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皇上,大事不好了,一大幫國民軍闖進宮了!”總管因為跑得太急,來不及觀察屋里什么情況??吹接挟?dāng)兵的闖進皇宮,一時懼怕,連手中的“情詩”滑落都沒有意識到。

說話間,馮玉祥帶著一大隊人馬就停在了儲秀宮門口。溥儀正欲破口大罵“刁民”,卻見馮玉祥拿出一張紙,交給門口的小太監(jiān):“你,去拿給你們的皇帝看?!?/p>

顫顫巍巍的身影來到溥儀面前,雙手呈上。溥儀瞄了一眼,目光只定注在文字的最后一行:半日之內(nèi),皇室全部成員遷出紫禁城!

溥儀單手拉下蛤蟆鏡:“什么?搬出皇宮,那后宮的女人們怎么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民國元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以太后的名義頒布了《退位詔書》,宣布溥儀皇帝退位,自此大清朝結(jié)束了276的王朝統(tǒng)治。

中國歷史上的封建王朝,皇室成員們從出生就享受著榮華富貴,女子一旦成了皇帝的女人,那都是過著十指不沾陽春水,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生活。

也正是因為當(dāng)了皇帝的女人,就有了源源不斷的權(quán)力和富貴,所以皇帝的后宮從來不缺人。王朝興盛,她們可以無憂無慮地在后宮過逍遙日子,可當(dāng)國破家亡時,也屬這幫嬪妃們下場最慘。

因為她們一旦進入后宮,就與整個王朝的命脈聯(lián)系在一起。王朝覆滅,作為亡國君的妃子,大多數(shù)被賞賜給他人做妾、被處死或者成為新貴族的玩物。

雖說到了中國清朝末期的時候,后宮尚存的女人都是皇帝的長輩,但她們畢竟都是女人,在國破家亡后,這些女子都去了哪里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大清亡了,紫禁城內(nèi)的人們被一一遣散出宮

俗話說“前人種樹后人乘涼”,可是后人若維持不好前人的結(jié)果,這“樹木”遲早有一天會凋零。

從1636年皇太極稱帝改國號大清,到1912年清政府被袁世凱“威逼利誘”宣布大清滅亡?;蛟S200多年前的皇太極怎么也不會想到,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這么快就拱手讓人了。

清朝滅亡后,為了不讓這一大家子人流浪在外,清皇室曾和袁世凱達成協(xié)議,確保皇室成員的待遇。

所以,此后袁世凱曾頒布了一些列清室優(yōu)待條例,在條例中明確規(guī)定了即使清朝滅亡,皇室成員依然可以居住在紫禁城。每個成員按月領(lǐng)取生活費,且身邊依舊有宮女和太監(jiān)服侍。

只是袁世凱在世的時候,還能維持一下南北統(tǒng)一的局面,這些皇室成員還能躲在紫禁城享受。可就在1916年袁世凱去世后,北洋政府一時間群龍無首,內(nèi)部四分五裂,也顧不上這些人了。

其實在袁世凱的遺囑中,他將權(quán)力交給了黎元洪,可黎元洪手下沒有兵權(quán),在那個軍閥混戰(zhàn)的年代,沒有兵權(quán)就沒有說話的權(quán)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與黎元洪鬧得最兇的就是當(dāng)時代表國務(wù)院的段祺瑞,由此展開的內(nèi)斗還曾讓溥儀有過短暫12天的復(fù)辟。

可惜清朝早已沒有了當(dāng)年的掌控能力,復(fù)辟也只不過是段祺瑞用以打敗黎元洪的手段而已。這次短暫的皇帝夢結(jié)束后,皇室的成員算是夢醒了,認(rèn)識到自己目前的處境。

晚清幾個皇帝的嬪妃無論是質(zhì)量還是數(shù)量都較比祖輩們要差得多,綿延子嗣的能力更是不行。好在咸豐皇帝“認(rèn)認(rèn)真真”地搞了一些傳宗接代工作,要不然這一脈早就斷掉了。

同治、光緒皇帝的壽命比較短,正經(jīng)的妃子更是沒幾個,等到了清朝滅亡時,溥儀才6歲,即使后面他長大娶妻了,也只是有1后1妃2貴人。

因此,清朝滅亡后的后宮女人總共有八位,她們是同治皇帝的瑜妃、瑨妃、珣妃,光緒皇帝的隆裕皇后、瑾妃,以及溥儀成年后娶的皇后婉容、淑妃文繡、貴人譚玉玲和李玉琴。

那么,大清朝都滅亡了,這些女人都去了哪兒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大清亡了,大清國的妃子們?nèi)ツ牧耍?/p>

(1),同治后宮

同治皇帝死后留下了1位皇后4位嬪妃,皇后阿魯特氏與婆婆慈禧的關(guān)系實在是差,所以在同治去世的那年,22歲的阿魯特氏也跟著一起走了。還有就是淑慎皇貴妃富察氏,深受慈禧喜愛,可惜也在清朝滅亡前病逝了。

剩下三個嬪妃中,年紀(jì)最大的就是珣妃阿魯特氏,她是同治皇后的親姑姑,但是年紀(jì)卻比侄女還要小。同為阿魯特氏,只不過皇后母家的地位比較高,所以即使出身同族,姑姑做了妃子,侄女卻做了皇后。

同治去世的那年,珣妃才19歲。放到現(xiàn)在,19歲還是讀書上學(xué)的年紀(jì),可珣妃卻已經(jīng)開始守寡了。就這么孤零零地在皇宮又生活了20年,趕上慈禧太后過壽,一開心就抬了珣妃為皇貴妃。

可這封賞有什么實際用處呢,丈夫都死了,做什么都是寡婦一個。之后慈禧太后去世,后宮的話事權(quán)來到了隆裕這里,說到這里,就不得不講一個小故事。

話說當(dāng)年慈禧在咽氣前讓溥儀做了小皇帝,可溥儀的生父與光緒皇帝同輩,所以溥儀算是同治與光緒的繼承者。后來溥儀尊光緒的嫡妻隆裕皇后為太后,卻沒有尊同治的后妃,為此珣妃和瑜妃還與隆裕劃了分界線。

沒辦法,隆裕只能以溥儀的名義下旨封她倆為兼祧皇考皇貴妃,這才算不鬧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清朝滅亡后,珣妃一直在紫禁城生活,因為一輩子沒有生育自己的孩子,所以她非常喜歡溥儀。經(jīng)常把溥儀抱到她那里吃飯、玩耍。

1921年的時候,65歲的珣妃因病去世,死后溥儀追謚她為莊和皇貴妃。

同治瑜妃是知府崇齡的女兒,17歲的時候被冊封進宮。瑜妃長得非常漂亮,為人有心計,除了皇后外,同治那時候最喜歡的就是瑜妃??赏螌屎蟆㈣ゅ南矚g引起慈禧的不滿,她將自己的心腹,14歲的慧妃推了進來。

本來就擁擠的三人關(guān)系,又加進來一個身披太后命的孩子。同治被弄得對后宮女人一點興趣也沒有,干脆哪個女人都不要了,直接去外面找“野花”。

因此,瑜妃在同治皇帝去世前也未能懷上孩子。

沒有孩子在身邊陪伴,瑜妃在皇宮過著漫長無聊的生活。直到八國聯(lián)軍進北京,人們才見到瑜妃的智勇雙全。當(dāng)時慈禧挾持帝后和一眾人員出逃了,瑜妃成了后宮的領(lǐng)導(dǎo)者,帶著這些女人與敵軍周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好在八國聯(lián)軍并沒有對這幫婦孺做什么,瑜妃等人逃過一劫??傻却褥貋砹?,連個安慰的話都沒有。好不容易挨到慈禧去世,瑜妃覺得自己也算是后宮的頂頭人物了,可沒想到后來的隆裕卻占據(jù)太后之名,提都沒提她們這些前朝妃嬪的事。

而后她鼓動珣妃鬧事,終于算是給自己要了一個名分。1924年被馮玉祥從紫禁城趕出來后,她和瑨妃投奔了固倫榮壽公主。

后來也是在公主府過完了剩下的日子,可笑的是,在1932年瑜妃去世時,溥儀早已跑到偽滿洲國。在聽聞瑜妃的死訊后,溥儀以偽滿洲國皇帝的名義給瑜妃追謚。

同治的妃嬪還剩下瑨妃,瑨妃在后宮就是一個小透明,她出身一般,所以即使進了皇宮,也沒人注意到她。1924年,她跟隨瑜妃來到公主府,在瑜妃死后的第二年,她也走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光緒后宮

光緒皇帝一心都在救國謀出路,也沒有心思搞什么后宮。1位皇后2位嬪妃就是光緒的全部女人,雖說人員比較少,但俗話說“三個女人一臺戲”,光緒的后宮也挺熱鬧。

光緒皇后就是隆裕,她是慈禧的侄女,我們都知道光緒跟慈禧可是“打”的水深火熱,所以連帶著仇視隆裕。

作為慈禧的一顆棋子,隆裕在后宮的日子也很難,主要是光緒一直不給她好臉色。

不僅如此,光緒還非常寵愛身份不如她的珍妃,隆裕就像一個受氣筒,兩頭不討好。好在慈禧太后去世前,給她安排了下路,隆裕一直活到1913年,在大清滅亡的兩年后去世了。

光緒的兩個妃子都是出自他他拉氏,是親姐倆,妹妹就是我們都知道那個被慈禧扔井里的珍妃。珍妃也算是后妃中敢和慈禧正面剛的人物了,可惜沒有認(rèn)清現(xiàn)實,成了光緒與慈禧之戰(zhàn)的炮灰。

剩下的姐姐就是瑾妃,只是光緒對圓潤的瑾妃沒啥好感,本來可以做局外人的瑾妃,卻因為是珍妃的姐姐,間接地得罪了慈禧。所以能想到瑾妃的日子并不好過,就在馮玉祥闖進紫禁城的前一個月,51歲的瑾妃去世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3),宣統(tǒng)后宮

嚴(yán)格意義上來說,溥儀的后宮已經(jīng)不算是皇室成員了,畢竟1912年他已經(jīng)退位了。而他娶妻的時候是1922年,只是因為沒有離開紫禁城生活,所以他的女人們也被稱作后妃。

溥儀一生中名義上的女人共計有4位,分別是皇后婉容、淑妃文繡、貴人譚玉玲和李玉琴。

婉容和文繡是同時嫁給溥儀的,其實溥儀當(dāng)時從一眾照片中選中的是文繡,可婉容的家族實力不一般,后來還是她做了皇后。與婉容相處的溥儀,慢慢發(fā)現(xiàn)這婉容真的是塊寶。

婉容自小接觸西方文化,行事作風(fēng)頗為大膽,這也給溥儀帶來一種新鮮感。兩人在一起嘗試各種新鮮事物,只可惜無拘無束的婚后生活只有兩年,1924年后,婉容便開始了顛沛流離的一生。

在攝政王載灃家中居住了一年后,婉容又陪著溥儀住到了天津的租界。1931年,溥儀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出任偽滿洲國皇帝,婉容作為皇后也被人帶去了長春。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可溥儀始終只是日本人的一個工具,他倆在吉林處處受到監(jiān)視,做什么都得先請示日本人。這與溥儀來到吉林的初衷大相徑庭,心情不好,就把氣撒到婉容身上,二人之間也是矛盾頻發(fā)。

后來末代皇后婉容與人通奸,生下孩子后被溥儀徹底拋棄。只是披著皇后的外衣,她哪里也不能去,為了排解苦悶,她染上了鴉片,整個人精神萎靡,面黃肌瘦,最后因為煙癮暴斃。

與婉容同時進宮的文繡,早早就看透了溥儀不是值得托付的人,所以在1931年的時候,她“站起來”向整個愛新覺羅皇室發(fā)出挑戰(zhàn):與溥儀離婚!

這在當(dāng)時是一件爆炸式新聞,歷朝歷代有哪個妃子敢“甩”皇帝的,主要的是她還成功了。離婚后的文繡沒有了生活來源,只能自己出去打工,于是她到了一所小學(xué)做老師。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這段艱苦的日子里,她遇到了后來的愛人,雖然生活很難,但也算是有了陪伴。只是文繡是個苦命的人,本來都已經(jīng)到了新中國解放,卻因為病重于1953年去世了。

溥儀的兩個貴人都是在偽滿洲娶的,是日本人為了安撫溥儀給他找的伴兒。祥貴人譚玉玲是在婉容被廢后來到溥儀身邊的,有了她,溥儀覺得日子中有了光亮。

可是這位祥貴人也只是陪了他5年,突然某一天22歲的譚玉玲暴斃。日本人找來的醫(yī)生檢查后,也說不清死亡原因,她的死也讓溥儀對日本人的管控更加恐懼。

福貴人李玉琴比溥儀小了22歲,也是找來陪伴溥儀的,1943年,二人結(jié)為夫婦,新中國解放后,他們辦理了離婚手續(xù)。后來再婚就一直在長春生活,過著平淡的日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清朝滅亡時,同治、光緒的嬪妃們還算安穩(wěn),即使離開了生活已久的紫禁城,一個個也沒有流落街頭。最可憐的還是溥儀的后妃們,這些年輕的女孩子趕上了清朝皇室最落魄的時候,嫁進來就注定悲劇。

比這些女人更慘的是從紫禁城出來的宮女、太監(jiān)們。這些大半輩子都在皇宮里生活的人,哪里能適應(yīng)外面的生活。加上當(dāng)時的遣散費極低,有的宮女不愿意回老家去,就被一些貴族帶走了。還有更慘的,被人伢子賣到妓院等地,在隨后而來的混戰(zhàn)中消失于亂世。

還好有一些原本在宮中有勢力的宮女和太監(jiān),她們憑借自己的能力賺足了銀子。即使被趕出宮,也可以建造自己的宅子,生活不成問題。

他們中一些更富裕的人還收留了一些身邊的好友,也使得一部分出宮的太監(jiān)、宮女有了容身之處。本來身處亂世不由己,能夠平安的活到老,也算是給這些可憐人一點生命中的“甜”。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與文無關(guān),如有侵權(quán)聯(lián)系刪除!