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

有關黃金漲價的消息

迅速沖上熱搜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現(xiàn)貨黃金維持牛市走勢

周一突破3100美元/盎司

并再次刷新歷史新高點

至3111.77美元/盎司

日內漲幅為0.5%

距破3000美元僅過去半個月

今年迄今已累漲近18%

COMEX黃金期貨一度報

3142.9美元/盎司

續(xù)創(chuàng)歷史新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具體到跟大家

息息相關的零售端

3月31日

周大福、周六福足金飾品

價格每克已高達936元

老鳳祥、周生生足金飾

價格每克為935元

要知道,3月13日,周大福的金飾還只是890元/克,截至目前漲幅超過5%。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部分投資金條(Au999.9)價格接近740元/克。貴金屬行情報價服務平臺“融通金”上,投資金條價格約734.87元/克。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的部分金條價格達738.45元/克、739.30元/克。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武澤偉表示,近期,金價大幅上漲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美國關稅政策擾動,導致紐約黃金市場持續(xù)吸金囤貨;第二,全球地緣沖突風險上升,對于黃金的避險需求增加;第三,美國經濟數(shù)據(jù)降溫,美聯(lián)儲降息預期發(fā)酵。

對于金價瘋漲,網(wǎng)友表示

現(xiàn)在對于黃金“想都不敢想”

同時也告誡想入市的人

“理智追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網(wǎng)友評論稱:

“這金手鐲估計買不起了”

還有人表示:

“這是奔著一千去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金價暴漲

“金包銀”平替火了!

隨著黃金價格不斷走高

不少消費者選擇

“金包銀”首飾作為平替

“金包銀”飾品受追捧的同時

也存在虛標金重

回收陷阱、檢測困難等問題

“金包銀”真能和足金一樣嗎?

“金包銀”首飾品類眾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金包銀”首飾品類眾多

記者在電商平臺直播間看到

主播正在介紹的“金包銀”產品

手鐲、項鏈、耳飾等

主播還不時拿出產品的質保單

向觀看直播的網(wǎng)友展示

一些直播間會在醒目位置

標注“金包銀”的字樣

浙江寧波市產品食品質量檢驗研究院黃金珠寶檢驗中心主任王超介紹,“金包銀”首飾通常是在銀的表面鍍一層黃金,外觀與足金相比幾乎沒有差別。“主要看鍍金的質量和薄厚,有些金鍍得很薄,過不了多久就磨掉了,只能維持幾個月?!?/p>

前不久,河南小伙龔尚在電商平臺給好友買了一個“金包銀”的生肖首飾當禮物。產品宣傳圖上明確標注使用0.4克“999足金材質”,但是收到產品后很快就出現(xiàn)了磨損。

“我花了200多元,首飾款式好看,看起來跟真金子沒區(qū)別,但朋友戴后沒多久就掉色了,里面都是黑的。我懷疑連銀都沒有,表面感覺也不是金,就鍍了一層東西。”龔尚說。

隨后,龔尚與平臺商家溝通,商家的回復稱是氧化了,可以免費補金或免費更換。這樣的回答讓龔尚哭笑不得:“足金的東西哪能這樣說補就補、說換就換,真離譜。”

含金量多少難鑒別

大多數(shù)產品缺斤短兩

記者以“金包銀”為關鍵詞

在投訴平臺搜索發(fā)現(xiàn)

相關投訴有1600多條

投訴相對集中的是

“金包銀”貨不對板

隨后,記者走訪一家大型首飾集散地,有商鋪工作人員透露,如果商家將“金包銀”首飾與足金首飾混賣,消費者根本看不出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商鋪展示的純銀首飾和“包金”首飾

記者以一款純銀手鐲為例,詢問工作人員能否做成“金包銀”。該工作人員解釋:“在‘金包銀’的加工過程中,金的實際克重很難把控,消費者沒有辦法辨別到底有多少克金?!?/strong>

記者走訪了解到,“金包銀”首飾買賣時,應該遵循“金按金價走、銀按銀價定”的規(guī)則。但實際上,消費者在電商平臺或線下購買的“金包銀”產品,在檢測時常會遇到阻力。

黃金珠寶檢驗中心告訴記者,“金包銀”產品必須將首飾破壞,金和銀剝離才能測出真?zhèn)??!?/strong>去年,一些專業(yè)的檢測機構對‘金包銀’產品做了市場調查,用化學方法把銀熔掉,剩下純金。結果只有極少數(shù)跟商家標稱的質量一致,大部分都缺斤短兩?!?/strong>

專家提醒:

目前市場上“金包銀”產品

質量良莠不齊

消費者應當理性購買

在購買時要有心理預期

留存好與商家的

聊天記錄、購買記錄等證據(jù)

以便日后維權時需要

金價大漲

你會選擇替換成

更便宜的首飾嗎?

歡迎留言都來說說

來源:綜合央視新聞、中國之聲等

版面編輯:劉 芳

責任編輯:張自波

值班主任:徐 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