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古裝仙俠劇《念無雙》的拍攝現(xiàn)場,40歲的唐嫣身披白色紗衣,額前垂落的“龍蝦須”發(fā)飾在鼓風機下飄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個被觀眾戲稱為“喪葬風”的造型,將她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距離她在《繁花》中飾演的汪小姐僅過去半年,這位曾經的85花頂流,正經歷著職業(yè)生涯中最具戲劇性的轉折。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流量紅利的雙刃劍:從《錦繡未央》到《燕云臺》的拋物線

2016年的影視市場見證著唐嫣的巔峰時刻,《錦繡未央》雙臺收視破2的盛況,印證著初代流量明星的市場統(tǒng)治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彼時的影視行業(yè)正經歷資本狂歡,IP改編與流量演員的組合成為票房保證,唐嫣年均3-4部作品的產出速度,完美契合著這個速食時代的節(jié)奏。

但市場的轉向比預期來得更快,2020年《燕云臺》的折戟沉沙,用4.4的豆瓣評分和0.4的收視率劃出一道刺眼的分水嶺。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觀眾對流水線式古偶劇的審美疲勞,與唐嫣固化的大女主形象形成共振。

數(shù)據(jù)顯示,該劇在25-34歲主力觀眾群中的棄劇率高達67%,暴露出流量公式的失效危機。

這三年空窗期里,影視行業(yè)正經歷深度洗牌,短視頻平臺崛起分食用戶時長,現(xiàn)實主義題材強勢回歸,觀眾對演技的評判標準從“顏值即正義”轉向“細節(jié)見真章”。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唐嫣在2023年選擇回歸古偶賽道時,市場早已不是她熟悉的模樣。

《繁花》啟示錄:一場豪賭背后的職業(yè)覺醒

王家衛(wèi)的鏡頭前,唐嫣經歷了職業(yè)生涯最嚴苛的試煉,長達三年的拍攝周期里,她需要反復揣摩90年代上海女性的獨特韻味。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劇組流傳的“一個鏡頭拍86遍”的傳說,實則是導演對表演顆粒度的極致追求,這種工業(yè)化生產與作者電影的反差,恰似流量時代與內容時代的碰撞。

汪小姐的成功絕非偶然,這個角色與唐嫣本人在成長軌跡上的高度契合,成就了難得的本色出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