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真的不管她了嗎?她已經快不行了,我只是想讓陳剛答應我的要求,只要陳剛答應我,我就把她放了。”
你們敢相信嗎?這竟然是一個初中生對自己家里人說的話,她口中說的陳剛是她的親生父親。
女孩的媽媽被女孩用繩子捆在椅子,連續(xù)8天不給吃不給喝,還拳打腳踢。

而這位母親在死之前都沒有怪女孩這樣虐待她。
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女孩這些對付她媽媽的手段,都是從一所“學?!崩锩鎸W的。
面對她媽媽的死,女孩到最后都沒有喊她一聲媽媽,直呼其名,說:“沒想到她會死,這些都是他們逼我的?!?/strong>

女孩和家里人到底經歷了些什么?會讓對她沒有怨言的母親下此狠手?
這位女孩會變成今天這樣,父母一點錯都沒有嗎?

被綁起來的母親
2016年9月15日的一個中秋節(jié)夜晚,一個家庭微信群里出現了一張詭異的照片。
那是一只高高腫起已經穿不進鞋子的腳,泛著深深的黑青色。面對這張照片,家里人都覺得非常奇怪。
而后這個賬號后面又發(fā)了一段話。
“你們真的都不管她么?她真的快不行了,你們真的不理么,只要陳剛答應我的要求,我就放了她,我也不想怎么樣,可是陳剛一直沉默下去真的會出事的?!?/strong>

言語間的意思就是只要完成她的要求,這個腳已經變形的人就會沒事。
但實際上,這雙腳的主人當時已經昏迷不醒,如果當時及時送往醫(yī)院,還可以來得及搶救。
但條件沒達成,她還只是她手中的籌碼,她不可能讓她離開自己的視線。

她所說的要求,是指她之前向父親陳剛索要的5萬塊錢。
而她是陳剛的女兒,陳欣然,只有16歲。
視頻中的那雙腫脹的腳是她的母親李梅,她把她母親捆綁在了一個椅子上,不給吃不給喝。

陳欣然想通過綁架自己的母親李梅,向自己的父親陳剛索要5萬塊錢。
而李梅的死因非常的讓人悲痛,她是被自己的女兒陳欣然活活餓死的。
甚至在她父親轉給她3萬5千塊錢的時候,她還是不愿意打開門,讓她父親進門查看李梅的情況。

直到她發(fā)現李梅已經昏迷不醒,她打電話給外地的小姨,讓她趕緊打120急救,那道門才打開。
可是等到醫(yī)生到來的時候,發(fā)現被捆綁在凳子上的李梅已經沒了呼吸。
陳欣然終于知道自己闖下了大禍,甚醫(yī)生不注意,逃跑了。
陳欣然在家庭微信群里發(fā)出的照片(圖源《今日說法》“深淵”)

是什么原因,讓一個16歲的孩子一定要拿到這5萬塊錢才罷休。
這一切都要從陳欣然交友開始說起。

逐漸破碎的家庭
其實陳欣然出生在一個很幸福的家庭。
爸爸媽媽是出生農村,他們憑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中專,畢業(yè)之后爸爸陳剛在一家企業(yè)做財務審計工作,媽媽李梅跟爸爸是在同一單位上班,是一位糧庫核算員。
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城市里買了一套復式樓。
在很多人看來,這樣的家庭條件是很不錯的。
陳剛和李梅的家就在單元樓的六七兩層(圖源網絡報道)

陳欣然是這個家庭唯一的女兒,從小被爸媽寵著長大。
陳欣然也是非常聽話,也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女兒,雖然學習成績一般,但在體育方面表現的很出色。
小時候的陳欣然和媽媽李梅(圖源《今日說法》“走出深淵”)

但陳剛和李梅則認為這不是一個好的現象,在他們的認知里,只有學習好才能在大城市站穩(wěn)腳跟。
為了陳欣然的學習,李梅則是無條件地呵護關愛女兒,每天堅持騎自行車送女兒上學,直到陳欣然初中畢業(yè)。
樓道里李梅用來接送女兒的自行車(圖源網絡報道)

每天爸爸媽媽逼著學習,陳欣然開始疏遠他們,漸漸的學會上網玩手機,回到家也懶得跟陳剛和李梅說話。
可以理解,十幾歲的孩子正是叛逆期,總有點自己的主見,和父母反著來。
雖然陳欣然不搭理父母,但她在學校是一個不錯的學生,開朗活潑,喜歡讀課外書,還能照顧別的同學。
由于陳欣然體育方面表現突出,再加上老師的一點建議,陳欣然在學業(yè)選擇上,更偏向于體育。
這一點她沒有告訴父母,她知道他們是不會同意的。
有一次陳欣然偷偷報名參加一項體育比賽,爸爸媽媽知道之后,馬上中斷了她的行為。
這件事成了心頭的一根刺,也成了以后各種吵架的根源。
仍為此事遺憾的陳欣然(圖源《今日說法》“深淵”)

雖然那一次父母阻止她參加比賽,陳欣然也沒有對父母發(fā)脾氣,只是關系不再像以前一樣。
好不容易等來初中畢業(yè),陳欣然沒能如期考上當地最好的學校一中,于是提出想復讀一年。
學文化知識,這點父母當然同意,還非常高興女兒陳欣然終于開竅了。
但他們沒料到短短一個假期之內,女兒就改變了。

暑假當然不能天天在家里,加上沒有作業(yè),陳欣然每天就去奶茶店。
在那里她結識了一幫朋友,其中有一個女孩留著短短的頭發(fā),讓她覺得“很酷”。
這讓從小就沒有留過短發(fā)的陳欣然很向往,于是她向家里提出了留短發(fā)的要求。
陳剛和李梅都是思想比較保守,在他們的思想里,女孩子就要有女孩子該有的形象,街上那些染頭發(fā)的都是“問題少年”。
更何況陳欣然是要剪一個“陰陽頭”的發(fā)型,他們極力反對。
但陳欣然還是堅持剪了很短的頭發(fā)。
當時她的身高已經達到1米66左右,看上去已經比瘦削的李梅要強壯高大,換了這個發(fā)型后,很多人都把她看作是性格“很烈”的“假小子”。
剪了短頭發(fā)的陳欣然(圖源《今日說法》“深淵”)

今天剪頭發(fā),明天是不是要去打架了?
陳剛和李梅覺得之前的乖乖女兒突然變了,是在外面交了一些“不該交”的朋友。
在沒有和陳欣然好好溝通的情況下,陳剛和李梅兩個輪流打電話給陳欣然,每天問她的行蹤。
剛開始陳欣然還能好好接電話,次數多了,她也煩,后來直接不接電話。
這更加激起了李梅內心的擔憂,一有時間就出去找她,或者跟蹤、或蹲點,看到她跟他們認為是“問題少年”的在一起,二話不說直接拉走陳欣然。
漸漸的,同齡的孩子開始疏遠她。
這讓陳欣然覺得非常沒有面子,她認為自己“沒有一點空間,也沒有一個朋友”。
暑假過去后,陳欣然又接觸到了一個新的朋友,而這個人也是日后陳剛和李梅最痛恨的人,是他們口中把女兒“帶壞了”的罪魁禍首。
張南照片,據說她十來歲時就離家出走,多年來行走多地,始終沒有結婚(圖源《今日說法》“深淵”)

張南,二中附近奶茶店店主,三十七八歲,沒結婚。
本來想復讀的陳欣然,暑假結束后還是選擇去了二中上學,這家奶茶店成了她經常光顧的地方。
都說東北人嘮嗑兩句都能成熟人,陳欣然和張南也如此,陳欣然還稱呼張南為“干媽”,陳欣然每天放學都會去張南店里聊天聊到很晚。
陳剛和李梅非常放心張南,因為兩人的年齡差距較遠,還指望張南能夠指引陳欣然。
但后來他們打聽到張南不太光彩的過去,又看到她和女兒的關系越發(fā)緊密,兩人又開始擔心女兒會受到張南不好的影響。
直到2015年年底,陳欣然從網上下載了“斷絕關系書”的模板,發(fā)到了家庭群里。
他們更加覺得這和張南有關,他們認為陳欣然只是一個孩子,不可能突然就跟他們斷絕關系,肯定是張南教唆的。
陳欣然要求父母給自己一筆成年之前的生活費,成年后雙方斷絕關系,再無往來。
說來也奇怪,都到這個時候了,陳剛和李梅還不好好跟陳欣然聊一聊,只是一口不答應給這筆錢。
在2016年1月寒假期間,陳欣然選擇了離家出走。
陳欣然發(fā)給家里的斷絕關系書(圖源《今日說法》“深淵”)

一間特殊的學校
陳欣然這一次的離家出走并沒有離開這座城市,她找了一個地方打零工,偶爾還會去張南家里住。
陳剛和李梅當然想知道自己的女兒在哪里,做了些什么?
打電話不接,他們只能選擇跟蹤張南,張南也是一個守信用的女人,在陳剛和李梅多次逼問下,都沒有說出陳欣然的下落。
在寒假結束的時候,家里以“爺爺病重”的名義騙她回家,她趕回到家卻發(fā)現爺爺好好的。這種欺騙使她更加憤怒,再次出走,這次選擇離家一百多公里以外的另一個城市。

2016年2月,陳欣然在大慶一家KTV里找到一份切果盤的工作,然而僅一天后的下午,一群人忽然闖進員工宿舍,說要把她帶走。
兩個身強體壯穿著迷彩服的男人將她抓了起來,人群中還站著一個她最熟悉不過的人:她的父親。
原來這些身穿迷彩服的是濟南一所“網戒學?!钡慕坦?。
這些人把她身上的手機搜走了,陳欣然非常氣憤,努力反抗,沒想到就遭到兩個男人狠狠地暴力壓制住了。
采訪中稱自己的做法是為了孩子安全的呂海龍(圖源《今日說法》“深淵”)

出于不忍,李梅并沒有來到抓捕現場,父親也沒跟上車。
當時陳欣然只有十幾歲,就跟幾個不認識的人在車上待了整整十幾個小時,路上還受到嚴密的監(jiān)控。
這讓她非常的不安。
中途也有陳剛打來兩個電話,不過都是給旁邊的教官打的。
每次接完電話,陳欣然都被這些人狠狠的揍一把。
陳欣然認為這些把她嘴角扇出血的巴掌都是父親的指示。
然而陳剛在采訪中說,他其實在電話里問的是“孩子情緒穩(wěn)定嗎”,“吃飯了嗎”。

山東科技防衛(wèi)專修學院大門口(圖源網絡報道)
其實這所學校,陳剛和李梅都沒有到實地考察過,只是在網上看到,而且網上的評價非常高。
剛開始也是有些猶豫,但還是已經2次離家出走,他們不能再等了。
學校也跟他們承諾,學校是絕不會打孩子的,“學校有600多個孩子,我們打得起嗎?”
這所學校實行封閉式軍事化管理,號稱特色是“問題少年糾偏”,在校的有五六百個學生。
山東科技防衛(wèi)專修學院校內懸掛的錦旗和字幅(圖源網絡報道)

陳欣然非常傷心,她只是不愛學習,卻成了父母眼中的“問題少年”。
在新生登記表上,她按照內心的感受寫下了和家里的矛盾,比如父親的打罵、家人對她的不尊重、沒有自由等等。
在開心的記憶那一欄,她寫下了無。
這也算是對父母不滿的一種發(fā)泄吧。
陳欣然填寫的入學登記表(圖源《今日說法》“深淵”)

這所學校的教學方式是,通過體力勞動來消耗學生的精力。
學生每天早上5點6點就開始各種體力鍛煉,晚上9點10點才結束。每天學生的行程被安排得滿滿的。
陳欣然雖然喜歡體育,但她覺得這些就是一種變相的體罰,無意義。
陳欣然回憶學校里的“體力訓練”(圖源《今日說法》“深淵”)

各個方面表現好的可以當教官的助手,從而獲得一些相對的自主權。
教官可以直接看到的體能各項,但在生活上還是需要同學之間的“監(jiān)督”,大家當然都想成為教官的助手,所以就形成了一種“告密”式。
這使得學生無法信任身邊看起來要好的同學,更無法建立正常的人際關系。
陳欣然知道只有表現好才可以離開這里,她努力完成教官給的各項任務。
但在心里還是非常恨父母把她送進來。
按照學校規(guī)定,新生入學三個月后才能與父母見面。
于是在6月初,入學整整一百天的時候,她終于見到了自己的父母。
陳欣然的舍友表示她還提出過想要當班長(圖源《今日說法》“深淵”)

爬不出的深淵
一見到陳剛和李梅,陳欣然就跪下了,雙方也都哭了。
陳欣然希望陳剛和李梅把她帶離這個地方,說這所學校不是在學東西,每天都是各種體罰。
陳剛見到女兒很久沒有好好說話了,難得主動求他們,這是往好的方向走了,自然覺得陳欣然說的太夸張了。

認為陳欣然只是想離開這里找的借口。
再加上這所學校一年的學費就要3萬,于是他勸女兒在這再待一年。
這讓陳欣然更加絕望了,為了能離開這里,陳欣然想自救。

陳欣然在學校的幾個月里一直出皮疹,她開始找借口讓他們帶她去醫(yī)院,只要不提離開這里,陳剛和李梅當然答應。
6月10日,在醫(yī)院的陳欣然又一次跑了。
陳剛和李梅在陳欣然逃跑后張貼的尋人啟事(圖源網絡報道)

通過尋人啟事、媒體和親戚多個渠道,陳剛和李梅終于在三天后找到了陳欣然。
為了防止陳欣然再次逃跑,他們答應她不會再送她去那個學校。
同時為了彌補三個人之間的隔閡,他們一家三口出去旅游了幾天。
回到家后,雙方過了一段相對平靜的生活。
不再去學校上學的陳欣然選擇去了一家業(yè)余體校訓練。她身體素質好,教練喜歡她,她也很喜歡訓練。
陳剛和李梅以為終于可以過上安穩(wěn)的日子,沒想到他們發(fā)現陳欣然和張南私底下又見面了。

對張南,陳剛和李梅深惡痛絕,上一次是她,陳欣然才寫的斷絕書。
這一次陳欣然和她見面之后,陳欣然又開始跟家里人鬧了起來。
沒辦法,陳剛和李梅只能找上門,讓她遠離自己的女兒。
那些在學校積壓的怨恨并沒有消失(圖源《今日說法》“深淵”)

陳欣然知道后,不能接受陳剛李梅一而再,再而三的阻止她交朋友。
7月4日,陳欣然和陳剛大吵一架,隨后將父親的車砸了,還拍下照片。
隨后幾天,爭吵再次爆發(fā),這次陳剛被氣的犯了心臟病,陳欣然在他發(fā)病時,又拍下了幾張照片。
陳剛對這個女兒實在沒有辦法,再加上身體不好,他只能選擇搬出去住。
被搶救的陳剛(圖源《今日說法》“深淵”)

那些散落的紙條
李梅為了照顧陳剛的身體,也跟著搬出去住了。
陳欣然非常樂意,為了防止他們2個再打擾她的生活,她換了鎖。
在交談過程中,陳欣然說如果不換鎖,她的父母就會隨時來找她,這讓她內心非常不安,怕突然又帶她去哪所學校。
整天在家也不是一個辦法,之前一直想上體校都沒能實現,陳欣然再次提出去體校的要求,并給她5萬塊錢。

夫妻倆知道再也管不住她,雖然表面上沒有答應,但是已經私底下搜集各個體校的事情。
因為是插班生,插班后如何轉正,這些都是問題,好的學校比較難辦理。
陳欣然自然是不知道父母已經開始為她籌劃,認為父母是不同意她的請求。
于是8月8號那天,她情急之下把李梅綁在沙袋上,同時拍下了自己質問和用電棍毆打李梅的視頻,這個視頻長達11分鐘。

期間兩人爭吵過程中,陳欣然拿刀刺傷了李梅的大腿。
李梅和陳剛以為陳欣然只是情緒不穩(wěn)定,沒把這事當一回事。
9月8號,陳剛本和妻子約好第二天一早去哈爾濱聽一個關于教育孩子的講座,然而直到晚上妻子也遲遲不歸。
他到自家樓下張望,看見妻子舉著一塊塑料板,上面寫著,“沒事”。
李梅向外界傳出的第一條訊息(圖源網絡報道)

接下來從9月8號到9月12號,李梅向外界傳遞出多張紙條,這些紙條無一不在勸慰外面的人,也無一不在為女兒開脫。
這段時間,李梅一直說:“沒事,就是要學費”,期間陳欣然也給李梅吃的喝的。
李梅扔下的第一張字條(圖源《今日說法》“深淵”)

可是有一天,李梅向外界丟出的紙條,其中一張紙條綁是在大蔥上扔下去的,被鄰居撿到了。
這件事被陳欣然知道以后,她格外生氣,認為李梅和陳剛在耍她。
她把李梅從七樓轉移到六樓的凳子上,把家里繩索、布條、膠帶等所有能捆人的東西都用上了,并且不再給她食物。
9月16日凌晨,李梅瀕臨死亡,陳欣然害怕地給小姨打了電話,隨后在小姨指示下撥打120并前往醫(yī)院。
可醫(yī)生的到來也沒能挽救李梅的生命。
后來在尸檢中,法醫(yī)發(fā)現李梅身上有被擊打的痕跡,但死因是幾天沒有進食加上各種體罰,導致的呼吸和循環(huán)衰竭。
至于那些擊打的痕跡,則是陳欣然用甩棍和電棍留下的。

事出有因
陳欣然非常害怕,她帶著醫(yī)生上樓開鎖之后就逃跑了。
她只是想要錢,沒想過要害自己的母親。
她想讓母親了解一下,之前他們把她送去那所學校,里面的教官是怎樣對待她的,她只是用同一種方式還回去給她而已。

在陳欣然逃跑后,警方在家人的幫助下很快找到了張南,并通過她勸說陳欣然自首。
前往張南家中的警察和記者注意到,陳欣然在和張南交流時,語氣非常溫柔。
在案審過程中,陳欣然情緒十分激動,她不愿面對陳剛,在她的眼里,“捆李梅只是因為她是陳剛的媳婦?!?/strong>
也就是說,當時在她眼里,母親的性命只是自己向父親要錢的籌碼。
沒辦法,警方只能找來她的表姐,看到陳欣然痛哭,表姐一句話也沒說,靜靜在旁邊坐著。
情緒激動的陳欣然(圖源網絡報道)

可能陳欣然的表姐也不能接受她這樣的行為吧,以前小時候那么乖巧的一個玩伴,長大了怎么會變得那么叛逆,這幾年給父母操碎了心。
當警方問她,這些綁人、打人的手法是在哪里學的?
陳欣然只能把自己被送進“體罰”學校的事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最后
都說父愛是世上最難開口的,陳剛很想做好一位父親,只是他的愛不會表達,其實他私底下為陳欣然做過很多事情,只是他沒有表達出來。
而陳欣然小時候也是一位好孩子,正是因為自己的需求一而再再而三的得不到父母的同意,加上沒有很好的溝通過,才會做出叛逆的事情來。
不過從這個案件中得出:不要把你認為對的事,強加在子女身上,這樣可能只會適得其反。
最后,陳欣然非常難過的說,她不給媽媽吃飯,只是想讓她沒有力氣和外界聯系。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