一座200平方米的3D立體紙別墅,售價1.5萬,帶全套家電家具。

甚至配保安、帶路燈,完全按照真房子的標(biāo)準(zhǔn)來做。

然后,一把火燒掉。

看著這么大一棟房子被燒得只?;覡a,不少人覺得:“活著不能買,死了燒一個,心里也安慰。”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紙扎的意義,早就不只是祭祀。

有人把它帶出國門,在萬圣節(jié)賣給老外。

LV紙包、三文魚紙盒……老外看得驚呼amazing!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更離譜的是,冥幣成了“東方神秘力量”,燒一張冥幣,許個愿,迷信的外國人竟然比我們還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直播燒冥幣,粉絲付費點名,老外燒得起勁,中國人看得直呼晦氣。

但話說回來,冥幣從“燒給死人”到“燒給活人”,內(nèi)核有什么本質(zhì)區(qū)別?

它不過是一種心理寄托,哪國人都一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人說燒紙污染環(huán)境,是封建迷信。

但站在墓地前,點燃黃紙,看著火光吞噬一切,仿佛心里的某些情緒,也隨著灰燼飄散。

祭祀的意義,從來不只是燒給亡者,而是生者對逝者的思念。

是媽媽折的元寶,是爸爸念叨的名字,是不想被遺忘的痕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人說,人會死三次。

第一次,是心跳停止,生命終結(jié)。

第二次,是葬禮落幕,社會關(guān)系斷裂。

第三次,是世上再無人記得你。

所以在清明,在忌日,在每一個我們還能想起的時刻,我們帶著紙錢、鮮花和一聲聲叨念,讓他們活在記憶里。

不被遺忘,才是真正的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